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心靈] 讓「心」來「返老還童」

[複製鏈接]

720

主題

736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 摘錄盧台長講述於觀音堂
師父今天繼續跟你們講精彩的東西,今天我很開心,為什麼?因為Tim對師父講解的東西能夠深入理解,就像一個教授一樣,學生學得越好就越能理解老師講授的東西,老師就講解得越開心。所以我知道他今天來了就特別講些深的東西、講些精彩的東西,實際上對你們也是一種鼓勵,你們要努力學呀,不進則退,聽得懂嗎?你們坐在這裡不是每星期三來「洗個澡」衝掉一點污泥濁水的,你們要徹悟。聽得懂嗎?
學佛的人怎麼樣讓自己能夠「返老還童」呢?今天跟你們講「返老還童」。我們從孩子開始一直到老年,我們孩童的時候是很開心的,對不對?然後到了中年也挺開心,到了老年越來越不開心,承受很大壓力,等到了晚年我們很痛苦。那麼學佛的人能不能換一個概念呢?如果我們先從老開始再到小,實際上轉換的不是身體。聽得懂嗎?因為這是由小到老的定律,我現在假設把它扭轉過來讓你們感受一下,如果一個人一開始出生就是很老,然後越來越小,聽得懂嗎?那麼你們的路應該怎麼去走呢?一生出來就很苦,牙不行了,腿不能走了,那這個時候就很當心了。如果從小生出來就這麼多苦,他一定會當心好好保護自己,會不斷地好好保護牙,不斷地好好保護膝蓋,他的牙齒會越來越好,他的膝蓋會越來越好,他就走向年輕了。對不對啊?
那麼接下來師父給大家講,同樣把它顛倒過來,我們講心態。人的心態,從小生出來的心態是善良、美好的,然而隨著年紀的長大,生活經歷的磨練,嫉妒人家、瞋恨人家、貪人家,這些不好的惡習上身,但是通過修心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時間越來越多,他的心態越來越好。他明白了,我不能嫉妒人家,因為我嫉妒人家,會被人家嫉妒;因為我恨人家,會被人家恨;因為我做過很多不好的事情,我受到報應了,然後他越來心態越平和,這樣他實際上就走向兒童時代,無憂無慮。他不得罪人、他不嫉妒人家、他不去貪,他的心態不就扭過來了嗎?對不對啊?
所以師父跟大家講,我們先嘗盡老病死的苦,「生老病死」,「生」不算,生出來總是一樣的;「老、病、死」都是年紀大的人的痛苦,對不對啊?然後我們再邁向青春,是否會讓我們更加珍惜人生?過去我們很多人不懂得佛法,現在跟著師父學佛法了,你們是不是改換了人生啊?你們是不是越來越走向年輕啊?年輕了,開心了,心態是不是好了?是不是會更加珍惜身心和周圍事物的感情啊?所以人要學會反思,必須要學會反思,要用另類的思考法來考慮問題,也就是說把問題反過來想。如果現在覺得自己很苦,想一想自己過去已經苦過了,我現在已經算很甜了,對不對啊?如果現在有煩惱,想一想自己過去的煩惱比現在不知道要煩惱多少倍啊,這叫另類反思法。如果能這樣一想,你是不是就想通了?所以,只有經常反思自己的人,他的悟性才會常伴你的人生。因為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靠的是悟性,他能夠開悟、他能夠明白,從衰老開始自己的一生。我還是再說反過來的話,人一生出來就是衰老,你們知道有沒有啊?真的有啊。有一個科學家不是說有一個小孩生出來就像一個老頭一樣,心臟、肺全部像一個成年人,他生出來就是個年紀很大的人,實際上我們生活經歷就是這樣。我們情願早一點碰釘子,我們情願早一點受磨難,我們到人間要知道自己到底要到哪裡去?我們受的這些磨難讓我們知道到底要追求什麼?如果你什麼都不懂的話,你就沒有開悟,你就不能開悟這些佛法的境界。
