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身居亂世之中,重新審視「活法」

[複製鏈接]

5522

主題

1萬

帖子

6011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0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紆朱曳紫 發表於 2010-11-11 03: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們現今生活在紛亂如麻、前途未卜的「不安分的時代」。富裕卻不知足,豐衣足食卻禮節不周,充分享受自由卻倍感閉塞。只要有幹勁,就什麼東西也可以得到,任何夢想也可以實現。但是社會卻瀰漫著頹廢、悲觀的氛圍,甚至有人甘願成為醜聞的主角,甚至犯罪。

  為什麼如此閉塞的狀況充斥著整個社會?那難道不是因為很多人找不到活著的意義和價值,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嗎?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正是由於缺乏正確的人生觀---------恐怕不只我一個人這麼想吧。

  我想,對這個時代來說,最需要的就是從根本上質問「人為什麼活著?」首先,人們要正視該問題,樹立作為人生指南的「哲學」。所謂哲學,也可稱之為「理念」或者「思想」。

  這是類似的沙漠里撒水那樣虛無或者在急流中打樁一樣困難的事情。但是,正因為我們處於鄙視勞動、紛亂浮躁的時代,我相信只有單純且直率的質問才有更深的意義。

  若不能這樣從根本上去嘗試思考生活方式,那麼,紛亂狀態將愈發加深,未來將越來越混沌不清,混亂將在社會上漫布開去----懷有如此深切的危機感和焦躁感的人同樣應該不只我一個。

  我想在這本書中從正面把握人類的「人生哲學」,毫無保留地闡述我的根本思想,並從本質上再次質問活著的意義和人生應有的狀態。這樣,我希望能在時代的湍流中打下微小的一根樁。

  各位讀者,為了找到人生的樂趣,度過一個充滿幸福的充實人生,我希望您能從本書獲得一點啟發,倘如此,我將感到無比高興。

  人生的意義在於修鍊靈魂

  人類活著的意義、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對於這個最根本的疑問,我仍然想直接回答,那就是提高心地,修鍊靈魂。

  在生活中為慾望所迷失、困惑,這是人類這種動物的本性。如果放任自流的話,我們就會無止境地追求財產、地位、名譽,甚至樂此不疲。

  的確如此,人只要活著,就必須衣食充足,而且,需要有保證能自由自在生活的金錢。此外,盼望出人頭地,也是人生的動力之一,這也不應該一律加以否定。

  但是,這些只限於今生,即使積攢再多也不能帶到來世去。今生之物只限今世。

  如果說今生之物中有一樣永不滅絕的東西,那不就是「靈魂」嗎?在迎接死神的時候,人不得不捨棄今生建立起來的全部的地位、名譽、財產,只能帶上靈魂開始新的旅程。

  所以,當有人問「人為什麼來到這個世上」時,我毫不猶豫地、毫不誇耀地回答「是為了比出生時有一點點的進步,或者說是為了帶著更美一點、更崇高一點的靈魂死去。」

  人生在世,直到終要咽氣的那一天止,都是在體驗各種各樣的苦和樂,在被幸與不幸的浪潮沖刷中,不屈不饒地努力活著。把這個過程本身當作「去污粉」,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性,修鍊靈魂,帶著比初到人世時有更高層次的靈魂離開這個世界。我認為人生的目的除此以外別無他求。

  今天比昨天更好,明天比今天更好,為此,不屈不撓地工作、勤勤懇懇地經營、孜孜不倦地修鍊,我們人生的目的和價值就是這樣確確實實地存在著。

  人生在世苦難多!人有時候可能會憎恨神佛,為什麼只有我吃這樣的苦頭?但是,正因為人生苦短,我們有必要認為正是這樣的苦難,才是對修鍊靈魂的一種考驗。所謂勞苦,正是鍛煉自我人性的絕對機會。

  能夠把考驗當作「機遇」對待的人----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把有限的人生真正地當作自己的人生活下去。

  所謂今生,是一個為了提高身心修養而得到的期限,是為了修鍊靈魂而得到的場所。我認為可以這樣說:人類活著的意義和人生價值就是提高身心修養,磨鍊靈魂。

  簡單的原則是不可動搖的指針

  靈魂取決於「人生態度」,它有可能得到磨鍊,也有可能產生污點。由於人生的度過方式不同,我們的精神既可能變得高尚也可能變得卑鄙。

  不少世間少有的英才,由於沒有崇高的精神而誤入歧途。在我所安身立命的商業世界中,也有人一切以我為中心、只要自己賺錢就行,最終成為某種商業醜聞的主角。

  都是商業奇才,為什麼他們的行為就令人不齒?古語說得好「聰明反被聰明誤」,有才華的人過於相信自己的實力,往往容易向錯誤方向發展。這樣的人,即使憑其才智成功一次,但過分依賴才智終將走上失敗之途。

  才智越是不同凡響,就越是需要指針來正確指引方向。該指針就是理念、思想或是世界觀。

  如果既缺乏這樣的世界觀,人格又不成熟,那麼,即使擁有優秀的才智,好不容易具備的強勢能力也會因為不能被運用到正確方向而誤入歧途。這不只是局限於企業領導人,與我們的人生也是相通的。

  我想可以用「性格+哲學」這個公式表示人格。由人類與生俱來的性格和後天在人生道路上學習掌握的哲學這兩方面形成人格。總之,先天的性格加上後天的哲學,就形成了人們的精神品格。

  因此,根據什麼樣的哲學走什麼樣的人生道路,這就決定了他的人格。如果不打好哲學這根基,就不能使人格之樹樹榦粗大,筆直成長。

  那麼,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哲學呢?答案就是「做人準則是否正確」。這是類似父母給子女言傳身教的那麼簡單而樸素的教導,是人類自古培養起來的倫理、道德。

  京瓷公司是我27歲的時候和周圍的人創辦的一家公司。我是經營的門外漢,缺乏經營的知識和經驗。怎樣做才能使公司經營順利,當時大家都無計可施。束手無策的情況下,我下定決心堅持正確的做人準則,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

  也就是說,不許撒謊,不許給他人添麻煩,要正直,不得貪得無厭,不許只考慮自己私人的利益等等,這些任何人在孩童時期曾經受到過父母、老師的教導----但隨著長大成人逐漸遺忘----的單純的規範,我們可以把它們作為經營的指針,作為必須遵守的判斷標準。

  儘管對於經營曾經一無所知,但我單純地堅信,若從事違背人們廣泛接受的倫理和道德的事情,則最終一事無成。

  這是一個極其簡單的標準,也是通情達理的原理,遵循這個原理進行經營就不會茫然失措,就可以行進在正確的道路上,從而使事業走向成功。如果要尋求我成功的理由,也許就是這一點。亦即,也許我的才能存在不足,但是,我有一條單純而堅強的追求人間正道的指針----追求人間正道的做人準則。

  無論一個人是否做了錯事,但是不能違背根本的倫理道德----我把它當作有生之年最重要的事項銘記在心,並努力在一生中堅定地遵守這一要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6 08: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