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可怕!中國80後夫妻月花8000入不敷出 啃老社會問題

[複製鏈接]

1650

主題

5369

帖子

7679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6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CM 發表於 2010-8-17 02: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ahref='http://ads.backchina.com/database/www/delivery/ck.php?n=acac3791&cb=INSERT_RANDOM_NUMBER_HERE'target='_blank'><imgsrc='http://ads.backchina.com/database/www/delivery/avw.php?zoneid=33&cb=INSERT_RANDOM_NUMBER_HERE&n=acac3791'border='0' alt='' /></a>
  從交房貸到逛超市,一個月花費達8000元,這筆不小的開支令一對年輕夫妻叫苦不迭。近日,一對80后小夫妻將他們一個月的各項開支製成表格放到了網上,引起不少80後年輕夫妻的共鳴,也引來網友的熱議。網友們一邊感嘆生活成本之高,一邊批評小夫妻日子過得過於奢侈。

  網友發帖年輕夫妻感慨生活成本高

  日前,網友「copy幸福2009」在天涯論壇發帖稱自己每月生活開支太大:自己和妻子都是80后,生活在海口,有個不到一歲的寶寶。雖然自己不抽煙喝酒也不泡吧,老婆也在家看孩子,一周去一次超市,但每月生活成本太高,總覺得錢花得太快。最後,該網友將7月份的月開支賬單掛在了帖子上,花費竟高達八千多元。該網友稱,他和妻子維持日常生活的各項開支很瑣碎,主要體現在衣食住行4類支出上。記者在該網友上傳的開支賬單中看到,小孩的花費僅佔三四百元;房子月供以及水電物業費佔花費的比重較大,接近1800元;超市購物和逛商場的花銷最大,接近3000元。此外,賬單上還有幾處屬於機動費用,並不是每月必須支出的範圍,例如買手機、給親戚買機票和買眼鏡的費用花費近3000元,除去這些,該家庭的月花費約為5000多元。

  這則帖子一出來,便立即引起不少80後年輕夫妻的共鳴。記者看到,發帖不到三天,帖子的訪問數就超過了一萬人次。截至昨日14時,已有近200人跟帖。網友們對此議論紛紛,各執一詞。有人認為該網友是在拿自己的高消費作秀,也有人認為80後年輕夫妻在海口生活的花費確實太大,根本無法做到收支平衡。

  
  網友聲音部分網友支持發帖者觀點



  面對該網友的賬單,網友「日濁荷影碎」回帖稱:「樓主的帖子非常無聊,又不是每個月都有這樣的開支。這樣做是想說明什麼呢?是在炫耀你的收入有多高嗎?我們夫妻倆一個月的工資加起來只有3000多元,但一樣過得很HAPPY。關鍵是看你怎麼花!」

  而部分網友則非常贊同該發帖者的觀點。網友「煩人煩語」認為80後年輕夫妻生活在海口,開支確實很大。同為80后,還有個寶寶,他對樓主的開銷表示理解。「我們也差不多每個月花這麼多錢,有房貸沒車,每個月都有一大筆的開支。」

  在網友激烈討論的同時,「copy幸福2009」又將本月的月賬單上傳在了跟帖中,短短一星期,花費超過2000元,「自己也覺得超市花銷太多,靠近超市,三個月前辦了張會員卡,積分已經接近6000了。這個月想省點,到現在去過一次超市,盡量少買點東西,可結賬也是200多元。而且每個月總有些一次性消費,結婚紀念日、老婆買衣服等等。今天才8號,我們就已支出2450元。」

  這樣的花費到底有何不合理?普通80後年輕夫妻的月花費又有多少?又是什麼在促使他們「被迫」高消費?80後年輕夫妻又如何節省開支,脫離「月光旋渦」?