人的一生當中智商的發展是最重要的,因為心智與人和環境接觸之後它才會得到發展。也就是人的智商發展和他的身體、環境接觸之後才能發展。比方說這個人聰不聰明,如果他從來不接觸人,你怎麼會知道他聰不聰明?我從來沒有到過這個地方,我怎麼會知道這個地方呢?又比方說我今天可以應付很多事情,不就是因為我過去做過這些事情嗎?是因為你接觸過。我今天叫你某個人處理點事情,你處理的還不錯,不就是因為你過去處理過嗎?如果你不去接觸人和事物,你怎麼懂得去處理啊?所以要記住,我們不要因為自己的年紀和外表是八十歲,看上去的智商也就是八十歲。很多婆婆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欺負媳婦,然後做出來的事情很糟糕,難道就是因為她七十歲了嗎?她的智商說不定只有四十歲。聽得懂嗎?因為身體的成熟不會影響到你的慧命的成長。比如一個神經病的人從小一直成熟到年紀很大,你說說看他的腦子會有智慧嗎?雖然年紀大了,但是只有幾歲的智商。
所以佛法講,身體就是臭皮囊。聽得懂嗎?沒有什麼作用的,是暫時的軀殼。我們身體擁有的是暫時的一個軀殼,是不能長久的。不論從衰老的外表起步,還是從可愛的嬰孩開始,實際上壽命的長短始終是一樣的。一個人壽命長短都是一樣的,不管你是什麼時候起步的,你的智商從什麼時候開始,實際的生活才是你真正的生活,並不是你肉身的生活,聽得懂嗎?很多人活一輩子,晚年才聞到觀世音菩薩的佛法,覺得這個佛法太好了,讓自己解決了太多的問題,這個時候他就是個嬰兒。就像我們的周老太太因為她剛剛知道佛法是怎麼回事,她剛剛得到了佛法的真諦,她剛剛開始活得很開心,所以她就是個「小女孩」。因為她的心年輕了。但壽命不是我們能控制的。
我們在生活當中凡事不能看外表。因為人很容易被外相蒙蔽了自己的本性,因為外面的表相很容易讓我們的智慧遺失。比如你看這個人真的老實,外表對你很好,你就嫁給他了,嫁給他之後你才知道他有多少毛病,對不對啊?我這個例子就是講給你們聽,一個人的表相能把人的智慧所蒙蔽,就是讓你看不清方向,聽得懂嗎? 所以要記住,認清本性、佛性你就會發覺世界永遠是平衡的。這句話要給你們分析一下,認清這個世界,明白真理,這個世界是平衡的。舉個簡單例子:這個人今天為什麼會闖禍——車禍,因為他開車從來不認真,最後撞車了。人家說「哎呀,為什麼我開這個車沒闖禍,為什麼你開就撞?」因為這個世界是公平的,因為他從來不認真。「哎呀,為什麼這個人一求就靈,他求了就不靈?」因為人家是真求,而你沒有真求。我們青年團有一個女孩好幾年沒有懷孕了,求師父給她加持,師父看看她可憐,但她自己也求的好啊,現在人家懷孕了。你們知道一個孩子對一個母親來講是很重要的,生得出來生不出來也是很重要的問題啊。所以能幫助人家生出孩子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但更重要的是幫助讓她自己來懷孕。
我們一定要發覺這個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是有根有源,永遠是平衡的,沒有什麼不一樣的。佛法講,一如就是一樣的。你什麼都好,你一定有你的道理,他好有他的道理,你不好一定有你的道理。一如本性,本性是一樣的。所以事情是你們自己做出來的,應該正常的事、全部的事都具有佛性的,明白嗎?所以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我們是不能改變它的,我們只能感嘆生命的無奈,為什麼我們投到人間來?為什麼我們投到人間來給我們這麼短短的時間?為什麼讓我們投到人間來讓我們吃盡了苦頭——生老病死?人生要先苦才能甜,然而現在我們情願先苦,然後再甜。身體也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就是先苦后甜,明白嗎?一個人不吃苦,他不能得到甘甜,所以叫苦盡甘來。我們這輩子在人間把該還的都還清楚,把該做的事情都做好了,等到甘來了,而這個甘不一定就是你在人間馬上能得到回報的甘,那是看你今後的慧命往哪裡走了?聽得懂嗎?
(轉載自盧台長博客)




**目前,全世界超過七百萬的人正在修持澳洲東方華語電台盧軍宏台長所教導的觀世音菩薩的心靈法門(誦經、放生及許願),以求病癒及生活美好。其法門中提到的小房子是指一套經文的組合(包括27遍大悲咒,49遍心經,84遍往生咒,87遍七佛滅罪真言)。
1.心靈法門改變命運見證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2: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