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羅京淋巴癌談造血幹細胞移植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4-11-6 09: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羅京得的是啥癌



  羅京辭世已半個多月,但這件事帶給我們的深層思考還遠沒有結束。為了緬懷逝者,警醒生者,我們仍然有必要將羅京的病情進行深入的分析,以期當我們今後面對同樣困境時,能有充足的思想準備。



        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詳細告訴網友什麼是造血幹細胞,幹細胞是如何採集的,幹細胞是如何移植的,移植的副作用是什麼等一系列問題,幫助大家了解所謂先進療法背後的風險,真正做到上醫治未病。

  

造血幹細胞移植充滿風險



  據了解,羅京得的是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淋巴瘤是一組起源於淋巴結或其他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可分為霍奇金病(簡稱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簡稱NHL)兩大類,它的發生與淋巴細胞增殖分化產生的免疫細胞惡變有關,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確。淋巴瘤的發病率近年來呈逐漸上升趨勢,我國每年初發患者約4.5萬人,死亡人數超過2萬人,世界上發達城市中淋巴瘤的發病率大約為10—11/10萬。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是最常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我國,其占所有惡性淋巴瘤的比例超過40%。它多發於中老年人,40~50歲多見(羅京剛好在這個年齡段)。在臨床上,患者常表現為迅速增大的淋巴結,10%~15%患者有骨髓侵犯,40%~50%患者有淋巴結外病變,患者常出現發熱、盜汗、進行性消瘦等全身癥狀。本病病程進展迅速,如不予以積極治療,中位生存期不足一年。



        由於羅京得的這種淋巴癌,不存在佔位性,換言之,就是你找不出這個癌的具體位置在哪,所以你就無法手術。在不能手術的情況下,西醫認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放化療,也就是殺死血液中的癌細胞。而且,據說淋巴癌細胞對放化療還特別敏感。那西醫治癌採取的是什麼理論指導呢?



■西醫的治癌理論




        對於西醫而言,治療癌症的方法=手術+放化療。他們的理論來自於對抗。換言之,出現敵人,就一定要把它消滅,不允許和敵人和平共處。其實,對於中醫來說,人之所以生病,就是一個陰陽失衡的結果。敵人的出現,消滅它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或者是唯一的方法,只要它不影響到人體的生存,完全可以帶癌生存,這種例子屢見不鮮了。



        因為有腫瘤,所以要手術,這種想法既簡單又直接,但不一定正確。孰不知,很多長壽的老人屍檢顯示,他們是帶瘤生存的。我們認為,腫瘤其實就是人體把自身的垃圾堆積到一個地方而產生的物質。如果我們把一套房子比喻成我們的人體。人體自潔的過程,就像我們打掃屋子一樣。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把垃圾先堆在一個角落裡,然後有機會再把它清除掉。堆在那不清除,是因為我們人體的氣血水平不夠,一旦夠了,就可以清除了。堆在那不動,兩者可能相安無事。時間長了,垃圾表面可能會形成一個殼,給垃圾包裹住。但是,如果我們認為,堆在那的垃圾靠我們人體自身無法清除掉,只能用手術的方法把垃圾堆清除掉,為了確保清除效果,就會採用放化療的方法。形象的比喻,就是把垃圾清除后(手術),要在周圍噴灑消毒水(放化療)。消毒水雖然可以殺死敵三千,但同時也自損八百(滿屋子都是消毒水的味,使人無法生存)。



        如果真的是殺死三千自損八百那還好,怕的是殺敵三千,自損也三千,豈不是同歸於盡了嗎?就像是自殺式人體炸彈一樣,把別人炸死了,自己也玩完了。這難道是我們的醫學應該要做的事嗎?醫生當然不是傻子。放化療這種自殺式的對抗療法,在殺死癌細胞的時候,也嚴重的損害了自己。那怎麼辦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幹細胞移植。什麼意思呢?還是接著上面的比喻說。



        現在醫生告訴病人,你的屋子(身體)里全是垃圾,你在這屋裡是待不下去了,我們要把你的靈魂抽出來,或者找一個和你的靈魂相似的靈魂。等把你屋子裡的毒殺乾淨了,再放你的靈魂進來住,因為你的靈魂在,所以你的肉體也就能生長。那這個靈魂是什麼?就是造血幹細胞。



