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心靈] 「相」中乾坤

[複製鏈接]

720

主題

736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有緣人白雲 發表於 2015-10-25 12: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摘錄盧台長講述於觀音堂
首先跟大家講頓悟。頓悟就是突然之間明白很多道理,突然之間明白就是說,突然之間在很多因素的促使下能夠明白某一件事情,叫頓悟。就像你們一樣,有時候在做某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們並不知道這件事情是怎麼發展的,也不知道裡面的盤根錯節,很多麻煩,但是頓悟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突然之間明白了:哦,原來是這個原因才促使了我今天造成了這個果。那麼一下子明白了。學佛法裡面有很多種,還有一種叫漸悟,就是慢慢地明白,慢慢明白之後呢,他就會越來越明白。頓悟的話,是開始不明白,突然之間碰到很多事情之後呢:哦,原來是這樣。這幾種開悟都是很重要的。
佛經上說,「取相凡夫,隨意為說」。什麼意思呢?取,就是看。相,就是這個人的行為和表象。「取相凡夫」,也就是說,當你這個人就看人做任何事情表面現象的時候,實際上,你就是一個凡夫。比方說你看見這個人,在你面前很努力地做工作,好像很認真,好像很虔誠,你一看他,你以為他是好人呢,對不對啊?我們一輩子這種當上得還少嗎?看見師父撲通跪下來,叫他好好修,他不好好修,還專門搞事,這種人沒有用的。「取相凡夫」就是說,如果是菩薩的話,他不會去看一個人的表相來判斷一個人,而是根據這個人的行為和思維來斷定這個人。「隨意為說」就是說,因為你是取相而為的一個凡夫,所以,你對某一些事情是隨著它這個事情的發展在做的,那麼實際上就是順著這個業力在走。大家聽得懂嗎?就是這個道理。

然後呢,叫「心無形相」,心中要沒有形相。就是說,你的心中不要有一個固定的概念,比方說,說起這個人,這個人實際上良心挺好的,但是過去在某一點上面,你對他不好,或者他對你不好,那麼你心中就有這麼個有形的東西了,所以一講到這個人,你嘴巴里第一個出來的就是,「這個人是壞東西」,那你就是凡夫。所以,學佛的人,不應該把一個形的東西和一個相的東西放在你的心裡,用現代話講,就是不要有一個固定的形象思維,要將這個思維慢慢來改變,不是固定的,是你慢慢學佛學法能夠感應的。你的心如果沒有這個形和你的相之後,你就是微妙色身。微妙是什麼?妙法。微是什麼?非常非常細緻的,能夠讓你感到的,這個「微」字在佛法中講是觸摸,觸摸非常奇妙的色身。我們這個身體稱為色身,菩薩把我們的肉身稱為色身,也就是說,非常微妙的色身(包括靈魂),就是你已經明白了這個人間的肉身,這個色身,你什麼都明白了,就不會把自己的肉身看得太重了。

無相即是實相。如果你看人、看事情,我對他沒有意見,我對他沒有概念,我對他沒有任何的想法,叫無相,就是我對他沒有一個印象。因為眾生都是在微妙的大千世界當中在運作、在成長,如果你沒有了相,就是我對這個人沒有看法,實際上,你就是實實在在的相,那就是說,你對這個人沒有看法,反而這個就是你實實在在的相。什麼意思呢?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比方說,今天你們坐在下面的這麼多人,師父把你們都看成沒有相的,就是你們都是隨緣之人,師父把你們都看成空的,都是平衡的,那麼實際上呢,師父就是看到你們的本質了。實相就是本質,師父不看你們的行為,不看你們的做法,不看你們說什麼,不看你們思維什麼,師父把你們看得空了,那師父看到的就是你們實實在在的人,那麼才是個好人,被別人看空的人,才是一個有修養的人,才是觸動你們本性的人。觸動本性是什麼?就是觸動了你們的靈魂,那麼靈魂在哪裡呢?靈魂實際上和佛性是連在一起的,也就是說,師父看到了你的本質,那麼叫實相。

舉個例子,一個老師在幼兒園裡面,這個小孩子很調皮,那個小孩子很鬧,這個小孩子身體不好,什麼樣的情況都有。如果這個老師把大家看成無相的,所有的孩子都很天真,所有的孩子都很好,那麼你看到了孩子的本性,那麼你看到的就是實實在在的孩子,這個孩子他是個好孩子,因為他們是天真爛漫的,並不會因為他們做了一些調皮搗亂的事情把他們看成是壞的、惡的東西,這就叫看到了他們的實相。聽得懂嗎?

所以,實相體空。當你看到一個事物的本性的時候,看到實實在在的相的時候,實際上你就看空了,不是這樣的嗎?從師父剛才舉的兩個例子,你們就明白了。師父第一個例子說,師父把你們這些今天聽課的弟子和徒弟看空了,因為師父都看到你們的佛心了,你們都是善良的人,佛心都是很好的,那麼,師父是不是把你們看空了?看空的話,那麼,實際上,師父看到的你們的相,就是本性已經是空的。體空,就是說沒有了,並不一定指身體,靈魂看空了也叫體空。人家說,有精神上的靈魂體,肉體,明白不明白?看空了。這個在佛法界叫「喚做虛空無邊生」。「喚做」就是稱為,「虛空」就是空的東西,我們的本性是一個空性的東西,我們的本性是無量無邊的。也就是說,當你自己觸摸到你的靈魂,觸摸到你的精神境界的時候,你所擁有的這個善良的本性、佛性是虛空的,但是又是無邊無際的。

萬行庄惡。萬行是什麼?在這個字體裡面,在你所有行的行為裡面,都有惡的東西,所以,菩薩叫我們不思善、不思惡。也就是說,在佛法界裡面,你只要行了、做了這個事情,一定有惡的東西在裡面。哇,沒有想到吧?危險吧?我去幫助他,也有惡的東西在裡面?動人因果了,是不是惡的?我給他弄碗飯吃,好,你心中想,「這個窮鬼,餓成這個樣子。」有沒有惡的東西在裡面?你幫助了他,你可以心中想,「哎呀,報應啊。」有沒有惡的東西?你說他報應,實際上你就是看不起他,沒有平等心,你沒有把他當成同根生,你沒有把他作為一個實實在在跟你一樣的兄弟姐妹,那麼,任何一件事情,你們想一想善的,是不是會有惡的東西在裡面?

「庄惡」,實際上這個「庄」,在古文里跟「裝」是一樣的。師父跟你們講,幫助人一定裡面有善,也有惡,救人家,幫助人家,都是這樣的。你看我們給人家吃東西,「哎呀,你看胃不好了,喝點熱水吧?這種人啊,我叫你少吃點,叫你要當心。」好了,惡的東西在裡面了。最簡單的,就是拿個板凳坐在這裡,你說說看,你拿得好的時候,輕輕放下來,拿得不好的時候,你碰的一下放下去,是不是也有惡的東西在裡面了?「人家怎麼不拿,我來拿?」對不對?再講得細微一點,你用板凳,把地板弄壞了,就叫惡。夫妻之間講話,有沒有善,有沒有惡?對不對?想一想就明白了。
(轉載自盧台長博客)




**目前,全世界超過七百萬的人正在修持澳洲東方華語電台盧軍宏台長所教導的觀世音菩薩的心靈法門(誦經、放生及許願),以求病癒及生活美好。其法門中提到的小房子是指一套經文的組合(包括27遍大悲咒,49遍心經,84遍往生咒,87遍七佛滅罪真言)。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2: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