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4-12-30 17:02 編輯

克勞德·米歇爾, 克洛迪昂將軍
南希 1738-1814 巴黎
克勞德·米歇爾
又名克洛迪翁
雕塑家
法國洛可可風格雕塑家, 以陶土作品聞名
背景
克勞德·米歇爾 1738 出生於法國南錫
職業生涯
克勞德·米歇爾在里爾度過了他生命的早期. 1759 獲得皇家學院雕塑大獎. 1761 獲得了第一枚模特研究銀質獎章.
1762 年, 他去了羅馬.
克勞德·米歇爾在 1767-1771 年間活動頗多。俄羅斯葉卡捷琳娜二世渴望確保他在聖彼得堡大街的存在, 但他回到巴黎. 他的贊助人眾多, 其中包括魯昂分會、朗格多克州和總督. 法國大革命引發的騷動迫使克洛迪翁於 1792 年來到南錫, 並在那裡一直待到 1798 年, 他的精力都花在了房屋裝飾上. 克洛迪翁的作品包括孟德斯鳩雕像、垂死的克里奧帕特拉和壁爐架, 目前收藏於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倫敦). 他最後的幾組作品之一描繪了荷馬被漁民趕走的乞丐形象(1810). 克洛迪翁在第六次反法同盟入侵巴黎前夕死於巴黎.
https://prabook.com/web/claude.michel/2513264


尼姆、奧蘭治和聖雷米普羅旺斯廢墟 The ruins of Nîmes, Orange and Saint-Rémy-de-Provence
繪畫
大約1785/87
B.131
主樓 23 號房間畫廊
休伯特·羅伯特(1733 - 1808)
帆布
117x174厘米
普羅旺斯
1935, 普魯士國家從德累斯頓銀行藝術品收藏中購買, 並轉讓給柏林國家博物館, 原所有者為慕尼黑 Marczell von Nemes.
自 1754 年起, 休伯特·羅伯特 (Hubert Robert) 就成為羅馬法國藝術學院的一名養老金領取者. 在此期間, 他參與了建築和遺址流派主要大師喬瓦尼·保羅·帕尼尼(Giovanni Paolo Panini) 的作品. 學院大樓對面還有喬瓦尼·巴蒂斯塔·皮拉內西的工作室, 他對這個工作室重建古代建築的嘗試, 在當時被普遍認為是典範, 他當然很熟悉. 1765, 羅伯特回到法國故鄉巴黎, 設計了位於埃默農維爾的吉拉丹侯爵的景觀花園. 它被認為是法國同類建築中最早且最完整的. 羅伯特於 1779 年在凡爾賽宮的阿波羅浴場創作了他的主要景觀園藝作品. 這位國王花園設計師也設計了手工藝品, 他在 1785-1787 創作了普羅旺斯廢墟的畫作, 其中也可能包括柏林的畫作. 它反映了阿爾卑斯山西北部古代(高盧羅馬)建築最重要的遺跡. 法國南部城市尼姆曾經有拉丁語名字Nemausus. 從左到右可見的是圓形劇場的廢墟、偽圍場(公元前 19-12 年間, 由奧古斯都的朋友兼軍官阿格里帕獻給兒子盧修斯和維魯斯, 稱為「方形房子」 「la maison carrée」)、渡槽(Pont du 加爾 (Gard), 位於加爾東山谷上方, 尼姆東北約 25 公里處, 是聖雷米普羅旺斯(尼姆東北 40 公里)、奧蘭治的朱利葉拱門(奧古斯都是凱撒大帝的養子)和黛安娜神廟. 休伯特·羅伯特充滿信心地應對現實. 建築是他原創藝術思想的起點. 在此過程中, 他擺脫了常見的韋杜塔繪畫. 因此, 穿著古代服裝的人物出現在他們前文明被摧毀的遺址上並不是不合時宜的. 釋義、精確的建築圖紙和溫暖的色彩元素決定了這幅畫深刻的、幾乎是哲學的維度. 例如, 盧浮宮和聖彼得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中就存在羅伯特之手的變體. 柏林畫似乎是畫家唯一的作品. 它像博物館一樣慷慨地結合了三個普羅旺斯城市的著名景點. | 200 件歐洲繪畫傑作 - 柏林畫廊 Gemäldegalerie Berlin, 20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 1754 年開始, 休伯特·羅伯特成為羅馬法蘭西學院退休人員. 在此期間, 他專註於建築和廢墟繪畫流派的主要大師喬瓦尼·保羅·潘尼尼(Giovanni Paolo Pannini)的作品. 學院大樓對面是喬瓦尼·巴蒂斯塔·皮拉內西 (Giovanni Battista Piranesi) 的工作室. 在這裡, 他會熟悉這位義大利著名藝術家重建古代建築的嘗試, 這些嘗試在當時被普遍認為是典範. 1765, 羅伯特回到家鄉巴黎后, 為埃默農維爾的吉拉爾丹侯爵設計了景觀花園. 它被認為是法國最早、同時也是最完美的此類範例. 羅伯特於 1779 年在凡爾賽宮的 Bosquet des Bains d'Apollon 創作了他的風景畫傑作. 1785-1787, 這位「國王花園的設計者」「dessinateur des jardins du Roi」(同時也設計了手工藝品)在普羅旺斯工作, 創作了以廢墟為主題的圖片, 其中(根據研究表明) 可能是柏林的繪畫. 它記錄了阿爾卑斯山西北部最重要的古代(高盧羅馬)建築遺跡. 法國西南部的尼姆鎮以前的拉丁名稱是 Nemausus. 從左到右可辨認的是圓形劇場廢墟, 一個假圍壁(pseudoperipteros) 公元前 19-12, 由奧古斯都的朋友兼軍官阿格里帕獻給奧古斯都的兒子盧修斯和維魯斯, 被稱為「la maison carrée」, 渡槽(Pont du Gard, 位於加爾東山谷上方, 尼姆東北約 25 公里處), 聖雷米普羅旺斯(尼姆東北 40 公里)、奧蘭治凱旋門(德語稱為 Julierbogen; 奧古斯都是一座廣告.
假圍壁:
在希臘和羅馬建築中, 寺廟的設計以獨立式柱子(僅在前部)和圍繞內殿側面和後部的嚙合式柱子為特色, 呈現圍柱式柱廊外觀.
https://recherche.smb.museum/det ... xhibit&objIdx=3
https://blog.stephens.edu/arh101 ... ry=pseudoperipteral



