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老移民的07年:我在加拿大的得與失

[複製鏈接]

784

主題

3601

帖子

1617

積分

禁止訪問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七級)

積分
161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wjjzhou 發表於 2008-1-2 05: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環球華報

一年過去又聖誕。在這個孩子們收穫禮物的節日里,不少朋友都在盤點一年來的得與失。
王泓:孩子成功的喜悅

「人生的很多時候都是在做選擇,不斷取捨。唯有清楚地明瞭什麼是對你最重要的,得、失才會有據。」

「2007年大女兒考上了美國的名校康奈爾大學學習酒店管理和投資,而我自己隨著年齡的增長,女兒出外讀書,人生又進入不同階段。從容的心態和學會珍惜每一個生活中的細節,應該說我這一年的收穫。」

王泓的家庭
王泓曾經是中國昆明醫院內科的主治醫生,也曾經是擁有穩定客流的溫哥華中國國際旅行社的老闆。她是兩個活潑、可愛女兒的媽媽,也是一位成功商人的好太太。這些都是她的人生角色,很難說其中哪一個就比另外的一個更精彩。但當這些角色不能兼顧、互相衝突時,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回歸家庭。可能像她所說 「人生的很多時候都是在做選擇,不斷取捨。唯有清楚地明瞭什麼是對你最重要的,得、失才會有據。」雖然為了能有充足的時間教育好兩個女兒,陪伴她們成長,王泓已經放棄盈利的旅行社生意五年多了,很多人認為她放棄生意有所「失」,但是今年大女兒考上名校,卻為王泓交上了一個漂亮的「得」的答卷。
王泓的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所以王泓並不需要為家裡的生計操心。但她卻是一個認為「工作著才是美麗的」女人。她最在意的是自己的狀態,那種工作著,忙碌著,創造著價值的狀態。所以她願意從早9點一直忙碌到晚8點,她願意跑很遠的路去送一張也許連油費也賺不回的機票。雖然工作辛苦,卻讓王泓得到了充盈的滿足感。而當她發現,兩個女兒的成長迫切地需要她的陪伴和照料,如果自己繼續生意,就會失掉最好的陪伴孩子成長的機會時,她迅速改變了自己的狀態。

王泓和女兒們
「我的先生非常好,無論是以前我自己做生意時,還是回歸家庭后,先生都給了我和女兒安穩的生活和很多非常寶貴的建議。先生和我深談,我們移民加拿大,也應該接受主流的價值觀。家庭應該分工協作,要分清事情的次序。女兒的教育、素質、氣質的培養,是保姆不能帶給孩子的。」王泓覺得先生的說法非常有道理。先生本人是「太空人」,自己如果再從早忙到晚,那麼孩子的教育也許就荒廢了。
「父母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我們第一代移民雖然不能在英語方面幫助孩子很多,但是我們可以從心理上給孩子很大的支持,幫助她們樹立明確、遠大的目標。用好的家庭氛圍影響她們。當孩子有畏難心理時,督促、幫助孩子們攻破難題。用自己的處事態度影響孩子們養成刻苦、堅韌的學習習慣。而當孩子需要安靜和不浮躁的心態學習時,放棄一些大人的享樂,為她們創造良好、安靜的環境。多參與社區義工活動和加拿大政治生活。這些都是潛移默化影響著孩子的。」王泓總結了不少自己教育孩子的經驗。為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王泓成了全職媽媽。每天重複著同樣的日程表,有點枯燥卻心甘如怡。
「大女兒到美國上大學,離開了家。讓我有點失落。孩子們展開了自己獨立的人生,不那麼依賴父母了。作為媽媽需要調整心態是肯定的。而我自己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生也進入了不同的階段。要努力學會去珍惜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辯證看待得失。」
胡雪青:回到自己的專業
「工夫不負有心人,只要有一分希望就要盡百分努力。」

來自北京的胡雪青2005年先landing了一下,當時是一年最好的季節,又住在朋友家,一兩周后就打道回府了。那次不過是一趟遠程旅遊,留下的印象當然都是溫哥華的青山綠水白雲鮮花,底層生活的真正艱難連皮毛也沒有摸到。本來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於是篤定在移居身份有效期內,帶著兒子過來。因為老公死活不肯過來,也只好「一家兩制」了。

