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讓美痛徹心肺 美狗急跳牆-2

[複製鏈接]

1040

主題

1295

帖子

205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oldgunner69 發表於 2010-12-4 08: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警惕的是:美國決策層有可能狗急跳牆、甚至「提前」狗急跳牆

  不僅如此,隨著「北約(歐盟)準備接受俄羅斯參加北約反導系統」,美國原本依賴去南亞破局的美國全球安全框架兩大支柱之一的北約組織,其實已經名存實亡了,再加上「美國二次寬鬆」的貨幣政策受到「天下圍攻」,對「美元本位制」長遠打擊甚為沉重的「歐亞高鐵」受到歐亞國家的普遍重視。

  因此,在「美國既定全球戰略」基本上已經無路可走的情況下,一旦將中國逼進「率先不可逆轉地進入加息周期」之努力無望成功,我們要警惕的是:有可能等不及胡錦濤主席明年訪美、等不及雙方進行最後的交底,美國決策層就有可能「提前」狗急跳牆,因為「提前行動」本身就可以產生許多「意想不到」、卻極具價值的、影響胡錦濤主席訪美行程與話題的「重大、甚至衝擊性變數與參數」。

  在我們看來,即便如此,我們也不會意外,因為,這也是「排列與組合」的一部分。

  但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作為「狗急跳牆」的「具體套路」,不外乎三種:

  第一,由於「北約」已經不敷使用,以「北約」的全面支持、去挑唆印度製造南亞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已經很小,因此,為了達成同一目的,先經濟、甚至金融攻擊印度,再利用印度在資本、糧食、宗教、種姓問題上的問題,將印度拖入內亂,繼而引爆克什米爾戰爭,將中國也拖入其中、以實現南亞破局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第二,用「二次寬鬆」、甚至「N次寬鬆」所產生的流動性,進行垂死掙扎,通過「淹沒」廣大「南方經濟體」,特別是「中國周邊國家與地區(包括中國香港、中國台灣)」,通過在這些國家製造類似98亞洲金融風暴的金融、甚至經濟危機的局面,全面打亂中國的政治、軍事、特別是經濟的「對外與對內節奏」;通過給 「歐盟、日本」與美國一道去「趁亂掠奪」南方經濟之「戰略機會」的方式,一邊弱化「三邊撕裂」,同時激化「南北撕裂」,在此基礎上,一邊伺機經濟、特別是金融攻擊中國,一邊伺機戰略翻盤。

  第三,就是不惜與世界公開為敵,在亞丁灣、阿拉伯海、印度洋、甚至中國南海發展海盜、甚至客串海盜,截斷、或者有效干擾中國與歐盟、阿拉伯國家、非洲國家的海上生命線,以試探「非美勢力」或「合縱勢力」的「實際應手」、觀察中國能否組織起「聯合護航」?與誰聯合護航?在哪個區域聯合護航?等等,再視具體情況決定是否進行「第一」與「第二」。

  對此,所有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力量,要做好充分準備、並保持高度警惕。

俄羅斯與北約或簽訂協議允許非軍事物資轉運過境

  【時事點評】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原文是:羅戈津18日表示,俄羅斯和北約有可能在11月20日召開的里斯本高層會晤上籤署協議,允許過境俄羅斯轉運來自阿富汗的北約非軍事物資。

  ●同一個人、就同一件事、同時給出的「兩種說法」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俄羅斯常駐北約代表的這番話說得「非常耐人尋味」,如果不能精確理解它的含義的話,那麼,我們不妨認真體味他說的另一段文字,其原文是:

  羅戈津稱,「如果俄羅斯政府決定可以通過陸路轉運返程的北約非軍事物資,那麼峰會期間完全有可能簽署這類協議」。

  顯然,通過對比兩段文字,或者對比同一個人、就同一件事、同時給出的「兩種說法」,我們應該不難看出,這份據稱俄羅斯與北約準備在「11月20日召開的里斯本高層會晤上籤署」的「轉運協議」,其主要內容或許是:北約可以通過俄羅斯轉運「來自阿富汗」的、也就是「返程」的「非軍事物資」。

  ●我們不妨回顧一下前不久的一則相關消息

  要弄清楚這個準備簽署的協議、以及協議中所謂「來自阿富汗」、或者「返程」等詞語的具體含義,我們不妨回顧一下前不久的一則相關消息。

  據媒體11月10日報道,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外交官透露,俄羅斯將擴充與北約現有過境協議內容,首次允許北約裝甲車輛過境俄羅斯進入阿富汗。

