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美國軍費有貓膩 準備對中國使用武力 借口解放軍威脅 爭奪東南亞四國
日前在越南河內舉行的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本來是為推動地區合作而舉行的,但在美國媒體看來,此次會議卻成為東南亞國家要求美國積極涉入地區問題、以牽制中國不斷增長影響力的機會。美國《紐約時報》10月30日稱,美國趁機開始積極在所謂的「中國後院」內展開滲透。更有美專家披露,近十幾年來美國大幅增加軍費,但其中近一半並沒有用在反恐戰爭上,而是為了應對正在不斷「崛起」的中國。
2007年越南海軍與到訪的美國軍艦。為控制南沙群島,越南不斷加強軍事守衛。
稱中國軍力令周邊不安
《紐約時報》以「中國的快速增長致使鄰國聯合力量」為題稱,中國的軍力增長和「剛愎自用」的貿易政策令亞洲國家感到緊張,近來許多國家展開「合縱連橫」式的外交活動,意圖通過建立聯盟關係來防範中國、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利益,這讓美國獲得重新樹立影響力的機會。報道稱,此前在中國「崛起」的背景下,美國在該地區影響力式微似已無可避免。
報道說,美總統奧巴馬即將出訪的多個亞洲國家都在暗中對抗中國的影響力。按計劃,奧巴馬與印度總理辛格將就出售美製軍用運輸機達成協議,並探討印度採購美國戰機的可行性。越南也在尋求改善同美國的關係,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同中國在南中國海存在主權爭議。《紐約時報》認為,21世紀初的前幾年,美國主要精力被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所佔據,對亞洲其他地區有所忽視,現在美國看到了重返東亞、特別是東南亞的機會。
「中國後院」變成「軍事運動場」
美軍每年在太平洋地區舉行300多次聯合演習和訓練活動,其中很多是同東南亞國家共同舉行,「中國後院」已經成為美國的「軍事運動場」。美國《環球郵報》宣稱,美國與中國正在圍繞四個戰略上非常重要的國家展開爭奪。這包括:
泰國。《環球郵報》認為,泰國是美國在該地區的真正軍事同盟。現在美泰兩軍每年都要出動上萬人舉行該地區規模最大的「金色眼鏡蛇」聯合軍演。而中國同泰國軍隊展開的聯合訓練只是小規模的演習活動。報道稱,泰國不敢同中國展開大規模軍事演習,擔心中國從接受美軍訓練的泰國部隊身上了解美軍的作戰特點,從而激怒美國。
越南。報道稱,儘管當前越南的防務政策可以歸結為三個特點:軍事上不結盟、不承載任何外國基地、不依賴第三國打擊對手,但越南正在發展數十年前無法想像的、越來越緊密的美越關係。今年8月,美越海軍在南中國海進行了海上聯合演習,「華盛頓」號航母甚至接待了越南海軍高級將領。美國對越南的大部分武器出口禁令也已解除,讓越南得以維修越戰期間遺留的美式裝備。
印尼。根據美國國防部的統計,中國石油進口的80%需要通過印尼附近的海上咽喉要道。報道稱,儘管中國已要求印尼注意保護航道安全,但並沒有成功地影響到印尼的防務力量。中國曾經向印尼出售一批武器裝備,但印尼希望追求武器進口的多元化,讓印尼同美國之間的關係迅速改善。自從2006年以來,美國已向印尼提供4700萬美元的軍事援助。今年8月美國又解除了對聲名狼藉的印尼特種部隊的武器禁運。
緬甸。報道認為,緬甸作為當前東南亞國家中美國最難以滲透的國家,正在不斷遭到美國打壓。報道稱,近期美國準備將「核野心」的帽子扣在緬甸頭上。根據前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羅伯特·凱利的說法,緬甸的叛逃者提供的證據表明,緬甸擁有核計劃,儘管這些項目還相當初級。
菲律賓與美國舉行聯合軍事演習 [資料]
美日海軍聯合演習
美軍費中的「貓膩」
就在美國媒體宣稱美國積極介入東南亞、制衡中國的同時,更有美國專家認為,近年來美國大幅增長的軍費開支,並沒有像宣傳中那樣全部投入到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中去,而是用來大力發展武器裝備,準備應對崛起后的中國。
聯邦研究所防務問題專家卡爾·科內塔日前公布的報告認為,從1998年到現在,美國軍費實現翻番,增長2萬億美元。其中約1萬億美元與美國向民眾的宣傳不符。該報告稱,這當中5800億美元的武器升級、採購和研發項目同美國正在進行的戰爭無關,其中對反恐戰爭作用相對較小的空軍和海軍得到的份額遠超過陸軍和海軍陸戰隊。
以海軍為例,1999年以來,美海軍添置2艘新型航母,並計劃再建3艘;開工32艘新型驅逐艦和瀕海戰鬥艦;還引入2個級別的新型核潛艇,8艘已建成或在建,13艘計劃建造。美國積極擴張海上力量表明,美國領導層正在考慮一場與游擊戰截然不同的戰爭。
科內塔認為,美國如此花費重金,是因為美國的經濟統治地位面臨被中國趕超的可能。他說,美國大肆擴軍表明,在未來關乎經濟地位的爭奪中,美國不打算通過外交與合作解決糾紛,而是準備使用武力手段。因此他的結論是,「美國的軍費預算是對中國的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