胡雪青
再到溫哥華是在去年8月,胡雪青就再也沒有離開過加拿大。不過這次可不像2005年登陸打個卯,浮光掠影蜻蜓點水,而是事無巨細一切都要自己從頭來,一時半會兒又找不到工作,很快就嘗到了生活不易的滋味。
胡雪青坦言,來加拿大之前也有意識地從網上了解了一些移民情況,對承受困難自認為有了相當的心理準備,但現實狀況還是大大出乎意料。首先需要面對的是迴避不開的生存,吃住行都要開銷,像許多新移民一樣,花錢時腦子裡總不免用加元換算成人民幣,當時又只出不進,總是消費得心驚肉跳。
由於對就業難有所心理準備,所以剛開始發簡歷沒有沒有回復,胡雪青還不以為然,認為是正常現象,別人也都是這麼過來的,繼續把簡歷發下去就是了。可是這種狀況一直下去,胡雪青就不免心裡發慌了。又不是投資移民,時間一長不免就坐吃山空。當時正是冬季多雨,陰晦的天氣也影響情緒;再加上老公從中國一個勁兒地勸她和兒子回去,一個女人帶孩子也挺不容易的。
她就要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以便對症下藥扭轉被動的局面。以後一段時間,她到ISS參加就業輔導,學習寫簡歷和求職信的「注意事項」,接受case manager的指導,不斷改進和修正求聘方式,依然沒有收到理想的效果。
當初胡雪青在大學學的是機電自控,以後在外企幹了十幾年空調設備的銷售,要想在加拿大溫哥華還干回老本行,應該是很難的,胡雪青當時並沒有這種考慮,可以說簡直不敢心存這樣的奢望。當時胡雪青的打算是先找到一份謀生自立的工作就行了,但即便降格以求,還是不能如願,因為在加拿大即便洗碗,也是要所謂「本地經驗」的。於是她聽從朋友的建議,從干義工入手,這樣在「本地經驗」一欄,就不再付諸闕如了。
以後胡雪青又參加了中僑舉辦的 mentor program ,填寫了自己的求職意向。今年3月,正是在中僑安排的導師的熱心幫助下,與現在就職的老闆取得聯繫,遞上自己的求職簡歷。胡雪青如今承認,當時雖然有了初步的接觸,也認為這家經營空調設備的公司很適合自己以前的專業,但並沒有抱充足的信心,只是試試看,有一分希望就盡百分努力。
工夫不負有心人。今年4月,胡雪青終於得到了現在這份 offer,回到了距離自己專業很近的崗位,試用期過後,成為公司一名正式員工。
來到加拿大一年半左右,胡雪青從去年的彷徨困頓無從著落,到今年的回歸專業按部就班,可以說有了一個質的變化。她失去了國內外企白領和首善之區的優渥生活,夫妻兩地分居可以說是一種非正常狀態;但她同時也收穫了一份在異域不懈追求終成正果的自信。
由於在中國時長期干銷售,有些技術變得手生了,再加上加拿大和中國的技術標準互不相同,許多工作上的內容對胡雪青來說都是新的東西,需要補習功課。她十分珍惜這份得來不易的工作,所以也下工夫求教於同事。她還有一個願景,希望能夠在明年適當的時候,有機會到卑詩理工學院或其他社區學院進修有關的專業課程,再上一層樓,當然這是在不影響眼下這份工作的前提之下,這也算是胡雪青的一個新年許願。
麥永成:無法替代的親情
「我現在下午5點就可以下班了。陪兒子打打球,和女兒說說話,一家人在一起吃晚飯,日子過的平淡,但卻很幸福。」

