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什麼是頸椎病(下)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4-11-5 10: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五、頸椎病的治療方法

(一)頸椎病牽引治療

1. 適應證 頸椎牽引常作為神經根型、頸型和交感型頸椎病的首選療法。但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較明顯者和有明顯頸椎節段性不穩者不宜採用。
2. 頸椎牽引的方法 一般用頸枕牽引帶作頸椎牽引。

(1)姿位:體位可採取坐位或卧位,為了方便,多取穩當的靠坐位,使頸部自軀幹縱軸向前前傾約10°-3O°,避免過伸。要求患者充分放鬆頸部、肩部及整個軀體肌肉。牽引姿位應使患者感覺舒適,如有不適即應酌情調整。在椎動脈型患者前傾角宜較小,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宜取幾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牽引。
(2)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常用的牽引重量差異很大,可自患者自身體重的1/10至1/5,多數用6-7kg,開始時用較小重量以利患者適應。每次牽引近結束時患者應有明顯的頸部受牽伸感覺,但無特殊不適,如這種感覺不明顯,重量應酌情增加。每次牽引持續時間通常為20-30分鐘。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可作不同的組合,一般牽引重量較大時持續時間較短,牽引重量較小時持續時間較長。
(3)牽引頻度與療程:一般每日牽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為一療程,可持續數個療程直至癥狀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牽引療效不著,或患者癥狀較重或體弱不耐久坐時,可採用仰卧位牽引。用枕墊保持適當姿位,牽引重量一般為2-3kg。持續牽引2小時后休息15分鐘,然後再作牽引,每天牽引總時間可達1O-14小時。
(5)利用電動牽引器械可進行間歇牽引,被認為有利於放鬆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一般是牽引2分鐘,放鬆或減小牽引重量1分鐘,反覆進行半小時左右。

(二)頸椎病推拿

1.作用與適應證 中醫學認為頸椎病系因頸項長期勞累,氣血失和,加上外感風寒、阻滯經絡所致,推拿治療可以調和氣血,桂風散寒,疏筋通絡,從而達到解痙止痛的作用。推拿適用於除了嚴重頸脊髓受壓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頸椎病。
對於脊髓型頸椎病,傳統不主張進行推拿治療,認為有可能加重脊髓損害,但國內已有安全有效的牽引和推拿治療的報道,因此,輕型脊髓型頸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療,只是手法宜溫和,免除旋扳手法。
2. 頸椎病推拿治療的基本手法有:揉捻法、散法、滾法、捏拿法、叩擊法、旋轉扳法、彈撥法。

  (1)揉捻法:分為:①指揉法:以手指腹側面按於某一部位或穴位上,作小幅度的環旋揉動。作用面小,力量較深在穩重。②掌揉法:以掌根部或大魚際為著力點,腕部放鬆,以腕關節連同前臂作迴旋活動。揉捻法著力面大,刺激和緩舒適。

  (2)散法:以掌根部著力於體表,腕部作快速的左右擺動推進動作,稱為散法。常用於腰背下肢的風濕痹痛、肌肉拘緊疼痛及強手法的善後治療。

  (3)捏拿法:操作時腕部要放鬆,以指腹面著力,提拿方嚮應與肌腹垂直,在拿起肌肉組織后應稍待片刻再鬆手復原,力量要輕重適宜,以局部酸脹、微痛或放鬆后感覺舒適為度。

  (4)彈撥法:彈,是用拇指和食指指腹相對提捏肌肉或肌勝再迅速放開使其彈回的一種手法;撥,是以指端置於肌肉、肌鍵等組織一例,作與其走行垂直方向的滑動。二者可單獨使用,也可綜合應用。

  (5)滾法:可分為:①直滾法:手握空拳,以2—5指的近端指間關節為支點放於患處,以腕關節帶動,作均勻的來回擺動。②側滾法:以第五掌指關節背側面為支點放於患處,腕關節做屈伸外旋的連續來回活動。

  (6)叩擊法:叩擊法可分為:①空拳擊法,醫者手握空拳擊打患處。②拍打法,醫者五指併攏,掌心成空心狀擊打患處。③劈法,醫者雙手五指併攏,用小指尺側著力,交替擊打患處。

  (7)旋轉扳法:患者坐位,醫者站在患者身後,以左肘置於患者領下,右手托扶枕部。在牽引力下輕輕搖晃數次,使頸部肌肉放鬆。保持牽引力,使患者頭部轉向左側,當達到有固定感時,在牽引下向左側用力,此時可聽到一聲或多聲彈響。本法可旋完一側再旋另一側。

(三)頸椎病理療

理療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放鬆痙攣肌肉,緩解癥狀。方法可選用高頻(微波、超短波)、低中頻電療(如TENS,間動電療,電腦中頻)、超聲波。

(四)磁療:具有鎮痛、消炎等作用。

(五)頸椎病運動療法

1. 運動療法的作用 頸椎病的運動療法主要是做醫療體操練習,頸椎病醫療體操的目的與作用主要有兩方面:(1)通過頸部各方向的放鬆性運動,活躍頸椎區域血液循環,消除淤血水腫,同時牽伸頸部韌帶,放鬆痙攣肌肉,從而減輕癥狀;(2)增強頸部肌肉,增強其對疲勞的耐受能力,改善頸椎的穩定性,從而鞏固治療效果,防止反覆發作。
2. 適應證和禁忌證 各型頸椎病癥狀基本緩解或呈慢性狀態時,可開始醫療體操以促進癥狀的進一步消除及鞏固療效。癥狀急性發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運動刺激。有較明顯或進行性脊髓受壓癥狀時禁忌運動,特別是頸椎後仰運動應禁忌。椎動脈型頸椎病時頸部旋轉運動宜輕柔緩慢,幅度要適當控制。

