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不良顧問坑害加拿大移民申請人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2-15 23: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近日,加拿大移民部長范茵麗(Diane Finley)向不良移民顧問開炮,指他們的不正當行為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政府將制訂措施,打擊不良業者。移民部長言論,引起人們對移民顧問操守及其管理問題的再次關注。

  移民部長忍無可忍

  聯邦公民及移民部長范茵麗(Diane Finley)向不良移民顧問發出嚴厲警告,表示會採取打擊行動,目前正探討遏止不當行為的方法。范茵麗表示,不會容忍不良的移民顧問,正探討打擊之道。」我對他們濫用制度已沒有耐性。」 范茵麗承認,打擊不良移民顧問很困難,尤其是海外的移民顧問,加國根本沒管轄權,政府只能與外國政府合力打擊。

  范茵麗也指出,渥太華正在進行廣泛的探討,設法遏止不良移民顧問,但目前並沒有決定哪種方面最好。現在移民考慮的方法包括加強檢控的法例和監管制度、擴大移民顧問監管組織加拿大移民顧問協會(CSIC)的權力等。

  范茵麗指出,不良移民顧問以不當的手法,協助客戶移民到本國后,各省都會受到影響,因此整個社會都要承擔代價。她也指出,現在聯邦政府正在跟進多宗涉及移民顧問的訴訟,有關結果有可能為當局提供指引,但暫時還不知道具體時間可以落實打擊不良移民顧問的措施。

  不良中介害人不淺

  早在2001年在本地辦理工作簽證的張曉(化名)表示,她就是遇到了不良的移民顧問讓她損失頗大。當時從大學畢業的張曉希望能夠辦理移民的事務,因此看廣告找到了一家移民中介公司。由於當時對於該行業不是很了解,張曉在聽信了移民公司天花亂墜的廣告后,與該移民顧問簽訂了合約。不過張曉說,從頭到尾她只簽了這一個簽名,一直到後來材料遞出,她也都沒有見到所填的表格,以及其他的材料。

  不過,由於當時並不了解作業的系統,再加上每次向移民顧問詢問時,顧問都表示這就是正常的程序,因此她也沒有多想。在文件遞到移民局后的兩年多時間,張曉一直繼續在溫哥華學習,以等待移民部的消息。每次向顧問詢問時,顧問也都以移民部申核時間長為理由推遲,到最後,張曉覺得事有可疑,於是自己向移民部索要查看申請檔案為由,將遞交的材料全部要回。這時才發現,原來該移民顧問所填的信息實在離譜,根本屬於虛假信息,就連各個簽名也都不是張曉本人的簽名。

  對此,張曉找到了各個法律機構援助,最後張曉決定起訴該移民中介。由於該移民中介的母公司在東部,而溫哥華是子公司,張曉第一次起訴母公司沒有成功,後來轉為起訴子公司后成功。但也只是追回了部分的費用,而對於其間的各類損失費用,法庭則沒有判決。

  張曉現在回憶說,其實自己所付出的精力和各類諮詢費用遠不止這些,而且中間所浪費的時間是無法彌補的,但卻真的沒有別的辦法。

  海外個案有冤無路訴

  相對於張曉可以在本地找律師狀告不負責任的移民顧問,在海外數以十萬計的移民申請人就沒有這樣幸運了。加拿大律師公會移民委員會前主席、移民律師鄧安怡告訴記者,在海外,人們受到不良移民顧問影響的情況更為嚴重。而且在目前的運作中,受到懲罰的並不是沒有專業操守的移民顧問,而是申請人本身。

  鄧安怡說,如果是移民顧問不負責任填錯資料,移民部不會追究移民顧問,只是拒簽有關申請。這並沒有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據悉,目前海外不良移民顧問的行為包括:無執業資格;有資格人士不跟蹤案件;為申請人亂填資料;亂收費;收錢后不予跟進;以及收錢后捲款而逃等。

  鄧安怡律師表示,由於在海外加拿大沒有司法管轄權,所以,對許多不良移民顧問的案件都無法跟進。

  行業監管是否有效

  鑒於移民顧問行業出現的諸多問題,加拿大移民顧問協會(Canadian Society of Immigration Consultants)於2004年4月應運而生,該協會是一個獨立和自我監管的機構。

  早在2002年,加拿大公民及移民部就設立了一個諮詢委員會,以便監管移民顧問業內的各種問題。委員會的工作是提交報告以及建議如何管制和改良這個行業。由於很長一段時間,以移民顧問身份提供服務的人士在工作時必須的教育程度、服務質素或是專業責任等從來沒有固定的標準。因為很多人不明白律師、移民顧問以及非政府機構之間的分別,語言了解也有限,單是填寫表格就會令人望而生畏了。

