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傾聽孩子的心聲

[複製鏈接]

1650

主題

5369

帖子

7679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6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CM 發表於 2010-8-30 01: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在中國獲得巨大成功的中文育兒書提出了這則建議:傾聽孩子的心聲。

這聽起來也許不像是什麼革命性的育兒建議,但如同該書作者尹建莉發現的一樣,它正革命般地在許多中國家長中引發共鳴。

Victoria Ruan

尹建莉

在中國人帶孩子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的信心和獨立性並不是一項傳統的重點。少數在國內暢銷的由本土作者撰寫的有關教育子女的書籍大多專註於如何進入好學校,例如《哈佛女孩劉亦婷》。

然而中國中產階級父母的態度正隨著財富的不斷增加而發生變化。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建議要發展孩子的潛能,而不要強迫他們接受大人的觀點,該書受到了中國讀者的歡迎,並填補了一個空白。

該書的責任編輯鄭建華說,自該書2009年1月出版以來,作家出版社迄今已經印了170萬冊。這本書在出版后僅僅4個月就躍居中國最大的購物網站之一噹噹網的暢銷書榜首,迄今為止幾乎每周都位居暢銷書榜的前三名。

尹建莉說,「家庭教育在很長時間是被大家漠視的。。。那幾年的家教書,多半是以培養精英為目的,而不是傳達優質的、普遍適用的教育理念。」

「作為一個母親,我非常虔誠地去面對我的孩子,」尹建莉在北京一家咖啡屋裡接受採訪時說。戴著眼鏡,穿一件棉質黑襯衫的她,看起來就像一位典型的中國教師。她最初嘗試她的教育改革理念,也正是從作為一名學校老師開始的。


尹建莉的經歷、以及她的書取得的商業成功令人聯想起《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羅琳。這位英國作家也曾是一名老師,在失業和結束一段婚姻之後,她帶著孩子住在愛丁堡的一間小房子里,開始創作第一部書《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尹建莉則是在辭去了北京一所公立小學的教職之後,開始她的寫作的。

在那所小學,起初尹建莉得到學校的支持,希望她對一些過時的做法進行改革,更加註重發展孩子的潛能。但當她大幅削減在她看來過多的考試項目,並要求老師們在課堂上給孩子們更多時間來閱讀和自學之後,她遇到的阻力越來越大。父母們抱怨孩子們成績的暫時下降,為升學前景而憂心忡忡。老師們則抱怨無法像以前那樣通過灌輸所謂的正確答案來掌握學生的成績。

尹建莉知道她是在逆流而上,可最終她選擇了退出。「我就像掉進了一個漩渦中,本來以為我是游泳健將可以得第一名,後來才發現水流的勢力太大了,」她說。

然而,她仍然孜孜以求一個能讓孩子們更自主地把握生活的境界。

在女兒被一所大學錄取后,尹建莉開始了這本書的寫作。她花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寫完了這本書。

這本書問世后贏得了廣泛的讀者群,從中產階級父母、教師到孩子保姆和爺爺奶奶,都是它的讀者。它在提醒父母對孩子不要保護過度的同時,也倡導孩子的獨立性和自由。尹建莉在書中鼓勵父母允許孩子們進行合理的冒險,並允許他們犯錯。她講到自己如何鼓勵女兒在九歲時獨自一人乘坐17個小時的火車從煙台來到北京。

她也勸告父母們要幫助孩子面對學校壓力。「孩子不能成為作業的奴隸,」她說。

在家裡,她建議女兒不要盲目服從於老師的權威,有時甚至公開質疑老師的決定。當她女兒被要求一晚上將同一詞語抄寫十幾遍時──這是老師懲罰記憶出錯的常用方式──尹建莉主動提出幫女兒抄寫。

在中國,家長挑戰老師的決定,這種現象還十分少見。尹建莉說布置這種作業很愚蠢。「最重要的是保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避免他們將學習和某種不愉快的感受聯繫在一起,」她說。

尹建莉還鼓勵女兒不要被狹隘的思維方式所束縛。當一位幼兒園老師對她當時三歲的女兒說,不要把河流畫成粉紅色時,尹建莉只是說,河流可以是粉紅色的。

一位母親在噹噹網上留言說,讀了尹建莉的書之後,她意識到過去對待孩子的許多方法都是錯誤的,比如考試沒考好時責罵或是打孩子。她說,她必須要有所改變。

另一位網名為"Zzacc「的媽媽說,尹建莉的書和其他書完全不同。

她將這本書和著名女作家池莉的暢銷書《來吧,孩子》作了個比較。她說,池莉在書中不斷地誇耀自己孩子如何獨一無二,尹建莉卻沒有刻意這樣誇耀自己孩子的優秀,而僅僅是「以一位母親對孩子的應有的適度的驕傲和自豪」去講述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探索和經驗總結。

尹建莉在她的書出版前夕,在搜狐網上開設了一個博客,通過它與讀者進行交流,並探討更多的教育話題。

作為一個閱讀的倡導者,尹建莉在探索用她版稅收入的一部分來在條件較差的中小學建設圖書館。她通過博客尋求合作夥伴,希望在未來兩年能建設10家圖書館。

尹建莉認為,法國教育家盧梭的《愛彌兒》,和美國兒科醫生和兒童心理學家本傑明•斯巴克的《新育兒百科全書》是兩本對她影響深刻的書,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塑造了她的兒童觀和教育觀。提到《愛彌兒》,她說,「好好把這本書讀上幾遍之後,你的思想深處就會有真正的理解,知道什麼是孩子,什麼是平等,什麼是尊重。」

尹建莉的獨立思想和對讀書的熱愛似乎和她父親大有淵源。

她父親出生於一個窮人家,年輕的時候曾是長工,後來扔下鐮刀參了軍。他受的教育很少,卻酷愛讀書。在文革期間,他在家裡保存了很多被禁的書。

尹建莉說,大概在她十多歲的時候,她在內蒙古老家的一個黑屋子裡發現了很多「禁書」,其中包括楊沫描述上個世紀30年代愛國學生生活的《青春之歌》,還有一些外國作品,比如列夫。托爾斯泰的描述俄羅斯上流社會經典愛情的長篇小說《安娜•卡列尼娜》等。

尹建莉說,她的書也受到越來越多的海外關注,韓國、越南、香港、澳門和台灣的出版商都表示有興趣把她的書介紹到國外。

現在,尹建莉已經開始寫她的第二本書。在第一本書中,她覺得有些東西沒有說完。第二本書將是第一本的補充和延續,如果說第一本書看起來主要落腳點是家庭的話,第二本書會更緊密地將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個方面的問題結合起來,探討孩子的成長問題。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3: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