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跨出國門一小步,邁向人生一大步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2-21 21: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落地篇


我們全家移民加拿大已經半年余,只是老婆感覺,加拿大同她印象中的世界第一適宜居住的地方相去深遠,落地一個多月辦完手續后,帶孩子回北京了。或許再不敢來向命運挑戰了,現在只有我一個人在堅守陣地。還算不錯,一個月前,我找到一份與本專業相關的工作,生活總算有了著落。回想起這半年經歷的風風、雪雪、雨雨,感想頗多,總想有機會把自己的遭遇寫下來,與同命相連的人分享。大家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申請移民

本人及全家將移民加拿大的想法付諸實施是在2000年。在此之前的1996年,就知道有移民加拿大之事。當時也有一搭沒一搭的到中介了解了一下,被告知學歷、工作經歷符合加的要求,語言能力尚需提高。當時考慮到若能在國內掙到錢、有發展何必到加拿大來。到這裡人生地不熟,最要命的是語言不行,跟聾啞人差不多,沒有必要受那洋罪。再加上要8000美元的中介費,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本人大本學的土建,研究生學的管理。在建築行業加起來幹了十幾年,施工、監理、開發都搞過。臨出來時是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的工程部經理,只是掙工資的一類。雖說現在申奧成功,正是房地產大上的時候,單位配車,算是中等收入吧,但總感覺以後難有大的發展,再不及早行動,今生就再出不去了。故辭職時,雖然總經理執意挽留,但早在我的移民紙就拿到手了,再不走就要過期了,所以也就拜拜了。

我們正式找中介,提出申請是在2000年。當時,受老婆的一個同學和我的一個大學同學移民加拿大的影響,再加上中介費也降到了3000美元,才開始辦的。在《出國與就業》上有多家移民中介,我們選了幾家,由於免費的移民講座都是在周六,我和老婆就分頭去聽、諮詢。長安街上一家中介,資料上舉例說,一在國內搞建築的,來加半年就作了監理。我一看就是胡弄人的,早聽說國外沒監理,上哪找去。如此糟糕的介紹,並不影響其生意,可見當時夠條件的大有人在。最後選了一家地處西直門感覺有實力、承諾辦理時間最短的。我先辦的工程師認證(CCPE),提交相關資料,與大學同學聯繫幫忙寄成績單。工程師認證下來后才正式簽的合同,一次躉交的中介費。

中介告訴我可以提前準備雅思考試,我想辦的時間還長吶,再加上懶就沒考。雖然,最後我是被雙免(免雅思考試、免面試),但我覺得,有時間還是應該花點時間、金錢去考,這樣可以減少以後的時間。記得有人說過,不到萬不得已我們是不會全脫產學習語言的,而且是自費。被告知全免后,我們於2002年1月23日,到一家加認可的診所作體檢。就在那時,我也沒緊張起來,依然同以前一樣,只是感覺口語太差,趕緊報了個英語口語班。2002年6月份的一天,中介通知我去取移民紙。

出國前的準備

移民,對於誰來講都是一件大事,需要認真準備。
首先,是心理上的準備。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對於能夠移民的人來說,一般的都在國內有個一官半職,且都是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到加后,既要克服語言不通的障礙,又要在下崗、無收入的情況下生活,這裡的房租等的花銷又比國內大,眼見得存摺上的數一天天的減少時,一定要挺住。我們在這方面就準備不足,結果是吃了不少苦不說,還拖累了所有的親朋好友,到現在還沒有徹底解決問題。這在下面再表。

其次,應該留意有關加拿大的經濟、政治、生活及天氣的消息。加拿大是一個幅員遼闊、環境優美、人口稀少、世界上七個發達的工業國之一。與美國交界,經濟上受美國影響很大。夏季30°C以上的天氣很少,冬季除西部溫哥華等幾個城市較暖和外,普遍寒冷且時間長。尤其是出來乍到的新移民,由於剛來,沒有買車,又要辦各種手續,經常到處跑,需要乘公共汽車的機會多。雖然這裡的室內冬季一般都是20°以上,但走在外面還是很冷的,特別是風大時刮在臉上跟針扎似的。這裡與中國有時差。多倫多屬東部時間,10-4月與北京時間晚13個小時,5-9月的夏令時與北京時間正好晚12個小時;西部的溫哥華在此基礎上再加3小時。

