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心靈] 悟性擁有智慧 慈悲進入佛門(下)

[複製鏈接]

720

主題

736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5年5月2日美國洛杉磯玄藝綜述大型解答會盧軍宏台長開示摘要

現代人自私心膨脹,天天為得不到而難過,愛自己讓自己更加孤獨;學佛人要學會愛眾生,會得到很大快樂。母親一輩子愛自己的孩子,最後孩子都愛母親,母親得 到最大的快樂。心靈解脫,能夠想得通,才是最大的快樂。知足會擁有幸福,寧靜能產生快樂。我們今天的名譽都是空的,相信你們在座很多人也做過很多有名譽的 事情,但是隨著年紀大了,還擁有什麼名?做過了就是沒有了,名是空,利是虛,追求名利就是追求虛空。錢賺來了又用了,名有了又會沒有。你今天沒有這個名, 不用擔心以後會被去除;你今天有了這個名,當去除的時候就會感到萬分痛苦。過去沒有錢,活得很開心;當有過錢之後又沒有錢了,就會活得很痛苦。這就是虛 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一切皆空。《心經》上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來得快,去得也快,想想自己十幾年的年輕時候猶如夢境 般,青年時代的興奮、憂愁、難過、恨,到哪裡去了?全部都過去了,這就是色不異空。(掌聲)

一個人慾望越大,壓力越大,貪心越大,人活得越累。太看重什麼就會成為什麼的奴隸,對自己孩子的功課、學校太看重,就會成為孩子的奴隸,因為孩子會說「你 給我買這個,否則我不好好做功課」;你看重錢,每天打幾份工,做投資,成為錢的奴隸;喜歡這個女友,她要什麼你給什麼,就成為女朋友的奴隸。要用心來化解 這些東西,心態猶如一個瓶子,要看裝什麼。你的心裡裝的是善良,就會甜滋滋的,就像裝上蜂蜜一樣,會得到甜蜜的回報;如果心中裝的是毒藥,會得到很惡的心 態。同樣的心為什麼不裝蜂蜜而要裝煩惱毒藥呢?心要好,就可以遠離煩惱。(掌聲)

有一個故事,佛陀在山上遇到了歹徒阿格利瑪。阿格利瑪殺人不眨眼,他當然也不打算放過佛陀,他說:「都說你法力無邊,你今天落在我的手中,看來也不過如 此,我今天要砍了你的頭,讓大家知道我比你更強大。」「死之前,我有一個心愿,」佛陀指著身邊的桃樹說,「請砍下這根樹枝。」「那太容易了,」劍起枝落, 阿格利瑪把砍下的樹枝丟給佛陀,「還有什麼要說的?接下來我要砍你了。」「我還有另一個願望,」佛陀憐惜地拾起樹枝,「現在請讓它長回去。」阿格利瑪大 笑:「你這個瘋子,誰都知道砍下來的樹枝怎麼能接回去呢?」佛陀回答,「可憐的人啊,你認為自己很強大,因為你能夠輕易傷害一個人的生命。但破壞、傷害、 摧殘是最容易的事情,連小孩子都會,你算什麼強大?真正強大的人,是懂得如何醫治別人的傷痛和創造生命。」阿格利瑪頓時參悟,之後慢慢領悟佛法,最後成為 佛陀忠實的弟子。

一個能做錯事懂得懺悔的人,才是擁有菩薩的基礎。我們誰沒有做錯過,我們在家裡為什麼不承認自己做錯?當你承認做錯的時候,心會得到解脫,否則會越來越難 過。懺悔的人能夠更多地了解自己,不懂懺悔的人是永遠不懂得了解別人的人。佛法界將能夠了解別人、懂得自己心的人,稱為「覺」,覺者才能開悟,要有感覺自 己是怎樣。人跟人的爭吵是因為我以為自己是對的、他以為他是對的,最後才會上法庭。菩薩因覺自心者,即為覺一切眾生之心。一個好的母親為什麼能夠讓這麼多 的孩子孝順她?因為媽媽懂得孩子的心。而有的媽媽生了五六個孩子,偏心,晚年才造成這個孝順那個不孝順,這個因是母親自己種下的,不要怪孩子不孝順,是因 為父母親自己沒有平衡心。

做人要懂得別人在想什麼,為別人想的人會活得很快樂。先生不覺妻子心,妻子不懂先生心,一定會吵架。有時候我們人很可憐,自己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妻子 也不願意講,等有一天吵架了,妻子才會講真話,罵先生是小男人、小氣、自私等等,男人才突然感到震驚,「原來我真的這麼自私嗎?」知道后才會改,這就是佛 法界講的「懺其前愆、悔其後過」。經常檢討自己,夫妻才能相伴到老,轉凡成聖,所以心要想通。

