蕭瀚:集權霧霾下的中外君相「權擊賽」 - 比較制度 - 共識網—在大變革時代尋找共識 O蕭瀚:集權霧霾下的中外君相「權擊賽」 蕭瀚:集權霧霾下的中外君相「權擊賽」 1536年3月15日早晨,享受了13年蘇丹榮寵的奧斯曼帝國大維齊爾(Vezir,相當於宰相或首相)易卜拉欣(Pargali Ibrahim Pasha)帕夏(奧斯曼帝國官員的尊稱,類似「勛爵」或中國古代的「大人」)被蘇萊曼蘇丹處死於皇宮——今天遊人必去的伊斯坦布爾托普卡帕老皇宮。據英國歷史學家Jason Goodwin的說法,奧斯曼帝國的大維齊爾善終的概率只有十分之一。可見,易卜拉欣死得並不蹊蹺,這與奧斯曼帝國君主專制下的獨特官僚體制關係密切。 不獨奧斯曼帝國如此,世界史上幾乎所有的中央集權君主專制體制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君相血腥傾軋現象——只要它們存在所掌實權具有宰相性質的職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