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藥是藥品還是食品?加拿大C-51法案引各界辯論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6-10 21: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藥到底屬於天然健康食品還是藥品?

中國僑網消息:據加拿大《環球華報》報道,加拿大聯邦衛生部發布的「食品及藥物管理法」修訂案(C-51號法案)引發了一場來自中醫界的辯論,「反C-51號法案聯盟」瞬間成立,種種質疑聲音開始泛濫。這些反對的聲音受到了聯邦衛生部的關注,目前,衛生部已經就人們關注的問題做出響應。

  中醫界:法案限制中醫發展

  卑詩省註冊中醫針灸師公會會長李永州表示,如果就法論法的話,C-51確實存在諸多問題需要澄清。

  李永州認為,就內容看,C-51影響的層面相當大。中藥到底屬於天然健康食品還是藥品,在法案中並沒有明確。如果被列為食品,就沒有問題;而如果歸列到藥品範疇,就要受到嚴格的歸管。所以李永州表示,他反對C-51的主要理由是法案不夠明確,解釋權完全在聯邦衛生部,解釋空間過大。

  李會長介紹,中藥往往是配方治療,一個藥方如果少了一味葯,往往效果就會差很多。所以即便只有少數藥材被嚴管,中藥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效果會大打折扣。所以,一旦C-51法案實施,日後中藥的成本會加大,甚至某些味藥材買不到,導致處方不完整。這將會大大限制中醫在加拿大的發展。當前,中藥材漲價已經非常嚴重,如果再加以限制,成本必將激增,民眾將難以享受承受。因此,C-51法案不僅僅是對中醫發展的限制,也是對依賴中醫中藥造福的民眾的傷害。

  一些其它中醫界人士也表示,最擔心的是法案一旦通過,由於審核制度過於嚴苛,可能造成業者「無葯可用」,且診療成本高漲,受苦的還是消費者。同時,C-51相關法條過於籠統,搜索、查禁的權力及法律的解釋權完全操之在聯邦衛生部門手中,極不合理。他們希望維持現行目前食品、藥品及天然健康食品分流的監管方式。

  在野黨:政府敵視中醫產品

  新民主黨時事評論員姚永安表示,C-51號法案另一令人驚詫的是:法案反映出政府對天然健康食品和中草藥所持的敵視態度——天然健康食品和中草藥比毒品還要嚴重。警方要搜查大麻屋,需要事先向法庭提出理據申請搜查令。但C-51法案卻給與衛生部官員比警察更大的權力,可以毋須搜查令、毋須獲物主同意、甚至毋須有合理基礎(reasonable ground),可以進入私人地方搜查、無限期扣留貨物、凍結商號銀行戶口。

  卑詩新民主黨省議員關慧貞也表達了反對C-51法案的態度。她認為,該法案將傳統中藥認定為「危險物質」,而有60%市場上銷售的天然健康食品將成為「禁品」。衛生部被賦予超過警察局的權力實屬荒謬。同時,將罰款上限從1000元提高到500萬,高達5000倍。她指出,新的法案將不僅僅對生產者和銷售者產生影響,很多普通人,甚至是兒童都將受到新法的影響。

  製造商:消費者醫療選擇權被剝奪

  加拿大天然健康產品製造商協會(NHPPA)主席巴克利6月2日在溫哥華表示,若聯邦衛生部所提的C-51號法案得以通過,將對天然健康產品製造商造成災難性後果。

  巴克利強調選擇「非傳統醫療」是民眾的基本人權,一旦C-51號法案三讀通過,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天然健康產品會因通不過嚴苛的藥品臨床試驗而下架消失,屆時消費者只能購買大藥廠生產的處方藥品,自由選擇醫療方式的權利遭政府剝奪。因此這項法案,明顯違反人權憲章。

  衛生部:不針對健康產品

  對於業界的抗議聲音,衛生部給予了回應。衛生部長甘禮民說:「有些人誤解政府對天然健康產品採取的態度和C-51號法案。有些人不但對事情一知半解,還傳播假消息,令天然健康產品的用戶無辜的吃了驚。」

  甘禮民在響應時表示,C-51號法案不是要針對天然健康產品,它的管理範圍也包括藥物,醫學儀器,細胞,人體組織及器官,疫苗以及獸醫用的藥物。現行食品及藥物法在過去50年從沒有更新,而此法案就是提出在這法例裡面作一些關鍵性的更改。這法案會完全保留「天然健康產品條例」在2004年1月份實施的變化。法案的主旨是保障大眾市民,確保天然健產品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令消費者可以安心購買及使用市面上的產品。

  此外,還有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聯邦政府工作人員表示,「天然健康產品條例」是2004年1月通過的,當時制定了6年的過渡期,條例在通過前也廣泛徵求了意見條例,要求業界人士在6年過渡期之內提交產品效能證明文件。如今離過渡期結束越來越近,一些人恐難在期限之前完成這項工作,故意拿C-51號法案這個完全不相干的法案來開刀,大呼反對。

  中醫界:呼籲單列規管

  關於行業規管,卑詩注註冊中醫針灸師公會會長李永州認為,其實他們並不是反對政府對中醫中藥業進行管理。而是希望政府對中醫藥能夠單獨設置類別進行專門管理。中醫和西醫在理論、治療、處方等方面有著巨大的差異,西醫很難對傳統中醫中藥進行評估。對中醫藥的管理理應有另一套專門的管理辦法。

  對於衛生部長的響應,李永州表示,法案中沒有明確中醫中藥是否被歸管,衛生部長的聲明不具法律效力,不能以某個人的說法來解釋法案,必須要在法案中詳細陳出,才能明確。根據現在公布的C-51法案,中醫中藥很容易被牽連進去。一旦生效,中醫開處方,父母給孩子用藥,都可能會有問題。(張薇)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2: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