我們來之前,買了一張廣州出的關於移民加拿大的VCD光碟,《移民加拿大》,裡面講的很實用。有心移民的朋友可以買來參考,不過裡面提到的多倫多的公交車票TTC,由於公交司機罷工,以由那時的1.7加元漲到現在的1.9加元了。

再有,就是買東西了。應該講,這裡的東西普遍的都比國內的貴。這是指絕對值,相對值來講,都比國內的便宜,且便宜的不是一星半點。新來的移民在買東西時,都愛換算成人民幣,感覺很貴。其實,你要是有工作了,什麼都便宜了。這裡一般的東西,除了食品,都要加上加國及各省的稅,在多倫多是15%。你帶東西要最常用的,穿的多帶棉的。電器北美的電壓是110V的,除了100-240V通用的電器,其他的就不要帶了,否則也用不了,除非接轉換器。這裡的插頭、插座是北美通用的,就一種,國內一般賣電器的店都知道,不象國內兩頭、三頭的。具體的東西,可以參考網上其它的介紹文章,我在這裡就不詳述了。

我們是利用國慶節及元旦,到SOGO狂買一氣,日常用品在家樂福買的。你看到有人買的品種特別多、裝了滿滿一車的,那準是為出國準備的。

踏出國門

說起出國,本人真是慚愧,混了幾十年了還沒踏出國門一步。以前到機場乘飛機都是在國內轉,看著一堵玻璃牆之隔,那邊的人輕鬆地步出海關大門,真是羨慕,憧憬著有一天自己也能有機會踏出國門,看看外面的世界。現在機會終於來了,還猶豫什麼哪?不行,考慮的東西還很多。

第一, 就是何時動身問題。是選擇夏天,季節合適,即便是盛夏,加拿大也沒有幾天氣溫超過30°C的,花*樹木一派生機,也好找工作;還是冬天,到處是冰天雪地,而且這裡的雪比北京大得多。一夜之間可以下20公分,走路都是深一腳淺一腳的。如果說零下十幾度你不怕的話,那麼加上西北風可就是二、三十度了,刮在臉上真跟刀割的一樣難受。儘管有這些不良影響,我們最終還是選擇在冬天啟程。理由是,移民剛到加,人生地不熟,語言也是個大問題,還要辦理各種手續,熟悉環境,這些都需要時間。我們是想,熟悉環境、辦理各種手續后,春暖花開了,工作的機會多了,正好找工作。考慮的是不錯,但沒考慮到惡劣的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如此之大,以至於摧毀人的意志。這我在下面還要講到。我們是在臨近有效期還差幾天到的。現在想來比較冒險,萬一趕上個象9.11這樣的突發事件就懸了。我奉勸大家,及早訂機票,不要象我們正趕上聖誕節旺季,機票價高還訂不到,比較緊張。所以,準備移民的朋友,一定要想好。

第二, 選擇哪個城市落地。移民去的比較多的是東部的多倫多和蒙特利爾,特點是就業機會相對較多,但冬季寒冷、時間長;西部的溫哥華是個旅遊城市,四季比較溫和。各有優勢,就看個人的喜好了。我們選的是多倫多。當初選擇多倫多,是因為它基本上在加的最南邊,似乎能暖和一些,又是加最大的城市,就業機會多,還有,就是離美國近。

第三, 訂哪個航空公司的機票。大韓的便宜,國航的沒語言障礙。加拿大航空公司的,對新移民有優惠,一個是票價上,再就是可以多帶一件免費行李。箱子最好是質地比較好的紙箱,象裝計算機的就挺好。空運裝卸很野蠻,好箱子也難保不壞。再帶一兩個好點的皮箱。關於行李的尺寸、重量的規定,可以到航空公司詢問,或參考其它文章。我們是帶了七件紙箱子,到是便宜了,但到加后感覺還是要有一、兩個皮箱方便。

第四, 找落腳的地方。接待站網上很多,我們是在網上找了一家。發Email聯繫,告訴你的到達日期、航班,接站的人就會去接你。

我們訂的是1月17日的機票,移民的最後期限是1月23日。趕到機場是下午2點多鐘,飛機4點多起飛。機場送行自不必說,進候機廳一看,加航的隊伍排的人特多。安檢也沒要求打開箱子,趕緊又加固,怕中途散了架,那就麻煩了。奉勸大家,還是在家打好行李,一般安檢不開箱。機場也有管加固的。在我們前面還有十幾人時,工作人員不辦理登機手續了,原來是機票賣多了。排在前面的人吵了起來,有加航的人走過來,問我們是否願意遲一天走,加航給每人600加元的補償(因為我們是單程票,據說往返票會更多)。考慮到我們早一天遲一天走都無所謂,只是要通知接站的晚一天接而矣,還能凈賺1800加元,差不多等於我們這趟去加免費,還可以住一夜的三星級酒店,何樂而不為!聽說在旺季的1、2月及8、9月經常會發生這種事,想得此實惠又不耽誤事的朋友不妨一試。同我們一同沒走成的還有一對從青島來的移民,他們是知道這事,所以中午就到了排頭一個,就為了要誤機。他們最終如願以償。