夫妻不容易,要珍惜女人,一個年輕的姑娘嫁給你,為你生孩子、上班、做家務……很苦啊,經常罵老婆打老婆的男人一定是小男人。人要看到別人的優點,男兒有 淚不輕彈,在公司里受欺負,被老闆罵,回家不能說又不能哭,發發脾氣,原諒他吧,穿著舊的褲子、襪子,回到家就躺在床上,都沒有精力再洗澡,所有一切都原 諒他吧!能夠相互理解、相互原諒的夫妻才能好到頭。覺人之心就是覺己之心。(掌聲)

在一家百貨店,有一天突然下大雨,一位衣著簡樸的老太太渾身濕透了進來避雨,沒有售貨員搭理她。有位小夥子誠懇地對老太太說:「夫人你好,能為你做些什麼 嗎?」「不用了,我躲一下雨,馬上就走。」老太太不好意思,想買點東西,但看了半天也不知道買什麼。小夥子對老太太說:「夫人,你就躲躲雨,不必為難,我 搬一張椅子在門口,你就休息一會兒吧。」兩個小時后雨停了,老太太要了小夥子名片離開了。幾個月之後,這個小夥子收到這家百貨公司和另一家家族公司洽談業 務,被指名讓他去。後來才知道,這位老太太不是別人,是美國億萬富翁鋼鐵大王卡內基的母親。這個小夥子後來一帆風順青雲直上,成為鋼鐵大王卡內基的副手, 從此在美國成為地位也僅次於卡內基的重要人物。這個故事說明,人要在珍惜中才能成長,人要在誠實中才能成長,人必須內心有慈悲才能成長,不經意的一件小事 可以讓人看到你的善良,天天做著這些慈悲的小事可以讓你成為一個大善人,天天付出一些愛與慈悲可以讓你成為人間慈悲的菩薩。(掌聲)

學佛人要學內心的覺悟,就是要想得通。學佛后做事情不要極端,內在不覺悟會導致你越來越想不通。想不通再去想,又想不通;想不通還在想,越想越想不通,智 慧會慢慢離你而去。智慧少的人福分就少,福分少的人業障就多。有福氣的人不會想不通,天天開心的人,就有好運來到;天天難受、想不通、煩惱的人,好運離他 而去。造成煩惱的人是自己找煩惱、麻煩、倒霉。想一想,有哪個人馬上要升遷要發財了,會成天苦著臉的?沒有福氣。

錢財是布施所得,是前世修來的。人求什麼都求得到,就是求財求不到,為什麼?錢是一定要布施才能得到,上輩子布施今世才會有財運,從小布施,五十年後才會有財運。所以什麼都可以求,求發財沒有門。(掌聲)

福是先天的,德是後天積累的,所以學佛人要福德雙修,越有錢的人越懂得布施,李嘉誠很有錢,不停地布施,越有福、越有德;越小氣的人越不肯付出,會越來越 窮。一個人在生活中懂得退讓,這個人一定懂因果,「我不和你吵,這個因果我就不去幫你背」,能在生活中放得下的人,不計較個人得失,什麼事情都想得通,今 天選經理,我不爭,無所謂。一個大公司的部門經理要走了,有兩個副經理拚命去爭,在領導面前互相說對方不好,最後兩個都沒升,只有一個不爭不搶、平時默默 無聞的人,最後成為經理。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他會念經。(掌聲)

我們要改變自己,就要懂得修心,要珍惜人生才能解脫,人間到處是煩惱,人間到處是劫數,很多人離婚、想不通、自殺,就是過不了這個劫數。夫妻之間咬咬牙、 念念經挺過去,劫就過了,一定要相信,一切雨過天晴。陰天的時候看不到太陽,不要以為太陽不會再有了,很多人想不到明天會陽光普照,不學佛不念經很難過人 生的很多劫數。人生的年齡當中,三六九都是劫數,33、39、43、46、49、66、73、84……這些都是定下來的天數,碰到這些劫數的時候,要念經 修行,咬咬牙挺過去。

猶如很多人不鍛煉身體,不保養好自己的身體,碰到天氣轉變,一下子就病倒了。2015年上海外灘的踩踏事件中,有36名年輕人命喪黃泉,沒有一個超過27 歲,他們的心、肝、肺、腎臟都是健康的,為什麼?一個人是活在劫數當中的,躲不過這個劫數,被人踩死了,人很難控制自己的命和運,今天出門都不知道會不會 有災難。記者採訪了解到有三個人本來要去外灘的,結果沒有去,為什麼?一個在念經,一個人請朋友吃素,還有一個人要替爺爺燒小房子還沒有超度完,這三人幸 免於難。人要從別人的失敗和痛苦中找到教訓,這個人才會有智慧。(掌聲)

