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專家稱中國購買蘇-35前景問題將會變得明朗

[複製鏈接]

1040

主題

1295

帖子

205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oldgunner69 發表於 2010-11-3 12: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東方網11月3日消息:據俄羅斯世界武器貿易分析中心網站11月2日報道,將在不久后投入批量生產的蘇-35新型多用途戰鬥機將會進一步捍衛蘇霍伊公司在國際戰鬥機市場上的地位。該機將成為俄第五代戰鬥機投放國際市場前一種極其重要的過渡機型。


  該中心的專家們認為,蘇-35的出口時間將主要集中在2013-2020年間。
  今後,蘇-35將有望出口至東南亞、非洲、中東和南美國家,其中,該機的首批買家有可能是利比亞、中國和委內瑞拉。
  專家們指出,有關中國購買蘇-35戰機的前景問題將會在今年11月上旬舉行的俄中政府間軍事技術合作委員會會議后變得明朗起來。
  據悉,中方早在2007年舉行的莫斯科航展期間便對蘇-35表示出了濃厚興趣。中國的幾個代表團還曾到訪蘇霍伊公司了解該機的具體性能指標。當時有報道稱,雙方已開始就對華出口蘇-35的可能性展開初步談判。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在可預計的未來,中國的航空製造業將不會製造出能夠與蘇-35相匹敵的戰鬥機。
  在2008年舉行的珠海航展上,中國空軍司令曾參觀過蘇霍伊公司的展台並了解了蘇-35的性能。他對該機的作戰半徑、攜帶武器的類型、機載電子設備表示出了濃厚興趣。中國空軍司令對蘇-35的作戰性能和飛行技術指標給予了高度評價。
  蘇霍伊公司計劃在2020年之前生產超過200架蘇-35。該機將會幫助其用戶掌握使用第五代戰鬥機的部分能力。
  顯而易見,並非所有裝備了第三和第四代戰鬥機的國家都會在短期內作出裝備第五代戰鬥機的選擇,因為後者的使用和維護均太過複雜。而要想爭奪這部分客戶,只能依靠像蘇-35這樣的過渡機型。
  據俄羅斯世界武器貿易分析中心估算,各國可能購買的蘇-35數量分別為:阿爾及利亞12-24架,委內瑞拉24架、埃及12-24架,中國48架,利比亞12-24架,敘利亞24架。
  蘇-35是通過對蘇-27系列戰鬥機進行深入現代化改裝后發展出的一種超機動多用途戰鬥機,其上運用了大量為第五代戰機研發的新型技術,主要用於奪取制空權。與俄空軍現役的「蘇」系戰機相比,蘇-35的內置油箱容量增加了近20%,航程也因此增加至4500千米。

  蘇霍伊公司總裁波戈丹曾指出:「蘇-35駕駛起來非常舒服、平穩,而在進行機動時又顯得動力充沛。」同時,由於運用了可控制的矢量推力技術,蘇-35在完成飛行動作時的安全性也更高。他表示:「提升了的推重比改善了戰機的加速性能。藉助這一優勢,飛行員很容易擺脫敵人的追擊或是縮短與其之間的距離。此外,新型的機載雷達系統對空中目標的探測和攔截距離也更大,使得戰機能夠在更遠的地方攔截敵機。」
  在保持蘇-27/30系列戰機氣動特點的同時,蘇-35的整體作戰效能有了顯著的提升。蘇-35不但雷達反射率更低,並且裝備了全新的數字化控制系統和功能強大的相控陣雷達,可在更遠的距離上同時對多個目標發動攻擊。據介紹,蘇-35上裝備了新型的「雪豹-E」相控陣雷達系統,能夠探測到400千米外的目標。該雷達不但可同時追蹤30個目標,還能對保障戰機同時對8個目標發動攻擊。
  據悉,蘇-35裝備了由「土星」公司研製的新型發動機,推力提升了16%。整個動力系統由一套被稱為SDU-D的計算機系統所控制。如果說基本型AL-31F發動機的推力只有12.5噸,那麼蘇-35裝備的發動機的推力則達到了14.5噸。
  蘇霍伊公司早前曾宣稱,蘇-35擁有一套「敏感肌體」--其機身上安裝有150個各種類型的天線和感測器,可隨時為機載計算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此外,在蘇-35上將不會再有模擬的或指針類設備。目前的三個顯示屏將被兩個較大的液晶屏所取代。為了增加信息的顯示量,這兩塊屏幕可能會被劃分為若干功能區域,就好像彩色電視機的「畫中畫」顯示功能。最重要的作戰和駕駛信息將會顯示在飛行員頭盔的鏡片上。這樣飛行員就不必總是盯著面前的儀錶,可以通過目視對形勢進行評估。由於在機身表面塗裝了吸波材料,這種新型戰機的雷達反射特徵也有所降低。
  此外,蘇-35的使用壽命也較蘇-27/30系列有了明顯提升。該機的飛行壽命為6000小時,服役期長達30年,其配備的矢量推力發動機的壽命也長達4000小時。
  量產型的蘇-35將於2011年開始交付俄空軍。在2009年舉行的莫斯科航展期間,俄空軍已簽署了在2015年前採購48架蘇-35S的合同。(北斗)


沙發
wazhh 發表於 2010-11-4 01:08 | 只看該作者
好漂亮的飛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17: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