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14年秋季溫補常識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4-10-1 11: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4年8月7日立秋,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立秋的意味著秋天的開始,溫度開始轉涼,天氣也開始轉變。

中醫養生:秋季養生以滋陰溫補為原則。秋季多吃「白色食物」,清心潤肺去秋燥。

1,瓜類:立秋的當天,人們會用吃瓜的方式來「咬秋」,瓜可以是冬瓜、西瓜之類,西瓜最好,因為秋天吃西瓜有防止「秋痢」的作用。

2,藕:藕是秋天的特產,也特別適合在這個季節食用,糯米藕是個不錯的養生食物,除了在藕眼中充入糯米,還可以放一些黃米、紫米等,這樣除了養肺,還可以滋養脾胃和腎,滋陰補氣虛,實在是不錯的秋季當令食物。

3,大米:大米被稱為五穀之首,具有健脾胃、補中氣、養陰生津、除煩止渴、固腸止瀉的作用。古代的中醫講究晨起喝粥,大米粥可以生津液,對那些肺陰虧虛的人,特別適合早晨喝上一碗大米粥。

4,冰糖:冰糖味甘、性平,入肺、脾經,有補中益氣、和胃潤肺的功效。冰糖養陰生津、潤肺止咳,對肺燥咳嗽、乾咳無痰、咯痰帶血都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用於肺燥、肺虛、風寒勞累所致的咳喘。

5,西洋菜:西洋菜味甘微苦,性寒,入肺、膀胱經;具有清熱止咳、清燥潤肺、化痰止咳、利尿等功效;對肺癆,肺燥肺熱所致的咳嗽、咯血、鼻子出血、月經不調都有較好療效。

6,冬瓜:冬瓜性涼,味甘淡,有清熱消痰作用。《滇南本草》中曾說:「冬瓜潤肺消熱痰,止咳嗽,治痰吼,氣喘。」《本草再新》中還說冬瓜能解暑化熱。因此,尤其是在夏季風熱咳嗽和肺熱咳嗽、咳痰黃稠之人,食之最宜。


秋季食補狀元榜


1,狀元榜之菜:蓮藕

上榜理由:民間早有「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的說法。秋令時節,正是鮮藕應市之時。此時天氣乾燥,吃些藕,能起到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同時,蓮藕性溫,有收縮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補肺養血。蓮藕,毫無疑問地成為時下的「當家菜」。鮮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含量也很豐富,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對治療便秘,促使有害物質排出,十分有益。

最佳吃法:七孔藕澱粉含量較高,水分少,糯而不脆,適宜做湯;九孔藕水分含量高,脆嫩、汁多,涼拌或清炒最為合適。最好搭配:黑白木耳。搭配銀耳可以滋補肺陰,搭配黑木耳則可以滋補腎陰。

2,狀元榜之堅果:花生

上榜理由:秋季果實豐收,這其中,最具明星氣質的當屬有「長壽果」之稱的花生。「常吃花生能」,花生仁中含蛋白質高達26%左右,相當於小麥的兩倍,且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含脂肪達40%,其中不飽和脂肪酸佔80%以上。花生的營養價值比糧食高,可與雞蛋、牛奶、肉類等一些動物性食物媲美。

中醫認為,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可以醒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調氣、清咽止咳。主治營養不良、食少體弱、燥咳少痰、咯血、皮膚紫斑、產婦乳少及大便燥結等病症。

最佳吃法:新鮮花生最好連殼煮著吃,煮熟后的花生不僅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花生殼和內層紅衣的醫療保健作用。花生紅衣能抑制纖維蛋白的溶解,促進血小板新生,加強毛細血管的收縮功能,可治療血小板減少和防治出血性疾病;花生殼有降低血壓、調整膽固醇的作用。古籍認為,花生補中益氣,鹽水煮食養肺。最好搭配:紅棗。搭配紅棗,能補脾益血、止血。對脾虛血少、貧血有一定療效,對女性尤為有益。

3,狀元榜之補:山藥

上榜理由:每個季節都講補,但進補方式不一樣,春天溫補、夏天清補、秋天要潤補。秋季最佳的進補食物是山藥,不僅有「神仙之食」的美譽,還有「食物葯」的功效。

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山藥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澱,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延年益壽的功效;中醫也認為,秋吃山藥有健脾益胃、滋腎益精、益肺止咳的功效。

