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免疫療法可殺死腫瘤 或最終戰勝癌症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4-10-1 07: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英媒稱,新一波利用人類免疫系統的藥物可殺死腫瘤,這讓人們對藥物科學終於即將打敗其最大的對手充滿樂觀,這被形容為終結癌症的開始。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27日報道,如果確實如此——很大一部分仍需要證明——那這將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開始。

報道稱,自從19世紀50年代以來,醫生就一直在試驗所謂的癌症免疫療法。因為德國醫生髮現如果腫瘤受到感染並激發病人的免疫反應之後,它有時會變小。現在,在約160年之後,激發身體天然屏障以對抗癌症的理念終於迎來了自己的輝煌時刻。

以默克公司和美國百時美施貴寶公司為首的製藥企業開發出了一系列治療手段,旨在去除癌症細胞用於躲開免疫系統的屏障。

通過向腫瘤釋放身體對抗疾病的T細胞,這些藥品顯示出能大大延長某些黑素瘤晚期病人生命的潛能,它們對其他幾種腫瘤的治療正在進行中,黑素瘤是致命性最強的皮膚癌。

在即將於馬德里舉行的歐洲內科腫瘤學會一年一度的會議上,獲得大發展的免疫腫瘤學領域將在討論中佔據首要位置。這些藥物是我們了解並治療癌症的更廣泛革命的一部分,針對個別人癌症中單個的分子和基因特徵,基因科學的進步開拓了新的治療方式。

德勤研究所生命科學專家邁克·斯坦丁表示:「過去癌症的治療既是藝術也是科學,需要做出很多判斷。現在我們走向了精確治療,我們更加了解是什麼導致了某種特定形式的癌症。」

這種進步改善了癌症病人的前途——或者至少改變了那些在富裕國家、能獲得最新藥物的癌症病人的前途。美國癌症研究協會表示,美國癌症倖存者,即被診斷癌症后又存活了至少5年的人,是40年前的3倍。

一些評論家甚至表示,癌症或許會經歷類似於艾滋病的轉變,獲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后,艾滋病從被判死刑的疾病變成了可控的慢性疾病。不過,正當科學開始趕上癌症時,這種疾病的規模增加了。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全球每年有820萬人死於癌症。

發展中國家的發病率上升,部分由於吸煙率高,吸煙導致的癌症佔全球癌症死亡的五分之一。不健康飲食和缺乏鍛煉等伴隨該疾病的其他生活方式因素也傳播到了西方國家之外,例如中國和印度這類更加工業化的國家。

世衛組織表示,這些威脅會讓全球癌症數量在未來20年增加57%。這會給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的醫療系統都帶來沉重的負擔。

癌症藥物的價格在美國和歐洲已經成為論戰的話題。如果病例增加,同時新藥物能讓病人活得更長,這種緊張局勢只會加劇。製藥公司說,高價格是合理的,因為研發費用很高。

不過人們希望,能讓藥物更加有效的科技進步最終同樣也能讓開支處於可控範圍內。對癌症背後生物學的了解增加,可能會導致更有選擇性的治療以及更有效的臨床試驗。

目前,靶向療法佔癌症市場的46%。這種藥物打擊對癌症發展至關重要的特定蛋白質。

還有其他方法正在開發,包括對病人的T細胞進行基因重組以攻擊癌症。德國專功免疫腫瘤學的伊馬提克斯醫藥公司首席執行官保羅·海厄姆表示:「如果找對目標,就能讓腫瘤消失。」

延伸閱讀

外媒:癌症免疫療法獲評《科學》「年度突破」

外媒稱,一種指引人體自身免疫系統抗擊癌細胞的癌症療法被一本世界頂級科學雜誌評為「年度突破」。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2月19日報道,《科學》雜誌當天說,今年最具突破性的科學成就是對癌症免疫療法的研究,儘管這項研究目前仍處於初始階段。

《科學》雜誌的編輯們說,癌症免疫療法正使癌症研究人員對癌症治療的看法發生範式轉換。癌症免疫療法並不針對腫瘤本身,而旨在利用免疫系統抗擊癌症。編輯們說,今年對多種癌症免疫療法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顯示前景光明。

《科學》雜誌新聞主編蒂姆·阿彭策勒表示:「癌症專家們確信,一種重要的、全新的癌症治療範式正在問世。」但阿彭策勒也強調,癌症免疫療法的研究工作目前仍處於實驗階段,並非所有接受這種療法的患者都會因此而受益。他說:「不能誇大地說這種療法會帶來立竿見影的好處,這一點很重要。」

一種名為T細胞療法的癌症免疫療法會提取人體的T細胞——一種白血球,並利用基因工程修改T細胞的遺傳密碼,以使其確認並攻擊癌細胞。科研人員今年3月在《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發表一份報告稱,他們對5名患有急性白血病——該病對成年人來講通常是致命的——的成年人進行了小範圍研究,上述患者接受T細胞療法后,其中3人的病情得到緩解。

法新社12月19日指出,雖然免疫療法目前只對少數患者有效,且只對包括黑素瘤和白血病在內的某些癌症有效,但專家們認為免疫療法前景廣闊。

《科學》及其出版商美國科學促進會在這期評選「年度突破」的雜誌中還列舉了其他一些重要成就:

●名為Perovskite的新一代廉價太陽能電池。與傳統硅電池相比,這種電池性能更好,價格也更便宜。
●在培育實驗室版人體微型器官——如人腦、腎臟和肝臟的芽體——方面取得的進展,這可以更好地理解人類的疾病。
●克隆人類胚胎幹細胞。
●更深入地理解了睡眠是如何通過擴大神經細胞間通道以及增加腦脊髓液通過量來讓人腦自行清除廢物。
●微生物對理解機體的整體健康狀態至關重要。
●利用某種抗體結構設計疫苗。這種設計疫苗的新方法在應對兒童常見病呼吸道合胞體病毒方面很有潛力。
●宇宙光的起源搞清楚了。原來,宇宙光起源於超新星——即發生爆炸的恆星——造成的碎片雲。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5: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