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移民與文化震蕩

[複製鏈接]

3

主題

3

帖子

6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何鮮菇 發表於 2012-2-6 13: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化震蕩Culture Shock,是心理學、社會學、文化比較學諸領域一個專有名詞。幸或不幸,這個詞又是移民們的普通辭彙。


成年人脫離自己的母體文化,離開熟悉的社會環境、文化氛圍特別是人際關係網路,進入全新的異文化社會,面臨一系列困惑、挑戰、調整與適應,稱為文化震蕩。文化震蕩當然是人類亘古以來就存在的,我本人並非專業學者,只是通過一個中國移居加拿大的普通移民視角出發,就文化震蕩談一下自己的親身感受與觀察。


學術上一般把文化震蕩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蜜月期honeymoon stage。蜜月期這個詞特別適合用來描寫剛從中國來到加拿大的人,這種人幾乎有普遍特徵:見著華人就想聊幾句普通話,雙眼天天放射著興奮的光芒。蜜月期一般隨遇到實際生活困難而終結,對中國人往往就是錢的事。我確實遇到過帶著大批正式服裝抵埠加拿大的移民,完全沒有做任何準備,這兒瞧瞧那看看,一個月下來現金花差不多了,心裡直發慌趕緊找工打。普通勞工labor當然不能穿著西服套裝或晚禮服上班,於是先去買牛仔褲和夾克衫……


第二個階段,反抗期 rejection stage。在陌生的環境中,苦惱於壓力無處排譴,一些蠅頭小事也能引發怒火衝天。我遇到過一家剛由柬甫寨移民加拿大的中國同胞,非常惱火交通不便,在金邊打個摩的很輕鬆,去哪兒不行?……


這個階段的一般行為特徵,是與同胞在一起交流,儘可能找到熟悉的環境。一部分人會選擇退回母國,也就是中國移民辭彙中的「迴流」。極端的出現家庭暴力。對於中國移民來說,還有兩個非常有特徵的事情:離婚與信教。有些家庭如果不從中國移民到加拿大是不會解體的,更多的人不離開中國永遠不會加入廣義基督教各派系。


反抗期長短不定,但第一年至第三年的移民普遍處於這一階段。留學生往往在學習期間解決這一問題,畢業后無論是直接移民還是回國再移民,都不必再經歷這一階段。


第三個階段,調整期adjustment stage。移民們慢慢會發現,事情並不像自己以為的那麼糟糕。畢竟加拿大是發達國家,冬暖夏涼安全可靠價格低廉的公共交通服務再不舒服,也遠比發展中國家要好。


這個階段很難說長短有多少,但一般說中國移民抵埠后,到第三年都能找到不錯的工作,收入非常穩定,也熟悉適應了加拿大社會。


第四個階段,安居期at ease at last。很難說會有多少移民進入安居期,但我周圍的新移民,三年以後往往買了房子換了新車,相當一部分養了狗,一半甚至更多的朋友生了第二個孩子……用一個老移民的話說,移民第一年、第二年……第六年,想法在迅速轉變。他們愛上加拿大這方水土了。


理論上還有一個多數人體會不到,但中國新移民特別熟悉的第五階段,反向文化震蕩期reverse culture shock。定居幾年後再回國,物是人非,說話也聽不懂了,事兒也不會辦了,特別關鍵是原來親如手足的哥們兄弟姐姐妹妹怎麼有點兒越聊越散……


對於我李牧本人,覺得處於第六個階段。我已經在加拿大安居樂業,經歷了上述所有,同時與國內的聯繫從未中斷。在加拿大是新僑,在中國是新移民,我很坦然的面對這一身份並繼續面對;就如毫不在意的承認炒了幾年美股只碰自己熟悉的中概股群。那麼這個特殊的個人體驗,是什麼呢?雙重邊緣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7: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