  這名外交官說,擴充后的協議將更偏重軍事方面,但致命性武器裝備和物資不在允許過境的範圍之內。

  這名官員介紹,俄羅斯允許過境的車輛將包括裝甲運兵車,但坦克排除在外。另外,協議可能允許需要修理或離開阿富汗的車輛借道俄羅斯。

  ●這份準備簽署的協議實際上是一份對「既有協議」的「擴充」

  顯然,這份準備簽署的協議實際上是一份對「既有協議」的「擴充」,而「既有協議」的主要內容是:俄羅斯為北約國家提供運往阿富汗的非軍事物資過境中轉。

  請注意,在這份「既有協議」中,說的是「運往阿富汗」的「非軍事物資」。

  兩相對比,我們也就不難看出俄羅斯常駐北約代表羅戈津所說的「.......允許過境俄羅斯轉運來自阿富汗的北約非軍事物資」、或者「......可以通過陸路轉運返程的北約非軍事物資......」的「真正意義」了,既:一旦俄羅斯與北約在此次峰會期間簽署該協議,那麼,也就意味著「北約的非軍事物資」將正式獲得過境俄羅斯、進出阿富汗的「雙程車票」。

●「北約」想得到的不僅僅是一張「雙程車票」

  然而,我們也注意到,在媒體報道了「俄羅斯將擴充與北約現有過境協議內容,首次允許北約裝甲車輛過境俄羅斯進入阿富汗」的消息后,俄羅斯方面立刻予以了否認。

  顯然,目前只有一張俄羅斯通道「單程車票」的「北約」,想得到的不僅僅是一張「雙程車票」、它「想要的」是一張「北約軍事物資(請注意,是軍事物資)」經俄羅斯通道、自由進出阿富汗的「雙程車票」。

  ●北約眼下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不過,東方評論員想強調的是,既便是這張「北約目前仍在求之而未得」的、供「軍事物資」使用的「雙程車票」,雖是北約想要的,但卻並非其眼下最急切想得到的,從第三波排列與組合的需要來看,作為「歐美」借之參與這波 「排列與組合」、並試圖借之謀取儘可能佳的地勢的、一個共用戰略平台,眼下,北約「最想得到的、且想立刻得到的」是「一支可以有效拆解上合(中俄戰略合作)」的「楔子」。

  有必要補充的是,「上合」也是「中俄」借之參與這波「排列與組合」、並試圖借之謀取儘可能佳的地勢的、一個共用戰略平台。

  ●一旦北約將「既有協議」中的兩個要點加以擴充,那麼也就相當於產生如下的一連串效果

  顯然,南亞穩定是中國的重中之重,對中國而言,南亞方向是「攻之必救」的戰略方向。而北約(美國)目前之所以不敢搞亂巴基斯坦、從而最有效、也是最直接地對中國施加最為強大的戰略壓力、並全面地衝擊中國的全球戰略,就在於北約(特別是美國)十幾萬駐阿軍隊太依賴巴基斯坦通道了。

  這一點,在不久前巴基斯坦對北約(美國)臨時關閉巴基斯坦通道、就立刻引起北約(美國)後勤補給(軍事與非軍事物資都有)的極大困難之事實中、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因此,一旦北約將使用俄羅斯通道的「既有協議」中的兩個要點(既:「非軍事物資」與「單程車票」)擴充為「軍事物資」與「雙程車票」,那麼,也就相當於產生如下的一連串效果:

  第一,北約對巴基斯坦通道的「過分依賴」將被「有效平衡」,從而在「戰略通道的層面」上,也「首次」實質性取得「戰略物資(軍用與非軍用)」進出阿富汗的「雙程車票(一個是巴基斯坦通道、另一個是俄羅斯通道)」。

  第二,在「第一」的基礎上,對北約而言,它就可以「以種種方式」向方方面面強調:巴基斯坦通道當然「仍然會」非常重要,但在取得了「戰略層面」的「雙程車票」之後,它已絕對沒有「北約只有單程車票」時那般重要了。

  第三,對於「第二」,至少北約會用各種「儘可能逼真」的手段讓「國內各方勢力非常複雜」的巴基斯坦相信這一點。

  第四,在「第三」的基礎上,一旦巴基斯坦在國內、外的綜合因素下(還要注意印度這個重要因素),最終做出有利於北約的搖擺,從而令北約最終實現「第三」,那麼,北約就會用各種「儘可能逼真」的手段、儘可能地、嘗試著讓中國相信「第二」;

  第五,在「第四」的基礎上,北約就可以沖著中國、正式「拿」巴基斯坦的穩定問題當牌打、從而在各個戰略層面(包括經濟、特別是金融層面)上,對中國「予取予求」。

●一旦如此........不排除中國會做出「不利於俄羅斯」的調整

  第六,正是因為會導致出現「第五」,因此,一旦「北約軍事物資」拿到了使用俄羅斯通道的「雙程車票(進、出阿富汗)」,從而令「北約軍事物資」在「戰略層面」名義(在美國實質性啟用俄羅斯通道之前、這也只是名義上的)上拿到了進出阿富汗的「雙程車票(巴基斯坦與俄羅斯通道)」,那麼,不論「北約之美國」 是否敢「實質性」啟用俄羅斯通道,北約(歐美)都等同於成功地向上合(中俄)打進了一根「楔子」,並將極大地影響上合(中俄)的戰略合作方式、且這種影響也必將擴散到喬治亞、烏克蘭問題、甚至科索沃問題,並影響「俄美歐」在東歐、科索沃問題上的博弈,不排除中國會做出「不利於俄羅斯」的調整。