  記者調查

        工作后成「月光族」不得不「啃老」

  記者調查了解到,在海口普通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職工每月的收入約為2000-3000元,能源、電力、航空以及一些國有大型企業里的技術崗位,工資能達到4000元以上。但總體看,平均工資在1500元-3000元的人數眾多,私企小職員、普通打工者等的收入均徘徊在低位。一些公司業務員若不能完成所定任務,月薪只有900元,很難維持生活。

  調查中,記者發現,由於在大學養成了花錢無度的消費習慣,許多80后參加工作后常入不敷出。2003年從海口某高校畢業的小張告訴記者,他在海口某企業工作,月薪2400元,僅能維持和女友的簡單生活。他說,身邊的同學大都如此,生活比在大學時過得還拮据。時常剛到月中便囊中空空,兩個人甚至靠借錢度日,陷入了惡性循環。「吃飯穿衣要面子,供房供車供孩子,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導致許多80后不論賺多少,都是不折不扣的月光族,有時不得不啃老。」一位80后這樣向記者感嘆道。

  28歲女會計稱收入低不敢結婚

  昨天,在海口美蘭區某事業單位工作的嚴朝樂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我是公務員,每月收入3500元,老婆月收入2100元,兩人加起來近6000元的收入似乎不少了,可擺在我們面前的不僅是自己生存的壓力,還有教育子女、贍養老人的壓力。孩子上幼兒園每月要800元,還房貸1800元,吃喝1600元,養車1000元,人情往來另算,家裡煤氣水電費都是我媽幫著交,千萬別生病,生病了興許還得我媽補貼。工資實在不夠花。」

  在海口一公司做網頁設計工作的郭麗媛月收入2300元。她說自己幾乎每天都要從網上買點東西,大到吹風機,小到一塊肥皂,都從網上買。「每天滑鼠點一點,花錢不眨眼。幸虧在爸媽家吃飯不用花錢,要不然不知餓死幾回了。」

  在海口搞施工監理的余大川告訴記者,自己是最大的80后,眼瞅著奔三十了,可還過著「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日子」,因為自己的收入只能做到這樣。「一個月的收入在2500元左右,自己跑業務很累,不敢成家,怕養不起老婆孩子。」在酒店做會計的28歲女孩白茹說自己月入1800元,平時根本不敢出去吃飯,只能是到菜市場買菜回來做。現在海口的農副食品價格一直處在高位,但比在飯店吃還是省不少錢。白茹笑稱:「就自己的這點收入水平,根本不敢結婚,怕拖累別人。」

  城中村成部分80后蝸居集中區

  採訪中,記者發現在目前海口房價和房租較高的情況下,租房蝸居成了部分80后無奈的選擇。各個城中村成了80后租房蝸居的集中區。

  在海師附近租房住的小范和小張,每月與人合租房租1000元,占他倆總收入的20%,剩餘的收入分別用於吃飯、娛樂和存款。小范告訴記者,現在還年輕,反正以海口現在的房價也買不起房,租房結婚也沒什麼,等有錢了直接買個大房子住。雖然3年的租房付了3萬多元,但現在要買房就等於說把小兩口的流動資金全都得拿出來交首付,還得每月還房貸,等於將一座大山壓在他們的背上。「真的很想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但每當提到房子,老婆小張也會無奈地搪塞:再等等吧,等賺多點錢再說。」

  王璐楊和李新梅這對1983年出生的小夫妻,均是2005屆大學生,畢業后從重慶轉戰海口。2008年結婚後,相繼在金花村、白坡里和坡巷路租過房子。他們說,每次搬家都只能找城中村的房,因為這裡的房相對便宜。但是每次搬家也讓他們有著流離失所的感覺。令他們興奮的是,自己趕在房價瘋長以前買了一套小戶型,下半年就能收房了。現在小兩口每月除了承擔房租外,已開始定期去銀行存月供,還得為將來的裝修準備「銀兩」,日子過得很緊。
沙發
wazhh 發表於 2010-8-17 07:27 | 只看該作者
還是老家有錢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5: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