■何謂造血幹細胞




        造血幹細胞( Stem cell , SC )的「干」,譯自英文「 stem 」,意為「樹」、「干」和「起源」。類似於一棵樹榦可以長出樹杈、樹葉,並開花和結果等。通俗地講,造血幹細胞是指尚未發育成熟的細胞,是所有血細胞和免疫細胞的起源,它不僅可以分化為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還可跨系統分化為各種組織細胞,因此是多功能幹細胞,醫學上稱其為「萬用細胞」,也是人體的始祖細胞。  



  造血幹細胞有兩個重要特徵:其一,高度的自我更新或自我複製能力;其二,可分化成所有類型的血細胞。造血幹細胞採用不對稱的分裂方式:由一個細胞分裂為兩個細胞。其中一個細胞仍然保持幹細胞的一切生物特性,從而保持身體內幹細胞數量相對穩定,這就是幹細胞自我更新;而另一個則進一步增殖分化為各類血細胞、前體細胞和成熟血細胞,釋放到外周血中,執行各自任務,直至衰老死亡,這一過程是不停地進行著的。


        既然我們知道了造血幹細胞的重要性,那人體的造血幹細胞都存儲在哪呢?一般來說,它存儲於人體的三個部位:①骨髓,也叫做骨髓造血幹細胞;②外周血,在血管裡面有少量的造血幹細胞;③臍帶,有大量、豐富的造血幹細胞。既然我們知道了種子在哪,那如何採集這些種子並移植呢?



■種子從哪裡採集




        前面已經說了,造血幹細胞主要存在於人的骨髓、外周血管、臍血當中。因此,採集造血幹細胞通常是從這三處入手。

        ①現在很多醫院都開展了給剛出生的小孩子保留臍血的業務,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以後一旦出現意外,需要進行自體造血幹細胞的移植時,做必要的準備。據資料顯示,這個保存期可以和人的壽命相當。但是,如果真到用的時候,能否用的上,這裡同樣也存在著風險。保留臍血的業務,也是近幾年的事,因此,對於像羅京這個歲數的人來說,顯然是得不到臍血造血幹細胞的。

        ②從骨髓中提取。一般麻醉以後,從髂(音qià)骨處抽取。髂骨位於骨盆兩側各三塊骨中後上方的一塊,在人體內,它與坐骨和恥骨連接形成髖臼的一部分,上部寬大,下部狹窄。由於採用從骨髓抽取造血幹細胞的方法,對捐贈者有一定的風險,因此現在很少採用這種方法了。



       髂(音qià)骨處抽取骨髓造血幹細胞



       ③從外周血管中抽取造血幹細胞。這種方法通常需要先打三、四天的外周血動員劑,讓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大量釋放到血液中去,這個過程稱為「動員」。將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動員入血后,就可通過獻血的方法進行採集,然後再經過血細胞分離機分離,從而獲得大量造血幹細胞用於移植。對於捐贈都來說,沒有什麼痛苦,風險也小,因此現在被普遍採用。羅京用的應該就是這種方法。



        造血幹細胞的採集雖然與獻血的采血的形式是一樣的,但是內容完全不同。前都採集的是種子,而後者採集的是成品。成品只能暫時幫一下忙,而種子通常會生根、發芽、成長。但問題是,種子能否成功的生根、發芽、成長,既取決於種子本身,也取決於土壤。羅京遇到的就是這樣的問題。



■幹細胞如何移植




        我們既然知道了造血幹細胞在哪,那我們就可以提取造血幹細胞。按造血幹細胞來自患者自身與否,可分為①自體移植、②同基因移植和③異基因移植。

        什麼是自體移植?採取其自身造血幹細胞用於移植,稱為"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顯然,羅京的體內含有大量的癌細胞,它無法進行自身移植。

        什麼是同基因移植?是指患者與移植供體為同卵孿生兄弟或姐妹。羅京的幹細胞移植,用的是他哥哥的造血幹細胞,所以,它不屬於同基因移植,但它們之間的符合度通常在25%,所以術后發生排異的的情況會相對好一些。

        什麼是異基因移植?是指移植體來自於完全沒有血緣關係的供體。



        造血幹細胞的移植流程分成三步:



        一是滅活,移植前的預處理。這是為了使受者能夠接受外來的造血幹細胞和減少本身腫瘤細胞的負荷採取的措施。經典的方案是環磷醯胺60毫克/公斤體重服3日加上8~12戈瑞的一次或分次的全身照射。這種方案對病人損傷較大,多用於原來身體較好、年齡較輕、病程較短、主要臟器功能良好的患者。為了使兒童和年紀稍大、體質較弱的患者也可以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於是有了對上述經典方案的改良方案,稱之為非清髓性骨髓移植預處理方法,通常是減少使用細胞毒藥物的數量和劑量,不加或減少全身照射劑量,這對於病人來說相對比較安全。



        二是配型,受者和供者應有相匹配的人類白細胞抗原(HLA)系統。它存在於人類第六對染色體上,醫生稱其為HLA-A,B,C和DR位點,在移植能否成功上,HLA—DR位點關係尤大,必須相合,這樣成功機會大,風險比較小。幹細胞移植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項是對於二者HLA的比對!只有HLA一半以上相同的才可以移植成功,否則會由於存在巨大的排斥作用而失敗!看來羅京和他哥哥配型是成功的。



        三是種子,要有一定量的造血幹細胞數。這點不難理解,既然作為種子細胞,就要到適合於它的新的「土壤」環境中去生根、發芽、開花和結果,就不會是一帆風順,其過程會有損失,沒有一定數量是不行的。這些主要是對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而言。它帶給移植患者以生存的機會,同時又受屏障和條件的限制而埋伏著風險,諸如出血、感染、排斥、抗宿主病和肝靜脈栓塞等併發症。



■幹細胞移植風險




        造血幹細胞移植本身也可以說是一種器官移植,雖然它不是大的組織、大的器官,但它也是人體的細胞。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都有一個認自己,排他人的功能,自己體內的東西都可以和平共處,不是自己身體裡面的東西都要千方百計的排斥出去。因此,造血幹細胞的移植同樣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機體有兩個屏障:一個是個體發育屏障,一個是免疫屏障。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屏障,最重要的理由就是生物的多樣性。人和人不同,具體到造血幹細胞移植,除了同卵雙胎外,其他的都存在著差別,只不過差別有大有小而已。



        個體發育屏障:現在已經知道胎兒發育到3個月以後,胎肝便有造血幹細胞,胎兒開始自己造血。但這種造血功能還很不完善,各種細胞成分的比例還很不穩定,紅細胞系統造血比較旺盛,免疫功能細胞不夠完善,抗體數量不足,這時如果作為造血幹細胞移植給別人,則有不易植入而易被排斥的可能,對於受者而言此即個體發育屏障。



        免疫屏障:而成人的造血幹細胞,包括骨髓和外周血幹細胞,就可因性別、內分泌、免疫功能和基因的內在差別而影響植入,這即謂之免疫屏障。



        顯然,造血幹細胞的移植本身也有排斥的過程,這樣我們就要在移植造血幹細胞之後,密切觀察排斥的現象,用一些藥物來預防它的排斥。所以採集以後,主要兩大問題,一個是排斥問題,一個是抗感染的問題。



        現在問題來了,如果讓病人接受來自異體的種子,就要將自身的免疫功能降低,讓其不產生排斥反應。可當人體免疫系統「休眠」后,那人體就幾乎失去了一切的保護屏障,任何的細菌、病毒、微生物都可以將人體殺死。即使移植暫時可以成功,但你要終身服用抗排斥葯,你的免疫系統將終身會處於低下狀態。你可能不會死於器官移植,但會死於其他的疾病。事實上,羅京最後確實不是死於癌症,而是死於器官衰竭。換言之,羅京最後死於身體免疫系統全部崩潰。



        過度的放化療,已經讓羅京的身體失去了可以讓種子(造血幹細胞)生長的土壤,即使再好的種子,也很難在這裡紮根、發芽、生長。羅京治療的失敗,讓我們重新有時間認真審視西醫的這種手術+放化療的治癌理論,它不僅讓病人承受了巨大的痛苦,而且對於病人的家庭和親人而言,很多都落到了一種既破了財,卻又無法免災的尷尬境地,令人無限的惋惜。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6: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