麥永成
說起2007年的得與失,麥永成先生頗有感觸。這個曾經在中國南部的房地產地產頗有建樹的商人,來到溫哥華后,反而覺得生活的平淡讓他更加有戰鬥力。麥永成認為,在即將過去的一年裡,他的得大於失,而得到的東西是無法用金錢可以買到的,那就是家庭的溫暖和作為一個商人的成就感。 麥永成出生在香港,後來在中國廣東開始了他的事業。他是一名房地產開發商,在廣東省開發了很多幢物業,其中包括住宅物業和商業物業。據麥先生回憶,在國內的生活確實是很繁忙,應酬也很多,每天都要見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情。不過,好在他自己還是個停不下的人,每天忙碌的生活,也讓他感覺有一定的成就感。
移民來到加拿大是在1997年,因為正值香港回歸中國在即,大批的香港人都移民到了加拿大,麥永成一家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踏上了加拿大的這片土地。不過,由於放不開在中國的生意,只好讓太太帶著一雙兒女先到加國居住,而他自己則做起了名副其實的「空中飛人」。照顧兒女的重任就落在了太太的肩上,而他還是往返於溫哥華與廣東之間,這樣的情況也維持了幾年。
麥永成真正在溫哥華住下來是在2002年,放棄了中國如日中天的事業,來到溫哥華這樣一個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麥永成覺得心中還是有些失落感。不過他並不是一個閑的住的人,由於做了多年的發展商,對房地產市有特別的敏銳度,再加上以前中國的開發經驗,讓麥永成在2005年再次投入到房地產市場,不過這次不是在中國,而是在大洋彼岸的溫哥華。
萬事開頭難,麥永成回憶說,剛開始確實很困難。最讓他為難的事情就是開始運作的啟動資金,因為沒有在加拿大的信用記錄,因此想要得到銀行的貸款就比較困難。不過,好在可以提供以前在中國和香港的信用記錄,也可以讓這邊的銀行參考,再加上對於整個工程計劃的合理策劃,最終得到了銀行的貸款。
在溫哥華做事情,讓麥永成感受最大的就是一切都按照規章制度辦事情,永遠不會發生所謂的「桌子底下交易」的事情。以申請建築牌照為例,只要向市政府提出申請,並提供整個工程的規劃以及其他市政府要求的材料,遞交到市府後,就可以等待結果了。這一切都可以自己到市政府完成,不需要像以前找關係托朋友才可以把事情辦好。只要符合市政府的規定,就可以獲得審批,因此這讓麥永成也欣慰不少。
現在,麥永成的生活與從前相比,簡單許多。他笑著說:「你絕對不會想象到我現在還可以晚上5點準備下班。」這樣的生活,是以前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下班后,通常陪兒子打打球,和女兒說說話,一家人在一起吃晚飯,日子過的平淡,但卻很幸福。
2007年是麥永成收穫的一年,在這一年,他的事業可以說是朝著一個好的方向穩定健康的發展。在今年,他建立了自己的辦公室,隨著房地產市場在近幾年的飛速發展,他的公司也有所盈利。在這樣一個異國他鄉,能夠有今天的成就,麥永成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實幹的勇氣。他也建議,新移民在移民初期時,最重要的就是要過了語言這一關,先突擊把語言練好,這樣今後的機會則會更寬,進入主流社會也更容易。除了事業上的成功,麥永成也得到了家庭的溫暖,讓他可以做一個稱職的丈夫和父親。說到失去的東西,麥永成說,2007年是中國股市的大好時機,而喜歡金融的他則錯過了這次大展拳腳的好機會,不免有些失落和可惜。不過雖然沒有在股市上一展才華,但卻在建築業中大放光彩,再加上家庭的溫暖,讓他感覺這一切都是無法用金錢可以換來的。
現在麥永成從房地產開發到銷售都由自己的公司完成,因此對於整套工程的步驟都了如指掌,雖然現在已經開發了很多溫哥華的住宅單位,但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在溫哥華市中心建起一幢高層建築,幫助人們實現「居者有其屋」的夢想。 (全文完)
多一絲快樂, 少一些煩惱;
不論鈔票多少, 只要開心就好;
累了就睡, 醒來就微笑;
生活是什麼滋味, 還得自己放調料;
一切隨緣, 童心到老, 快樂一生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沙發
kylelong 發表於 2008-5-12 08:37 | 只看該作者

有錢人在哪裡都可以過上好日子

有錢人在哪裡都可以過上好日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9: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