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心靈] 功德靠發心,福報是煩惱

[複製鏈接]

720

主題

736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盧台長白話佛法(廣播講座)《十八》

聽眾朋友們,台長很高興在空中和大家說白話佛法。實際上,佛法很深奧,但是用白話來解釋,讓人容易理解。台長就是用這種方法講法,使大家能夠學佛。今天台長給大家講一講功德。什麼叫功德?有些人也要問,功德和我們所做的善事有什麼不同?台長告訴大家,功德和善事確實不一樣。善事是你在人間所做的好事情,然而功德是學佛的人開悟后所做的善事,這種善事已經轉化為功德了。這裡面有很大的講究。

    首先,台長給大家講一講,什麼叫功?比如,你去做一件善事,是從內心發出的,是用心來做的善事,就是有功了。而且是用本性,是用佛菩薩的佛性來做這件事情,就稱為功德了。所以,人在做善事的時候,要有好的發心。雖然你在做一件善事,如果你的發心不好,你也是沒有功德的。當你在幫助一個人的時候,你用的不是佛菩薩的慈悲心,而是有自己的私心,是想從中牟利,這樣所做出來的就只能叫善事,而不能叫功德。人在學佛之後,所做的事情都是經過大腦考慮的,做任何善事都能夠從一個點出發,這個點就是你所理解的佛性。

    台長經常跟大家講一句話,就是有些人從小就不喜歡吃活魚活蝦,這不算功德,但如果某一天原本吃活魚活蝦的人在佛菩薩面前許願說,從現在開始再也不吃活的海鮮了,因為知道要做善事,要有慈悲心,這就是有功德了。從小就不愛吃海鮮的人,他不吃海鮮,因為那是他自然的習慣,是沒有功德的。這和許願不再吃活海鮮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後者是有功德的。一個人的發心很重要。學佛的人,發心好,就有功德。如果發心不好,即便做善事,也得不到功德,只能夠得到善報。

    聽眾朋友們,佛法講,念佛需甚發心者。學佛的人首先要學你的良心啊。一個人的良心很善良,而且發心好,那才能夠學佛啊。一個人很惡,心又不善良,發心又不好,你說他能夠學佛嗎?實際上,心為修持之主。發心、念佛,心很重要。你的心念一句佛,念一個經文,行一件善事,因為你和菩薩的四宏願合在一起了,功德無量無邊。所以,我們做人、做事情要看這個人的主流意識。如果一個人的主流意識不好,就是說發心不好,你所做的善事是不能夠成為功德的。況且身口意三業,人的身體會犯錯,人的嘴巴會講錯,人的意念會犯罪,這三業很難讓你把位置放在正宗的佛法上了。一個人的身口意三業是隨著你自身在人間的惡業而成長的。你的惡業越多,你的身口意造業也越多。你的惡業越少,你的身口意三業也越少。所以要學習佛菩薩,以念經學佛利生為始乎哉。

    我們學佛做人,發心是最重要的。發心,講一講容易,這個心是怎麼發的呢?人的毛病是唯求自利。因為每個人的心,不管求什麼都是為自己的,不容易為他人著想。我們要學佛菩薩,做人做事情多為別人著想。人心若唯求自利,不願利人,所行之事雖多,而所得之功德甚少。如果我們求菩薩是為了自己,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即便每天做很多的善事,即便沒有傷害到別人,也是沒有功德的。有些人想到了幫助人家,但是意念中存在一些雜念,這叫有相布施,也是少功德。

    現在很多人不但沒有功德,經常還有害人之意。現在的人心已經到了一個什麼地步呢?就是到了一個如果他不害人,他就無法忍耐心中所承受的壓力的地步。為什麼丈夫在單位受了老闆的氣,回家就會拿自己的妻子出氣呢?妻子和同事不開心了,回家就拿自己的孩子出氣呢?現在的人,要舒緩他內心的孽障,只能夠用侵人害人來發泄他內心的那種不快之意。學佛的人,應該杜絕這種思想和行為,因為任何事情都是因果所為。