最佳吃法:蒸著吃、做湯喝、炒菜均可。蒸著吃,營養損失最小。最好搭配: 枸杞。如果不單獨吃山藥,可以和枸杞搭配來熬枸杞山藥粥,能更好地發揮滋補效果。

4,狀元榜之肉:墨魚

上榜理由:關於吃肉,民間一直有「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兩條腿的不如沒腿」的說法。墨魚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3克,脂肪僅0.7克,還含有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A、B族維生素及鈣、磷、鐵等人體所必需的物質,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滋補食品。秋天吃墨魚,對女性尤其滋補。墨魚具有益血補腎、健胃理氣的功效,秋吃墨魚能養陰生津。

最佳吃法:紅燒、爆炒、溜、燉、涼拌,做湯均可,但為防秋燥,墨魚做湯是比較合適的。最好搭配:豆腐,也屬於養陰生津的食物,一起吃還能起到蛋白互補的作用。

5,狀元榜之水果:梨

上榜理由:梨因鮮嫩多汁,含有85%的水分,酸甜適口,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鈣、磷、鐵、碘等微量元素等,被稱為「天然礦泉水」,自古就被尊為「百果之宗」。秋季空氣乾燥,水分較少,若能每天堅持食用一定量的梨,能緩解秋燥,生津潤肺。不同種類的梨性寒程度也不完全一樣,如我們常吃的天津鴨梨、香梨和貢梨寒性差不多,而皮粗的沙梨和進口的啤梨,則寒性更大一些。

最佳吃法:梨的不同食用方法可以產生不同的功效,生梨和熟梨的功效就不一樣。吃生梨能明顯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現的咽喉干、癢、痛、聲音啞以及便秘、尿赤等癥狀;將梨煮熟或蒸熟吃,如冰糖蒸梨可以起到滋陰潤肺、止咳祛痰的作用,對痛風病、風濕病及關節炎有防治功效,同時對治療肺熱咳嗽和喉嚨痛等效果更佳。最好搭配:蜂蜜。聞名中外的梨膏糖,就是用梨加蜂蜜熬制的,對患肺熱久咳的病人有明顯療效。

6,狀元榜之飲:黃酒

上榜理由:"菊花開,飲黃酒"。黃酒是我國的民族特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是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比較全面的飲料酒,含有18種氨基酸,這在世界營養類酒中是少見的。黃酒還含較高的功能性低聚糖,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是葡萄酒、啤酒無法比擬的。

黃酒的功能根基深厚。中醫認為,黃酒性熱味甘苦,有通經絡、行血脈、溫脾胃、潤皮膚、散濕氣等治療作用。

最佳飲用方法:黃酒溫飲,暖胃驅寒。黃酒的傳統飲法是放在熱水中燙熱或隔火加熱后飲用,以35℃-45℃為佳。在黃酒燙熱過程中,黃酒中含有的極微量對人體健康無益的有機化合物,會隨著溫度升高而揮發掉,減輕對身體的傷害。最好搭配:烏梅。秋季講究飲食以"收"為主,搭配烏梅恰恰符合"收"的理念,有養陰生津、潤肺護肝的作用。

7,狀元榜之粥:百合粥

上榜理由:秋季由於氣候乾燥,空氣中缺乏水分的滋潤,人們常會口鼻乾燥、渴欲不止、皮膚乾燥,甚至出現肺燥咳嗽。百合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等功效,成為秋季食用之上品。

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其營養成分豐富,有蛋白質、維生素、胡蘿蔔素及一些特殊的有效成分,如澱粉、多糖、果膠以及多種生物鹼,對抑制癌細胞增生有一定的療效。

最佳吃法:煮粥。百合食用的方法很多,可當菜肴吃,如西芹炒百合、百合炒牛肉,這些都稱得上是美味佳肴;也可煮粥吃,如百合與糯米製成百合粥,放上一點冰糖,不僅可口,而且安神,有助於睡眠;還可以用百合、蓮子和紅棗共煮成羹,可補益安神。最好搭配:杏仁。杏仁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搭配百合熬粥適用於病後虛弱、乾咳患者。


秋季溫補食物


1,溫性食物:常用的有芥菜、南瓜、大蔥、洋蔥、大蒜、韭菜、胡羅卜、生薑、桃、荔枝、桂圓、柑桔、橙、木瓜、李子、蓮子、沙糖、大棗、葡萄、糯米、胡桃仁、烏梅、花茶、烏龍茶、蜂蜜、牛肉、雞肉、鴨肉、鵝肉、蝦、鯽魚、鱔魚和鰱魚等。