森林音樂
繪畫
1751 - 1800
474
不知名藝術家、畫家
德國
1821 從柏林商人愛德華·索利 (Edward Solly) 收藏中購買
這幅風景畫的主題可能出自一位 18 世紀下半葉的德國畫家之手, 顯然是受到了讓-安托萬·華托 (Jean-Antoine Watteau) 的繪畫發明的啟發. 當這位著名的「盛宴」畫家總是在「近似」中徘徊時, 這裡所記住的卻是凡爾賽公園的王後花園周圍的一片區域. 帶樂譜的歌手雕像甚至是根據弗朗索瓦·布歇 (Francois Boucher) 1734 年的一幅畫作的細節而設計的.
這幅畫先後搜索了5次之多, 如願以償. 德國國家博物館目錄系統容量浩如煙海, 不過看來有些地方不夠規範. 可能是因為眾多博物館共享一套目錄; 分類, 關鍵詞設置與摘要標準五花八門, 令人無所適從. 如這幅畫, 最後用了相關關鍵詞和文化分類才找到. 少量條目交替用英文或德文搜索可以找到. 瑞典, 丹麥和挪威國家博物館基本可以搜到絕大多數在展文物.
https://recherche.smb.museum/det ... =none&objIdx=34



朱麗葉·雷卡米爾肖像
胸像
1800左右
M216
腓特烈皇帝博物館協會財產
約瑟夫·奇納德 (1756.02.12), 抄本
燒粘土
高 x 寬 x 深: 55 x 33.5 x 23 厘米
法國
約瑟夫·奇納爾創作的雷卡米耶夫人(1777-1849)半身像無疑是古典主義肖像藝術的傑出作品之一. 微微側著的頭, 精心梳理的頭髮, 用絲帶包裹著, 用貝雷帽梳子別著, 像一頂火紅的王冠, 給年輕女子帶來了難得的優雅. 她穿著一件薄薄的長袍, 披在肩上, 雙手優雅地交叉, 將長袍固定在胸前, 就像一位謙遜的維納斯, 但同時又露出了她的左肩和胸部. 這種全臂半身像在文藝復興時期盛行一時, 在 1800 年左右的法國藝術中得到復興, 因為它提供了在人物刻畫中加入手勢的機會. 所描繪的珍妮·弗朗索瓦絲·朱莉·阿德萊德·伯納德 (Jeanne Francoise Julie Adelaide Bernard) 在 15 歲時與富有且年長的銀行家雅克·雷卡米爾 (Jacques Récamier, 1751-1793) 結婚. 她在巴黎經營了一家著名沙龍, 很快成為文學和政治精英社交聚會場所。憑藉她無與倫比的魅力和機警的精神, 她在世時成為美麗的象徵, 被當時最重要的藝術家描繪. 奇納德將她的形象轉化為古老優雅的形式和維納斯普迪卡的姿態. 只有這種古典主義的理想化, 雕塑家才能在這幅極其感性的肖像中使年輕已婚婦女永垂不朽. 該半身像有多個帶親筆簽名的大理石和赤土版本, 這反映了這幅肖像的非凡受歡迎程度.
https://recherche.smb.museum/det ... MKFMV&objIdx=26


靜物、魚
浮雕和框架
1777左右
雕塑收藏和拜占庭藝術博物館
M209
腓特烈皇帝博物館協會財產
大理石配木框
高度: 50厘米(不含框架)
寬度: 40厘米(不含框架)