(六)神經阻滯療法治療頸椎病

椎間孔阻滯(硬膜外腔阻滯)和椎旁交感神經阻滯術,是有效的治療方法,反覆單次阻滯或置管連續注葯,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單次阻滯每周兩次,5次為一療程。硬膜外腔置管者可每日注葯一次,每5次為一療程。
星狀神經節阻滯術,對治療交感型頸椎病有特效(一般配合椎間孔、頸部痛點阻滯)。常於第一次阻滯治療后即可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多不能維持長久的療效,故須反覆施術以鞏固效果,至少須連續治療2~4個療程。

(七)痛點靶向療法在頸椎病治療中的意義。

痛點在中醫又叫阿是穴、天應穴、不定穴、敏感點等。凡無固定的位置和名稱,以病痛局部或壓痛點作治療的方法就統稱為痛點靶向療法或阿是穴靶向療法。阿是穴的含義是由《內經》發展而來,但「阿是」這一名稱首見於《千金要方》。它們是既無具體名稱,又無固定位置,但對病症的治療有效,往往還有奇效。它和經穴、經外奇穴一樣,也是人體的一種腧穴。阿是穴的主治病症多為痛症,其作用以近治作用為主,從古至今阿是穴應用廣泛,其鎮痛作用的主要機理是對痛點疏通瘀滯、調理氣血,經絡氣血通暢,通則不痛。該類穴在調理氣血方面彌補了十四經穴和經外奇穴的不足。常用的痛點靶向治療方法包括針灸、按摩、葯療、磁療、熱療、電療等。

六、頸椎病日常生活活動指導

1.選個適合的枕頭很重要。這一方面,晚上睡覺時選擇枕頭是很有幫助的,但是枕頭的選擇是很有原則的。
(1)軟硬、高低及曲度很有講究。枕頭高了低了對頸椎骨質增生都不利。高度合適。枕頭的適宜高度,以6-10厘米較為合適,具體尺寸還要因每個人的生理特徵,尤其是頸部生理弧度而定。這兩種不同的高度可確保在仰卧和側卧位時頸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即從正面觀察頸椎為一直線,從側面觀察頸椎有一向前的生理彎曲。原則上以睡在枕上不會使頸部扭曲。

習慣仰睡的人,枕頭高度應以壓縮后與自己的拳頭高度(握拳虎口向上的高度為拳高標準)相等為宜;習慣側睡的人,枕頭高度應以壓縮后與自己的一側肩寬高度一致為宜。當然,無論仰睡、側睡都能保持頸部正常生理弧度的頸椎骨質增生枕頭是最理想的。如果頸椎骨質增生髮作期間,就不要選擇稻穀殼糠皮枕頭或者慢回彈枕頭,因為這些材料的彈性不穩定,容易造成頸部肌肉疲勞和損傷。

(2)軟硬適中。頸椎骨質增生枕頭應該選擇稍微柔軟些,但又不失一定硬度的類型,一方面可以減少頸椎骨質增生枕頭和頭皮之間的壓強,另一方面又保持了不均勻的壓強,使血液可從壓力較小的地方通過。頸椎病枕頭只要稍有彈性即可,彈性過大會造成頸部肌肉疲勞和損傷。

(3)枕芯填充物。常用的有:①蕎麥殼:價廉,透氣性好,可隨時調節枕頭的高低。②蒲絨:質地柔軟,透氣性好,可隨時調節高低。③綠豆殼:不僅透氣性好,而且清涼解暑,如果加上適量的茶葉或薄荷則更好。
2. 避免做頸部過伸過屈活動: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在洗臉、刷牙、飲水、寫字時,要避免頸部過伸過屈活動。
3. 某些日常活動應該停止:在患病期間,應停止做某些過度活動頸椎的活動,如擦高處的玻璃

七、頸椎病的飲食注意事項。

頸椎病患者的一般飲食原則為:合理搭配,飲食要合理搭配,不可單一偏食。頸椎病食物一般分兩大類:一類是主食,主要是提供熱能,如米、面,都屬於這類食物;另一種食物,可以調節生理機能,稱為副食,如豆類、水果和蔬菜等。主食中所含的營養是不同的,粗細要同時吃,不可單一偏食。 粗細、干稀、主副搭配的全面營養可滿足人體需要,促進患者的康復和維持正常人體的需要。

1、頸椎病患者需對症進食:由於頸椎病是椎體增生、骨質退化疏鬆等引起的,所以頸椎病患者應以富含鈣、蛋白質、維生素B族、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飲食為主。其中鈣是骨的主要成分,以牛奶、魚、豬尾骨、黃豆、黑豆等含量為多。蛋白質也是形成韌帶、骨骼、肌肉所不可缺少的營養素。維生素B、E則可緩解疼痛。解除疲勞。專家提醒您,如頸椎病屬濕熱阻滯經絡者,應多吃些葛根、苦瓜、絲瓜等清熱解肌通絡的果菜;如屬寒濕阻滯經絡者,應多吃些狗肉、羊肉等溫經散寒之食物;如屬血虛氣滯者,應多進食公雞、鯉魚、黑豆等食物。總之,對症進食,就能有利於頸椎病患者的康復。

2、視力模糊、流淚者,宜多食含鈣、硒、鋅類食物。如豆製品,動物肝、蛋魚、蘑菇、蘆筍、胡蘿蔔、頸椎病伴高血壓者,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豆芽、海帶、木耳、大蒜、芹菜、地瓜、冬瓜、綠豆。

3、頸椎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應戒煙、酒。

(2)不要經常吃生冷和過熱的食物。

(3)忌油膩厚味之品。

(4)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10: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