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忍辱與忘恩負義

[複製鏈接]

22

主題

22

帖子

16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zuhua1967 發表於 2017-3-16 11: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忍辱與忘恩負義

    「忍辱」是菩薩要到達解脫的彼岸所必須修學的第三個課題,也就是忍辱波羅蜜,波羅蜜就是由生死的此岸到達解脫的彼岸。忍辱波羅蜜分為生忍、法忍、無生忍、無生法忍等四種忍。下面是一則有關生忍的故事,就是對於眾生不好的行為、不合理的對待能夠安忍,故事中的獼猴,有著非一般人所能有的忍辱胸襟,也因此而後來得以成就佛道。
       從前有一隻獼猴,勇敢力大勝過同輩,聰明智慧也超過人類,而且心懷慈悲,常常想救助眾生。這隻獼猴住在深山裡,有一天牠爬到樹上採集野果,遠遠地看見有人墜落山谷,好幾天都在谷底哀號著:「救命啊!」獼猴聽到哀號聲,難過地流下眼淚,心想:我立誓願要成就佛道,不就是為了拯救苦難的眾生嗎?今天如果不把這個人救出來,他一定會耗儘力氣而死!於是獼猴來到山谷底,揹著墜谷的人,抓著崖壁上的雜草慢慢往上爬,爬上去之後,將此人放在平地上,指示出去的道路,並對他說:「回到你的住處,千萬不要作壞事。」獼猴因為救人脫困費盡了力氣,疲憊地躺在地上休息。被救起的人心裡想:被困在山谷時非常飢餓,現在出來了也一樣飢餓,這和困在山谷底有什麽差別呢?我應該把這隻獼猴殺了來吃,不就可以救自己的性命了嗎!於是拿起石頭搥打獼猴的頭部,獼猴立刻血流滿地,驚嚇地從地上要站起來,因暈眩而跌靠在一棵樹旁,但心中沒有怨恨,反而憐憫哀傷此人懷有惡念。獼猴心裡想:這個人不是我所能度化的,希望他未來世能經常值遇諸佛,信受奉行諸佛的教化而得度,生生世世不要再如這一世般心懷惡念。那隻獼猴就是因地時的 釋迦牟尼佛,受困山谷裡的人就是提婆達多。
        恥辱是世人最難以忍受的,若非廣大的悲憫心和寬大的胸懷,是無法安忍的。但必須如此修忍辱行才能成就佛道。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沙發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7-4-6 03:44 | 只看該作者
 恥辱是世人最難以忍受的,若非廣大的悲憫心和寬大的胸懷,是無法安忍的。但必須如此修忍辱行才能成就佛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0

主題

548

帖子

2207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07
3
SPZ 發表於 2017-4-19 01:37 | 只看該作者
生忍的故事,就是對於眾生不好的行為、不合理的對待能夠安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5 03: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