我們乘機場巴士到國都酒店,房間是標準間,由於我們帶一小孩,又要求加了一張床。到樓下的餐廳用餐,是自助,品種很齊全,都是免費的。回到房間,看著電視,告訴家人明天再走,也不用再送了。通知加接待站有點麻煩,沒記對方的電話,只知道一個網址,趕緊讓同學在網上通知了對方。外面飄起了雪花,天空灰濛濛的,心情可以輕鬆輕鬆了。

第二天下午,乘巴士到機場登機。候機的人依然那麼多,因為新移民多,都是好幾個大箱子,所以加航很好找。到機場時,我們還為隨身攜帶1萬美元著急,怕被海關查出來罰款。我同妻子一人帶五千,過安檢時很緊張。還好,檢查的並不嚴。在海關審查完各種證件,蓋個章,總算走出了國門。

落地安家

乘加航從北京去加拿大的,都要先到溫哥華,12個小時。機上空間狹小,時間又長,很不舒服。由於是往東飛,與太陽落山方向相反,天黑的很快。夜晚時間也短不少,所以吃過飛機上提供的晚餐后,抓緊時間睡覺。到達溫哥華前,要填海關登記表。抵達時是當地時間中午12點。

隨著人流走,你可以看到,有人舉著「新移民在此排隊「的牌子。跟著他走,就是入境登記,照像。一切手續辦完,接下來是提取行李,過海關。

如果到加的其它城市,需在溫轉機,必須重新託運行李。新移民的東西多,從溫到多倫多下午兩點多的航班根本趕不上,只好等4點的。抓緊時間辦完,可以抽空坐下來歇一下。別忘了通知接站的人。機場都有投幣電話,需25加分硬幣。

從溫到多倫多是4小時,加上早三個小時的時差,到達時已是晚上10點。機場有行李車,需1加元的硬幣,若沒有,有人管換。提出行李,找到接站的人,裝行李、上車,直奔移民接待站。由於是冬季,到處是積雪,比北京冷不少。到達地處DOWNTOWN的移民接待站,已是後半夜了。卸完行李,趕緊睡覺。

第二天一早,我一個人悄悄爬起來,把接待站看了一下。它是一個二層小樓,帶地下室,在國內屬於別墅一類。看樣子,年頭起碼在70年以上。二層被分成六個房間,按大小不同收費,還有衛生間,帶洗浴。我們一家三口住的是最大間,40元/天。地下室也有人租住。一層主人住,是一對老夫婦,山西人。兒子來加10幾年了,以前是搞電腦的,現在搞移民接待,住在別處。前幾年將他們接來。聽主人講,現在國內來的新移民少了,一晚上都不能保證接一趟。這要在頭一、兩年,一晚上接好幾趟。當我們問工作是不是難找時,他說,象拿高薪又輕鬆的工作不好找,其它的有的是。接待站的房間挺干靜,提供做飯的灶盤,在北美都是平底的,分電和天燃氣的,還有簡單的鍋盆。接待站提供計算機上網,這裡的電話一個月26元,市內隨便打。在網上向國內的家人、同學報個平安。外面到處是積雪,很安靜,見不到人,一月份正好是最冷的季節。往前走不了多遠,就是帶軌道的公共汽車街道,這在DOWNTOWN很常見。街口馬路對面,是一汽車加油站,旁邊是一小雜貨店,在北美電影里常見的街景。進去轉了一圈,韓國、中國產的食品都擺在貨架上。

新的生活就此開始了。

我取出從國內帶來的速食麵,打上幾個雞蛋,做了到加的第一頓飯。吃完,我們一家到大街上走走。街道上不算乾淨。聽說這的大龍蝦比國內的便宜,到店內一看,不太大,6.97元一磅。真想買來吃,但想到箱子都沒打開,什麼也沒有,只好作罷。只買回一箱速食麵,國內的。提醒大家,對於剛到的新移民,速食麵還是很方便的。最好帶國內你愛吃的,這裡的味道比不上國內的。