重量: 15公斤
帶框架 60 x 50 x 9.5 厘米
法國
與它的對應物(inv. M 210)一樣, 橢圓形浮雕是為數不多的大理石靜物畫之一. 它展示了一系列懸掛在環上的死海生物. 中間是無剪龍蝦, 周圍裝飾著梭子魚、鯛魚和兩條鰩魚等其他魚類. 該表示令人印象深刻地描述了水元素的物種多樣性, 而前面提到的鳥類表示則反映了空氣元素. 靜物畫派因其具有欺騙性的現實再現而在 17 和 18 世紀繪畫中廣受歡迎. 我們的雕塑家可能屬於讓·巴蒂斯特·烏東 (Jean Baptiste Houdon) 的圈子, 他接受了利用藝術手段超越彩色模型的挑戰 - 單色三維石. 他不僅再現了龍蝦殼和魚鱗的物質性, 還通過動物的三維層次感創造了動人的皮影戲, 成功地將毫無生氣的單色石頭賦予了生命. 我們這裡討論的是所謂「典範」, 即藝術流派之間的競爭; 繪畫藝術和雕塑藝術哪個更受重視的爭論. 這模仿了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一種藝術家尋求超越自然的競爭. 古代作家普林尼在他的《Naturalis Historiae》第35本書中描述了一個名叫波西的人, 他用粘土創造了水果和葡萄, 這些水果和葡萄看起來與真實的相似. 因此,雕塑家令人信服的三維渲染等同於古代畫家宙克西斯的作品,據說他畫的葡萄甚至可以吸引鳥類.
https://recherche.smb.museum/det ... s=none&objIdx=6

靜物、狩獵
浮雕和框架
1777左右
M210
大理石配木框
法國
與它的對應物(Inv. M 209)一樣, 橢圓形浮雕是為數不多的大理石靜物畫之一. 它展示了一系列掛在環上的死鳥. 中間是一隻一隻腳懸在空中的鷓鴣 partridge, 它的胸部敞開, 翅膀張開, 面向觀眾. 此外, 一隻公雞從左側探出頭來, 還有幾隻較小的鳴禽巧妙地排列在彼此旁邊或上方. 該表示令人印象深刻地描述了元素空氣的物種豐富度, 而前面提到的魚的表示則反映了元素水. 靜物畫派因其具有欺騙性的現實再現而在 17 和 18 世紀的繪畫中廣受歡迎. 我們的雕塑家可能屬於讓·巴蒂斯特·烏東 (Jean Baptiste Houdon) 的圈子, 他接受了利用他的藝術手段超越彩色模型的挑戰 - 單色但三維的石頭. 他不僅以欺騙性的方式再現了羽毛生物的物質性, 還通過動物的三維分層創造了動人的皮影戲, 成功地將毫無生氣的單色石頭賦予了生命. 我們這裡討論的是所謂「典範」, 即藝術流派之間的競爭, 即繪畫藝術和雕塑藝術哪個更受重視的爭論. 這模仿了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一種藝術家尋求超越自然的競爭.
漢斯·烏爾里希·凱斯勒
https://recherche.smb.museum/det ... s=none&objIdx=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