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1個止疼穴位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4-11-27 11: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只要活著,誰沒疼過?千百年來,我們的先人想出了各種方法來醫痛療傷,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經驗。他們發現,人體有多個穴位有著神奇的止痛作用,加以正確地按摩,能有效地緩解疼痛。

  頭痛:印堂、太陽

  印堂穴,在前額,兩眉頭間的中點。太陽穴,在眉梢旁。頭痛的時候,用手指從印堂開始,向上沿前額髮際推至太陽穴,往返3—4遍;然後用五指拿法,即用大拇指和其餘四指在穴位上進行節律性地提捏,從頭頂到頸部,往返4—5次。頭被稱為「諸陽之會」,是髓海所在,只有經絡通暢,氣血供應正常,髓海才能得以滋養。按摩這兩個穴位能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作用,因此可以止痛。

  牙痛:合谷、下關

  合谷位於雙手虎口的最高點,下關在面部,耳朵前方,顴骨下方的凹陷處。感覺牙痛的人,可以用手指或指關節按壓臉部的對應部位,並且可以按疼痛一側的合谷、下關穴,時間約10分鐘。其道理在於,手陽明的脈絡入下排牙齒,足陽明的脈絡入上排牙齒,合谷、下關都是陽明經穴,按摩即能止痛。

  胃痛:足三里

  吃得不合適,或者精神壓力大了,很多人都有過胃痛的經歷。治療胃痛,需要理氣,足三里是胃經的合穴,按揉這裡能疏通胃氣、和絡止痛。足三里在小腿的外側,膝蓋骨斜下方。

  心口痛:內關

  心臟不好的人突發心絞痛,除了含硝酸甘油,還可以按內關穴。內關穴是心包經的絡穴,對其進行點、按能夠活血通絡,起到止痛的作用。手腕橫紋往上約三指寬處,就是內關。一般需按5分鐘。

  腹痛:神闕

  神闕就是肚臍。腹痛的病人,自己用掌根揉神闕穴10分鐘,能起到一定的止痛作用。中醫認為,神闕位於中下焦之間。揉、摩神闕穴能溫通血脈,調和中下焦,疏通胃腸氣,達到止痛的目的。

  痛經:八髎穴

  不少女性常年備受痛經折磨。中醫認為,痛經是胞宮氣血運行不暢所致,根據「通則不痛」的原理,需要通調氣血、溫經化淤。在人體的骶部,即臀部以上、腰部以下,有8個穴位,分別為左右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合稱「八髎穴」。患者俯卧位,家人用掌根摩擦這個區域,達到透熱的程度為宜,能夠從外而內調理胞宮,起到止痛的目的。

  腿痛:伏兔、膝眼、解溪

  人過了30歲,關節就開始退化,腰腿痛經常困擾著中老年人。通過按摩3個穴位,能起到一定的止痛效果。伏兔在大腿前部中間,離膝蓋一掌的距離。膝眼位於膝蓋骨兩側的凹陷處。解溪位於小腿與足背交界處的中央凹陷處。按摩的時候,一方面按揉伏兔、膝眼、解溪3個穴位,同時配合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的伸曲和旋轉練習,能起到舒筋、活血、鎮痛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穴位按摩有很好的止痛效果,但要想徹底治療,還需要找專科醫生,進一步審證求因,辨證施治。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23: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