我們在人間不能要的太多,一部高檔手機70%的功能是用不到的,一輛高檔汽車70%的速度是用不了多餘的,一幢豪華的房子最多只能住30%,而70%是空 置的,一大堆的社會活動70%是無聊空虛的,衣物用品70%是閑著沒有穿的,一輩子賺的錢再多70%是留給別人花的。看破放下,修好自己的心,養好自己的 德,身心健康最重要。人間到處是煩惱,要理解別人才能活在這個世界上。

孔老夫子有天外出,天要下雨,可是老夫子沒有雨傘,他的弟子說:「子夏有傘,跟他借吧。」孔子一聽說:「不可以。子夏這個人較為吝嗇,我問他借的話,他若 不借,別人會覺得他不尊重師長,如果借給我他肯定心痛。」跟人交往,要知道別人的短處和長處,不要用別人的短處去跟別人交往,這樣等於考驗別人,就永遠得 不到別人對你的愛,不理解別人的心。一個人要友誼長存,要換位思考,為他人想,就能夠得到別人的擁護與智慧。

在美國,有一家小企業老闆,一直想與一個大企業老闆談生意,屢次失敗。這一次,小老闆從大老闆辦公室走出來,又沒談成。他路過一棵被風颳倒的小樹邊上,他 輕輕地扶起小樹,為了防止再次被風颳倒,他特地從自己的車上找來繩子固定了小樹,小老闆的舉動被大老闆在樓上看得一清二楚,一個無意的舉動感動了大老闆, 下一次的合作談成功了。在簽訂協議的時候,大老闆說:「你知道嗎?感動我的不是你扶起小樹,而是你跑到很遠拿了根繩子把它固定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 別人需要幫助時,能夠犧牲自己的利益,哪怕是一點點,這都是付出,這都是布施。所以人的付出,可以得到成功;尤其是學佛人要懂得去幫助別人,在別人不知道 的情況下,你會讓別人感動,這就是無相布施,這才是學佛人真正的高境界。

一輩子多講一些讓人感動的話,多做一些讓人感動的事,就會感動所有人,心會越來越善良,這就是學佛人。每個人並不貧窮,因為貪了、不滿足了,才會越來越貧 窮,如果覺得自己很滿足很富有,不與別人比較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自己的房子住著很舒適,看到別人的房子很大,才會感到自己的很小,這就是比較。真正享 受生活是懂得自然的緣分。

珍惜別人,不是爭來搶來的,就不會有孽緣,不去爭就會有正能量,跟別人爭就會有負能量,一定會在今後傷害你自己。不要去動因果,該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 的不要搶。不能在沒有緣分中去尋找緣分,一個人在世界上能否成功,不在於你能不能,而在於你是否有這個緣分,經常讓人迷失方向的就是自己拚命去追去求。

學會知足,才能快樂,想解脫煩惱,必須寡慾,沒有很多慾望和要求,心才會平靜。台長的座右銘:無欲自然心如水。當你沒有慾望的時候,不管別人有什麼,你的心都像水一樣平靜,沒有慾望,「我夠了、滿足了」,無欲自然心如水,內心無礙才會無罣礙故。(掌聲)

人的純潔就是真正地理解別人,人的純潔就是真正想到別人的苦難。現代人真的自私,有兩個很要好的人在森林中突然遇到一隻老虎,兩個人看到老虎之後都想跑, 一個人馬上從背後取出運動鞋換上,另一個人一看他換鞋就說:「你幹什麼,你再換鞋也跑不過老虎啊!」「我並不想比老虎跑得快,我只要比你跑得快就好了。」

21世紀人沒有危機感,人最大的危機是看到別人飛機失事、地震、生癌症、家庭破裂,他沒有感受,只知道自己,一定要好好學佛,防止危機發生在自己身上,看 見別人有危機要想到自己可能也會有,不要等到自己換好鞋才能逃出虎口,我們做人要懂得先救別人,才會救自己,反過來講,要把自己救好了才能救別人。學佛人 要好好修心,自度度人,每個人自己想得通,再去讓別人想得通。要懂得愛護自己擁有的,才不會失去,當失去的時候,要想到少擁有一點,才不會承受失去的痛 苦。(掌聲)



轉載自:盧台長博客

    **目前,全世界超過七百萬的人正在修持澳洲東方華語電台盧軍宏台長所教導的觀世音菩薩的心靈法門(誦經、放生及許願),以求病癒及生活美好。其法門中提到的小房子是指一套經文的組合(包括27遍大悲咒,49遍心經,84遍往生咒,87遍七佛滅罪真言)。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3: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