2,秋季快速消腫、燃燒脂肪又補氣的極品--山藥。薏仁山藥粥不但具有燃燒脂肪補氣養血的功效,還能快速改善脾胃虛弱的。

3,秋季減肥:西紅柿中的茄紅素是幫助燃燒脂肪的幫手;減肥食譜湯品:蘆薈西紅柿湯。

減肥食譜製作:先準備新鮮可食用蘆薈200-300g,切小塊放入鍋中用滾水燙一下撈起來備用,而西紅柿則直接洗凈切塊,並把兩者一起榨汁,做成湯即可,在榨的過程中一定要把皮與果肉一起榨碎,這樣效果更好。

4,臉無痘、面不紅者若有吃辣味的習慣,可適當吃些辣椒、胡椒之類食物;有飲酒習慣者可適量少喝點酒,其中白酒、黃酒一定要加溫;主食以吃精白面補氣為好;喜歡吃紅棗、桂圓者,早晨可吃幾顆;喜歡吃酸味者,可適量吃些酸味食品,酸味主收斂。這段時間盡量不吃蘿蔔(胡蘿蔔除外)。

    5,秋季吃羊肉溫補,吃羊肉有5大禁忌:忌與茶同食;不宜與醋同食;忌與西瓜同食;部分病症忌食羊肉(經常口舌糜爛、眼睛紅、口苦、煩躁、咽喉干痛、牙齦腫痛者,或腹瀉者,或服中藥方中有半夏、石菖蒲者均忌吃羊肉);不宜與南瓜同食。


四道秋季減肥食譜下火又潤肺


1、香蕉百合銀耳湯
  材料:干銀耳15克、鮮百合 120克、香蕉2根、枸杞5克、冰糖80克、水3杯。
  製法:干銀耳泡水2小時,加水3杯入文火燉半小時取出備用;香蕉去皮,切成小片;將煮好的銀耳、鮮百合、香蕉片、枸杞、冰糖放入燉盅中,燉半小時即可。
  效果:這道食譜含的百合和銀耳都是秋季里極好的溫補食材,經過熬制百合以及銀耳等原料已經變得非常的黏軟可口,喝起來口感也非常的爽滑,加入澱粉使得湯品更加的黏稠。百合銀耳除了具有減肥的功效外,還可以治療肺胃燥熱、口渴多飲、乾咳帶血、口舌乾燥等癥狀。

2、溫補氣血湯
  材料:紅衣花生、枸杞、紅糖。
  製作:將新鮮的紅衣花生直接放入鍋中熬煮,等到花生煮熟后再加入10g洗凈的枸杞和40g紅糖,一邊攪拌一邊熬煮,避免紅糖會粘鍋。等到紅糖全部融化后再等3分鐘即可盛出飲用,花生也要一同吃下,補氣血促代謝的功效才會更好。
  效果:一些體質虛弱的女生到了秋天之後會出現忽然肥胖的現象,這主要是氣候改變人體氣血兩虛無法消耗更多營養物質,因此這道用花生做的專門為女生補氣血的湯品,適合在飯前半小時飲用,而且絕對不會引起上火。提高了代謝能力,才能把肥胖真正拒之門外。

3、蘆薈西紅柿湯
  材料:食用蘆薈、西紅柿。
  製作:選用新鮮的可食用蘆薈200-300g,切小塊放入鍋中用滾水燙一下撈起來備用,西紅柿直接洗凈后切塊,兩者一起放入榨汁機中榨取,記得一定要將皮與果肉都一併榨碎,這樣效果才會更好。
  效果:蘆薈是純天然的腸胃清道夫,而且蘆薈的汁液中富含抗氧化和修復成分,在清理腸胃的同時不會刺激黏膜,豐富的維生素E和礦物質能幫助排毒的同時滋養肌膚,最適合乾燥的秋天食用。西紅柿中的茄紅素也是幫助燃燒脂肪的幫手,兩者搭配作為早餐的替代品,堅持三周就能減掉8斤哦,還不趕緊試試。

4、牛骨蝦皮湯
  材料:牛骨、蝦皮、姜蒜。
  製作:選用上好新鮮牛骨一根,放入姜蒜后滴幾滴陳醋,水開後放入鍋中溫火熬煮1個小時,打去浮泡後放入50g蝦皮,加少許鹽後繼續熬煮半小時即可盛出飲用。
  效果:這道重在補充膠原蛋白質和鈣質的營養湯最適合替代午餐,因為牛骨中含有豐富的骨蛋白,但它幾乎不含脂肪,所以熬煮出來的湯雖然是骨湯卻一點都不油膩。加上富含鈣磷元素的蝦皮,加幾滴醋也是為了能促進鈣質吸收,作為午餐飲用營養成分足夠,而且能在秋天進行通補益瘦,最適合急需燃脂的女生飲用。


