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詳解甲流疫苗生產原理和過程

[複製鏈接]

74

主題

817

帖子

105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5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野木耳 發表於 2009-12-5 22: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又是一個問疫苗的。」張清平(化名)掛了電話后說道。
自從9月21日北京在全國率先啟動國慶慶典人員接種甲流疫苗后,張清平幾乎每天都會接到一個詢問疫苗是否安全的電話。
身為國家疾控中心的一個普通工作人員,他的意見自然成為親友們衡量是否接種疫苗的某種標準。
這是全球性的疑慮
中國、美國、法國在疫情初期都出現了疫苗接種率低的現象,專家認為民眾對其太不了解
對接種疫苗有疑慮的人,並不只是張清平的親友們,這種顧慮是全球性的。
法國的接種運動已開始了一個多月,政府專門成立了1080個接種中心,但民眾對接種甲流疫苗的熱情並不高:願意接種疫苗的人數從今年6月份的六成下降到了9月份的四成,而願意接種的醫護人員僅佔26%。
這種現象也出現在美國醫護人員身上,在341家醫院中,接種率七成以上的醫院僅佔37%,拒絕接種的醫護人員大多擔心甲流疫苗會引發副作用。
在中國,醫護人員屬於第一批接種疫苗的人群。到上月中旬,北京盧溝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只有不到20%的醫護人員接種了疫苗。院長吳海濤說,有些人每年都接種流感疫苗,但今年,他們決定「等等再說」。某媒體此前進行的一項調查也顯示,2000名受訪者中,有超過54%的人表示不想接種。
「擔心是正常的,不擔心才奇怪。」北京市疾控中心免疫預防所副所長盧莉說,「專家們講道理,讓老百姓自己判斷。」
不是一個新疫苗
專家說,流感疫苗就像月餅,每年製作工藝相同,今年只是餡不同,用了新毒株
黃建始是個願意給老百姓講道理的人,而且能夠講得有趣生動。
他是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流行病學教授。他發現太多專家用太多專業術語在講解疫苗生產原理和過程,「毒株」、「滅活」、「裂解」等詞語最後只會讓公眾聽得霧水滿頭。
疫苗其實是用毒株殘破的肢體製成的。
甲型H1N1流感病毒就像是個球,球上布滿觸角,它們是血凝素蛋白質(H1)神經氨酸酶(N1)。而這些H1和N1蛋白質是會引起人體免疫系統攻擊的,所以我們稱它們為抗原。
製作疫苗,就是先將病毒殺死,將它分裂,再收集起那些觸角H1和N1,也包括一些其他無害的蛋白質,這就構成疫苗的主要組成部分。
當這些無害的觸角H1和N1注射到人們體內,免疫系統便會發起攻擊,將它們吞噬。從此以後,人體開始認識這一新病毒。當真正的病毒侵入人體后,就會很快被人體消滅。
「其實所有流感病毒的疫苗都是這樣生產的。」黃建始說。
這種工藝已用了四五十年,用這種工藝製造的流感疫苗已經接種了幾億人。流感病毒年年變,所以流感疫苗每年都要重新做,有時用甲型H2N2,有時用甲型H3N2,而這次用的是新甲型H1N1。
「打個比喻,疫苗像月餅,製作工藝早就設計好,只不過今年做的月餅餡不同。所以,疫苗製作工藝應該沒太大問題,不是個完全創新的東西。」黃建始說。
「超速」研製疑雲
甲流疫苗研製只用了82天,疫苗企業解釋,主要是改變檢定流程,縮短近一半時間
這款疫苗在短暫的82天內便「超速」研製成功,也引起不少人存疑。
「主要原因是,企業與國家相關部門之間的程序無縫對接。」北京科興企業發展部宣傳主管劉沛誠說,「也改變了疫苗檢定流程」。
以前,疫苗生產出來后,企業自檢合格后,再送到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檢定。
「這次實行了平行檢定。」劉沛誠解釋說,即企業自檢與中檢所同時檢定。這樣大概節約了35個工作日,縮短了近一半時間。
在劉沛誠看來,生產工藝既然是成熟的,那麼生產過程中只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疫苗質量就有保證。
劉沛誠表示,他們在雞胚培養、滅活病毒、純化、裂解等工序中,每一步都有相關的嚴格標準和抽查檢定。
「用的毒株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劉沛誠說。
國家疾控中心科技處處長董小平表示,國家對於疫苗質量的檢定標準是參照歐盟和美國兩個標準來制定的。
「在DNA、蛋白殘留及純度等方面的標準甚至比歐盟和美國高。」董小平說。
對於這些解釋,黃建始表示,他還是相信,應該「讓數據說話」。
不良反應萬分之一
全球接種者出現41例死亡,皆為偶合死亡,中國不良反應數量和加拿大相當
疫苗大面積推廣之際,接種者的絲毫反應,都會牽動那些不接種的觀望者的心。
他們陸續看到聽到周圍有人出現局部紅腫、疼痛、硬結等癥狀,身體反應主要有發熱、全身不適、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癥狀。
衛生部12月1日通報4人接種疫苗后死亡,令觀望者疑慮更深。
衛生部專家說,其中3例只是偶合死亡,和疫苗無關。
國內一流行病學專家說,偶合死亡就是說,不注射疫苗,他們也會出現死亡。世界上任何一種疫苗接種后都會出現偶合死亡。
截至11月30日,來自衛生部的數據顯示,全國已有2700餘萬人注射了甲流疫苗。出現疑似接種異常反應的有2867例,約佔總數的萬分之一。
「所有藥品都不能排除有副作用的可能。」國家疾控中心科技處處長董小平說。
而對比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字,中國疫苗不良反應並沒有顯得超乎異常。
世衛組織11月19日表示,目前全球接種者已超過6500萬,出現41例死亡,他們的死因與接種疫苗「沒有直接聯繫」。
11月3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中心主任梁曉峰稱「甲流疫苗接種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基本在可控範圍內」。
解放軍總醫院的劉剛說,那些危及生命的嚴重不良反應比率不到十萬分之一,「比中500萬彩票幾率還小。」
一直相信數據的黃建始現在認為,疫苗「基本上」是安全的。
「接種」也為保護社會
專家認為,注射疫苗除了對個人能起到保護外,對公眾、公共衛生也有好處
北京市疾控中心免疫預防所副所長盧莉認可這種說法。
「免疫人群多了,就醫的人就少了,能緩解醫院的壓力。」盧莉說。
北京衛生局疾控處處長趙濤說,現在接種者中老年人不多,如果重點人群的免疫接種率不能超過50%,將很難在12月中下旬流感病毒肆虐高峰到來前,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屏障。(據中新網)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3: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