  第七,正是因為看到了「第六」的利害關係,對一心想將「既有協議」的兩個要點擴充為「北約軍事物資」與「雙程車票」的北約,俄羅斯仍然沒有鬆口。

  ●只要「北約之美國」最終不敢「實質性」啟用俄羅斯通道,這些都是「可轉化」甚至是「可逆」的

  第八,但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只要「北約之美國」最終不敢「實質性」啟用俄羅斯通道,從而將「第二」坐實,並實施「第五」,那麼,即便北約(歐美)最終成功地向上合(中俄之間)打進了一根「楔子」,即便這根「楔子」將極大地影響上合(中俄)的戰略合作、且這種影響也必將「擴散」到喬治亞、烏克蘭問題,並牽動科索沃問題,所有這些也都是「可轉化」甚至是「可逆」的。

  ●這種「可轉化」甚至「可逆」,在第一、二波排列與組合中已經得到充分證實

  真實的情況是,這種「可轉化」甚至「可逆」,在第一、二波排列與組合中,特別是在「喬治亞戰爭(其實是俄美直接交手)」至「烏克蘭政權更替(實際上是美國向俄羅斯交割東歐一利益)」的整個過程中,已經得到充分證實。

  ●只要「俄羅斯全球戰略」的訴求得不到美國的滿足,那麼,北約之美國又會重新面臨一種好笑的局面

  第九,而一旦「北約之美國」最終「實質性」啟用俄羅斯通道,也就等同於美國將其中亞戰略、甚至全球戰略的「命脈」拱手交由俄羅斯控制,在這種情況下,只要「俄羅斯全球戰略」的訴求得不到美國的滿足,那麼,北約之美國又會重新面臨一種好笑的局面,即:在戰略層面上,它反而會更加需要「巴基斯坦通道」對「俄羅斯通道」的進行「有效平衡」。

  ●「國家信用很成問題」的華盛頓要想解開這個「連環劫」幾無可能

  第十,如果我們在「第九」的基礎上去深究「上述九條」,就應該很容易想起之前點評中曾經總結的一個結論,即:對於北約(主要是美國)而言,這相當於圍棋中的「連環劫」,除非「有非常決斷」(比如、美國決心實質性啟用俄羅斯通道、或者有能力通過印度挑起南亞軍事衝突)的手段與決心「消劫」,否則,從「俄美」之間的「戰略互信」早已蕩然無存的事實來看,從巴基斯坦在關鍵時刻曾經數次被美國出賣的歷史來看,「國家信用很成問題」的華盛頓要想解開這個「連環劫」幾無可能。

●早在美國聯手歐盟弄出「科索沃獨立」的時候,我們曾經多次強調一個觀點

  第十一,其實,早在美國聯手歐盟弄出「科索沃獨立」的時候,在我們的討論中,就曾經多次強調這樣一個觀點,即:

  首先,美國之所以願意配合歐盟弄出「科索沃獨立」、從而讓「同是歐美重中之重」的科索沃問題進入「獨立後續發展階段」,在於「策應」急於南亞破局的美國南亞戰略;

  其「策應原理」在於以此消解歐盟對「美國信用」疑慮,即:美國一直想用「大中東計劃」與「地中海計劃」交割利益的方式,換取急需的「歐盟南亞配合」,也就是同意美國的要求,「實質性參與」並讓「北約」以組織的名義與實力(包括政治與軍事,經濟特別是金融實力),且以「遂行」南亞破局為手段,「實質性」地向中國施加最大限度的戰略壓力。

  ●真正能有效、且快速削弱美國硬實力的,不是別的,恰恰是拿掉「美元本位制」

  而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歐盟擔心主要在於兩層:

  其一,歐盟擔心:即便美國用「大中東計劃」向「地中海計劃」交割了一定利益(比如、實標誌著歐盟全面打開地中海計劃之局面的、整體上有利於阿拉伯國家的中東和平進程),但由於歐盟的硬實力有限,因此,只要美國的硬實力沒有得到有效削弱,那麼,即便這種「有利於阿拉伯國家的中東和平進程」簽定了協議、也是可能逆轉的。

  由於「美國經濟」對「美國軍事」的支撐基本取決於「美元本位制」的「贏利能力」,因此,真正能有效、且快速削弱美國硬實力的,不是別的,恰恰是拿掉「美元本位制」。

  ●前蘇聯已經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現成的、極具可比性的案例

  值得強調的是,在這個問題上,「經濟能力的快速衰減」完全可以快速削弱一個「超級大國軍事能力」、甚至迅速瓦解一個「超級大國全球行動能力」的例子,前蘇聯已經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現成的、極具可比性的案例:曾經不可一世的前蘇聯紅軍,其與美國比肩的強大軍力,就是隨著「美國經濟毒藥-休克療法」的「介入治療」,而一夜之間就灰飛煙滅的。

  因此,為了防止「歐美」著眼於「南亞破局」而進行的一系列戰略利益交換「最終被美國隨心逆轉」,美國必須在「事關美元與歐元地位」的「關鍵問題」上,向歐盟出具一份「投名狀」。

百度里搜不到你,只好進搜狗!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7: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