    聽眾朋友們,台長現在跟大家講的是功德。要記住,我們做任何善事、做任何好事都要把心放在當中,否則我們所念的佛菩薩,我們所做的善事都會覺得沒有完全的功德。所念之佛,所行之善,亦非全無功德,因為你有一顆善良的心。但也不是全有功德。如果行善事、做功德時,沒有佛心、沒有善心,功德會很少很少的。然而,功德就像我們存錢一樣,如果用出去的多,賺進來的少,功德就會慢慢地沒有,取而代之的是你的孽障。

    人的惡念,每天都在不斷地重複並且增加。人的意念往往容易這樣,今天做了這件事情,明天恨這件事情了,後天想起來又會恨,大後天想起來還會再恨。這些恨意惡念會不斷地加深你的孽障啊。所以,修心的人要善於發善心,用不停地念經,念經是有功德的,但是更要學習發心啊。發心正,一個人學修佛法也會正;發心邪惡,一個人學修佛法也會邪惡。任何一個人只要一邊學佛,一邊對別人的法門進行攻擊,他就沒有功德,還會造口業,而且也不是一個真正的學佛之人。一個人在經歷如此一番的身口意造業之後,所學法門便會面目全非。慎之再慎之,此乃人之大患。

    台長經常跟大家講,做一個小時的佛,你所做的事情就是功德。你哪怕每天就用半小時的時間學著菩薩救度眾生,你所做的事情都是有功德的,因為你是在學佛菩薩啊。因為你是從內心覺得眾生很可憐,真的想救度他們。然而,如果你在幫助別人時,對方是你的親人、朋友,或者你帶有私心雜念,即便你講得很努力,這也只能夠是善事,而不是功德。台長經常跟大家講,見性是功,平等是德。要明心見性。我們做人要學會看人的本性、人的出發點,這就是悟,這就是德。因為有悟,才會有德。如果你悟不到,你就不會有真正人之本性的德、能出來。不管你前世修了多少,你今世會得到多少回報,要記住,這隻不過是你開始出發心的一種平等。然而,你真正理解平等是在證悟到佛性的基礎上。

    很多人只知道求福報,而不懂得求功德。實際上,功德能夠消除你身上的孽障,而福德只能夠加重你身上的業障,所以,求福的人,等到某一天他的福享盡了,等待他的就是業障。我們要求功德,要消除自己身上累世積累的惡業。天天求孩子、財運等,求到了,也只會給你帶來幾年在人間的歡樂,接下來的就是無盡的煩惱。因為當你的孩子身體好了,財運有了,你的煩惱就是你老了,你要走的時候,你又捨不得他了,這些求來的東西不是長久的,對於我們學佛的人來說,求來了又有何用呢?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一個人如果在監獄里,即便讓他學了所有的佛經,和一個本質很善良的人,學了一點點佛經,是哪一個人更有功德呢?聽眾朋友們,大家要記住,學佛學法,要有正信、正念,如果把佛法作為一種武器,作為一種工具去謾罵、去壓制、去貶說其他法門,這個人就是沒有學好佛法。切忌之。我們要學佛菩薩的大慈大悲,要學佛菩薩能夠原諒別人,碰到讓自己不開心的事情時,要想想對方是很可憐的,自己就會生出慈悲心,這就是功德。

    聽眾朋友們,台長今天和大家講了功德。實際上,人要明白,一定要好好做功德。因為沒有功德,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等於沒有基本的要素。這個基本要素就是人的本性,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人的品質。一個人品質的好壞和境界的高低有賴於他的基礎。有一句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說的就是造房子的基礎很重要。一個人要學好佛法,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本佛經,而是在於他前世、累世積累的福德和功德。一個人有了基礎,他才能夠把佛學好。如果一個人的本質很壞,就算是進了佛學院,就算是能夠和菩薩接上氣,但是給他帶來的所有佛法的深奧的功能都是暫時的。因為基礎最重要。
轉載自:盧台長博客

**目前,全世界超過七百萬的人正在修持澳洲東方華語電台盧軍宏台長所教導的觀世音菩薩的心靈法門(誦經、放生及許願),以求病癒及生活美好。其法門中提到的小房子是指一套經文的組合(包括27遍大悲咒,49遍心經,84遍往生咒,87遍七佛滅罪真言)。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5: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