秋季吃魚養心效果佳,六種魚健脾開胃助滋補


1、草魚——溫中補虛之良品

  草魚是非常普遍常見的魚類,大家的餐桌上很容易見到。草魚雖然普通,但是其卻有暖胃、平肝祛風的功效,草魚含有維生素B1、B2、煙酸、不飽和脂肪酸,以及鈣、磷、鐵、鋅、硒等。是溫中補虛的養生食品。秋季飲食中,不妨多點買點草魚吃,屬於便宜有益的食物。

  草魚與豆腐同食,具有補中調胃、利水消腫的功效;對心肌及兒童骨骼生長有特殊作用,可作為冠心病、血脂較高、小兒發育不良、水腫、肺結核、產後乳少等患者的食療菜肴。草魚與油條、蛋、胡椒粉同蒸,可益眼明目,適合老年人溫補健身。另外,草魚的魚膽有毒,不能食用。

2、鯉魚——健脾開胃

  鯉魚有健脾開胃、利尿消腫、止咳平喘、安胎通乳、清熱解毒等功效。鯉魚的蛋白質不但含量高,而且質量也佳,人體消化吸收率可達96%,並能供給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A和維生素D;每100g肉中含蛋白質17.6g、脂肪4.1g、鈣50mg、磷204mg及多種維生素。鯉魚的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能很好的降低膽固醇,可以防治動脈硬化、冠心病。

3、鰱魚——溫中益氣

  鰱魚有溫中益氣、暖胃、滋潤肌膚等功能,是溫中補氣養生食品。鰱魚能提供豐富的膠質蛋白,即能健身,又能美容,是女性滋養肌膚的理想食品。它對皮膚粗糙、脫屑、頭髮乾脆易脫落等症均有療效,是女性美容不可忽視的佳肴。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脾胃蘊熱者不宜食用;瘙癢性皮膚病、內熱、蕁麻疹、癬病者應忌食。

4、帶魚——補五臟之良品

  帶魚有暖胃、補虛、澤膚、祛風、殺蟲、補五髒的功效。對於前沿性肝炎、慢性肝炎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帶魚本身腥氣較重,所以烹調的時候宜用紅燒,糖醋的方式。

  我國古今醫學及水產藥用書籍記載,帶魚有養肝、祛風、止血等功能,對治療出血、瘡、癰腫等疾有良效。帶魚鱗是製造解熱息痛片和抗腫瘤的藥物原料。鱗中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有顯著的降低膽固醇作用。適宜久病體虛,血虛頭暈,氣短乏力,食少贏瘦,營養不良之人食用。中醫認為它能和中開胃、暖胃補虛,還有潤澤肌膚、美容的功效,不過患有瘡、疥的人還是少食為宜。

5、黑魚——補肝益腎

  黑魚有補脾利水、去瘀生新、清熱祛風、補肝益腎等功效。黑魚性寒、味甘,歸脾、胃經;療五痔,治濕痹,面目浮腫,能夠「補心養陰,澄清腎水,行水滲濕,解毒去熱」;具有補脾利水,去瘀生新,清熱等功效,主治水腫、濕痹、腳氣、痔瘡、疥癬等症。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的人對黑魚過敏,癥狀通常為腹瀉、嘔吐、皮膚起疹,伴隨腰酸背痛等癥狀。一般剛吃的時候不會有什麼不適,往往在時候5-6小時發作,因此,小孩、老人等抵抗力差的人群應當注意。

6、墨魚——清胃去熱

  墨魚有滋肝腎、補氣血、清胃去熱、養血、明目、通經、安胎、利產、止血、催乳等功效。

  按照中醫理論,烏賊味咸、性平,入肝、腎經;具有養血、通經、催乳、補脾、益腎、滋陰、調經、止帶之功效;用於治療婦女經血不調、水腫、濕痹、痔瘡、腳氣等症。墨魚肉、脊骨均可入葯。李時珍稱墨魚為「血分葯」,是治療婦女貧血、血虛經閉的良藥。

  脾胃虛寒的人應少吃;高血脂、高膽固醇血症、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病及肝病患者應慎食;患有濕疹、蕁麻疹、痛風、腎臟病、糖尿病、易過敏者等疾病的人忌食。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21: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