臨出來前,我女兒的學校剛組織去了中央電視塔。我答應她到加拿大后,去登世界上最高的建築—CN TOWER(加拿大國家電視塔)。考慮到一兩天後就要找房搬到郊區去了,離市中心遠了,趕緊去了CN。走在據稱是世界上最長的YOUNG STREET上,感覺多倫多象個大城市。一直奔南走到安大略湖,岸邊全都結著冰,看不見幾個人。由於老婆對來加的前景一直憂心忡忡,對什麼也提不起興趣。到了塔上,也一直不開心,閨女也鬧小脾氣。這趟多倫多市內游,除了照了幾張像,真是沒什麼好談的。花了80多加元,在塔上360度旋轉餐廳吃了晚飯,就等天黑看多市的夜景。夜幕降臨,從空中望下,近處是摩天大樓的燈火通明,就象透明的水晶。遠處全是星星點點的萬家燈火,幾條主要大街燈火通明,一直延伸到遠方。飯後結帳時,交了第一次小費。招待我們的是個來加十幾年的香港人,直說我們有錢。可能是沒有哪個新移民捨得花這麼多錢到塔上吃飯吧。

老婆一同學,夫婦兩年前移民加,邀我們去。住接待站一天就40元,太貴,也想趁機找房租。她的同學住在東部的SC區,這裡除了市中心有些高樓外,大多數人住在郊區的木板房內,叫HOUSE,或是公寓內。她的同學夫婦就住在公寓里。租住一室一廳,不提供傢具,800元/月。同學相見,自然少不了敘舊。我找出當地的中文報紙,找了幾家相對便宜的半地下室。打電話過去詢問情況,是否可以帶小孩住,價錢等。同兩家定了去看房。等吃完晚飯,他們夫婦開車陪我們一起看房。最後定了一家,有12平米,包水電、洗衣、傢具等,380元。

我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這的房間里,不管是HOUSE還是公寓,一到晚上,都亮著燈,很少有黑著的,這和國內大部分房間都黑著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許這的房都是自己花錢買的,很少有多餘的,而國內許多都是單位分的,一家有好幾套也不希奇的緣故吧。

從CN塔回來的第二天,我們就搬了過來。當初只租一間房,是考慮到老婆和女兒過一個月,辦完手續就回北京,以後就我一人住。剛搬過來時,外面飄著雪花。這幾天在接待站,一直吃速食麵,就連愛吃速食麵的女兒都不想再吃了。我向一ROOMMATE打聽最近的華人超市,他說平時走20幾分鐘。我穿上大衣,裹好圍巾,戴上手套,頂風冒雪出了家門。天空昏暗,鵝毛大雪漫天飛舞,刺骨的寒風刮在臉上就象刀割的一樣疼。地上一片銀色的世界,路上坑坑哇哇。真是這樣的!在北京,我從來沒有經歷過這麼冷的天,也沒遇見過這麼寒冷的風。如果零下10幾度還能忍受的話,加上風就是零下30度。讓人真有些吃不消。聽房東講,今年是這幾年最冷的一個冬季。全讓我趕上了。我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著,由於路面結冰直打滑,每走一步都很吃力,還要時不時地扶一扶下滑的眼鏡。想到在家等米下鍋的妻女,看著完全陌生的景物,還有這肆虐的暴風雪,我視線模糊了,眼淚直在眼圈裡打轉。我不是那種愛輕易落淚的人,連老婆都說我是冷血動物。但在這種情況下,已不能自持。我當時就想,移民這條路這麼艱辛,捨棄國內優越的生活,到這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的國度,值嗎?這裡就這麼值得我去付出嗎?我停下來,環顧四周,只有滿天飛舞的雪花陪伴著我,看不見一個人。當初打算出國,是感覺到在國內發展的空間有限,出國會上一個台階,達到一個新個高度。沒有誰逼你,走這條路全是你自己的選擇,你就要為由此引起的後果負責。沒什麼好說的!是呀,事實也正是如此。怨不得別人。我感覺好受點了,剛才的酸楚也慢慢消退了。我又一溜歪斜地向前走去。一個多小時后,我終於買回了包括肉、米、蔬菜、水果等一堆東西。也許,每一個新移民都會或多或少地有過與我類似的經歷吧。唯有此,人生閱歷才更豐富。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7: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