  委員會發覺一些移民顧問真的是昧著良心胡作非為,即使他們只有很少或完全沒有訓練或經驗,也會自稱是移民問題專家。這也使人擔心這只是冰山一角,因為有很多受害人害怕投訴,或是身居於加拿大境外。

  在移民顧問協會成立之前,政府並沒有設立正式的投訴程序以對付欺騙顧客信任而使整個行業蒙上污點的顧問。種種的現象,連同委員會的建議,最終促使了加拿大移民顧問協會的成立。該協會是一個獨立和自我監管的機構,會員全部是收取服務費用的移民顧問。

  加拿大政府在2004年4月13日修訂了移民及難民保護法,規定所有在加拿大執業的移民顧問,必須是加拿大移民顧問協會或加拿大其中一個律師公會或魁北克公證人公會具有良好聲譽的會員,才可以參與處理由加拿大公司及移民部(CIC)、移民及難民局(IRB)以及加拿大邊境服務處(CBSA)等機關管理的新個案。

  加拿大移民顧問協會的任務是保障使用移民顧問服務的消費者,以及確保該協會的會員辦事稱職及具有專業操守。該協會是一個獨立的由聯邦立案註冊的非牟利團體,運作時與聯邦政府保持適當距離。協會負責監管身為會員及在提供移民意見時徵收服務費的移民顧問的活動。協會也負責確保其會員有適當的訓練及測試他們的能力以及撰寫及執行操守與營運準則。

  如何保障自己權益

  如果發現有問題的移民顧問時,消費者可以向移民顧問協會投訴。在投訴時,投訴人應當把一份有簽名的詳細書面投訴書以郵寄或傳真的方式交給CSIC的投訴部門。

  在投訴書中,投訴人應當提供與事件有關的顧問的聯繫方式、提供事件的具體情況、附上與該事件有關的文件、資料以供參考,另外,投訴人也要提供自己的聯繫方式。移民顧問協會會協助投訴人調查移民顧部的行為及操守,如果移民顧問被判定違犯了專業操守規則,協會將對該顧問進行紀律處分。

  對於頻頻出問題的移民顧問,鄧安怡指出,現在移民顧問協會雖然在其網站中,將除名的顧問名字列出,但並沒有說明這些顧問被除名的原因。有些會員是因為沒有交納會費而被除名,有些可能不是,因此,對於消費者來說很難把握。而且從CSIC的網站上看,從成立到現在只有兩名有問題的移民顧問被聆訊,但還沒有判決。從網站上也無法查到一些設訴的情況,因此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也無法辨別。

  鄧安怡指出,一般來說,如果選擇有執照的移民顧問時,發生問題時,可以向移民顧問協會設訴,但並不保障這些有執照的顧問不發生問題。但如果已被除名的顧問,是不可以再從事與移民有關的事務,也不可能再繼續經營移民顧問公司。

  鄧安怡也表示,移民顧問協會只是管理有登記的顧問,但在市場上,有很多沒有執照的「顧問」也打著專業人士的旗號,來從事移民事務。而對於這些人,顧問協會是無法管理的,因此在這方面,消費者要睜大眼睛,以免找到不良的移民顧問。鄧安怡指,移民顧問在作業時,一般會同申請人簽訂一份合同,作為該申請人的代理人,該申請也會一同上報給移民局。但有些「顧問」卻是照常收費,幫助申請人填寫表格,在最後遞交申請時,還是選擇無代理人的方式遞交,因此這些顧問收的費用則不申報。或是有的顧問公司,只要有一個執牌顧問,就打開門做生意,其他的諮詢人員均是沒有執照的。

  鄧安怡也說,其實現在的機制對於申請人來說有些不公平。若申請人碰到有問題的顧問時,移民局並不會因為顧問有問題而同情申請人,發現問題時,一樣會拒絕申請人的申請,在這種情況下,申請人的權益無法得到保護,不僅浪費了金錢,也浪費了時間。她也提醒消費者,如果遇到問題時,應該盡量尋求幫助,也可以報警,以維護自己的利益。

  對於一些人選擇自己操作一些移民申請事務,鄧安怡指,一般簡單的個案,如果申請人對於法規了解,英文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是可以自己操作的。但有些個案確實比較複雜,此時選擇專業人士的幫助,可能會更有保障些。但她也認為,申請人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進行選擇。在選擇移民顧問前,申請人可以到移民顧問協會網站http://www.csic-scci.ca/ 查詢顧問的信息。

  相關鏈接:

  加拿大移民顧問協會地址:

  390 Bay Street, Suite 1600
  Munich Re Centre
  Toronto, Ontario
  Canada, M5H 2Y2

  電話:1-866-308-2742 或1-416-572-2800
  傳真:1-416-572-4114
  電郵:discipline@csic-cssi.ca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5 17: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