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兩房」援救行動成效與疑問並存

[複製鏈接]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m021 發表於 2008-9-9 20: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政府接管陷入困境的兩大抵押貸款巨頭的消息令投資者興奮不已;受此推動,美國及海外股市應聲回升,抵押貸款利率隨之下降。但財政部接管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舉措要想獲得成功,仍然面臨著一些障礙。

與此同時,促使財政部接管「兩房」的壓力也浮現出新細節。據知情人士稱,在政府決定出手干預之前幾周,緊張的外國財政官員不斷向美國財政部長亨利•鮑爾森(Henry Paulson)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官員打聽「兩房」的情況。

兩名知情人士透露,對「兩房」表示關注的人士中有亞洲投資者,其中包括中國投資者;外資銀行的關注是促使美國政府周日採取行動接管「兩房」的因素之一。

抵押貸款利率和股價等短期金融指標周一的表現說明,布希政府接管「兩房」的舉措可能起到了一定效果。與此同時,財政部及其銀行業顧問都接二連三地收到有關這一重大舉措的質詢。許多市場人士警告說,該舉措對消除美國經濟和金融市場中的深層次問題沒有太大效果。

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的猛烈震蕩也顯示了市場的緊張情緒。道瓊斯指數周一開盤數分鐘內飆升347點,午盤又從高點回落253點,然後再次上漲197點。當天收於11510.74點,上漲了289.78點。

鮑爾森周末聲明是美國政府自大蕭條時期以來最大規模的金融市場干預行動,此舉實質上是政府為美國抵押貸款領域提供資金。

但目前住房市場依然面臨許多艱苦挑戰:從華爾街銀行能否頂上「兩房」最終將留下的住房信貸空缺,到國會能否摒棄多年的激烈爭鬥,為其最初創立的「兩房」確定一個未來,諸多問題依然懸而未決。

信貸市場對這一舉措反應良好,美國國債與公司及抵押貸款債券之間的息差收窄。正如之前預計,房利美和房地美債券以及符合「兩房」標準的貸款支持債券的息差周一都大幅下降。

據FTN Financial的數據,30年期機構擔保抵押貸款債券的收益率降低了0.41個百分點,與同期國債的息差收窄至1.87個百分點,這是1990年以來最大單日降幅。這意味著美國購房者可能很快就能享受到更低的抵押貸款利率,因為銀行可以較容易地在抵押貸款債券市場上將自己的貸款出售給投資者。

但尾盤時分,市場再次浮現對銀行償付能力和疲軟經濟的擔憂情緒。固定收益資產管理公司Robeco Investment Management董事總經理多米尼克•德阿爾托(Dominick DeAlto)說,政府有意維護市場秩序並不意味著這個市場就會繁榮發展。

不過,就算按揭利率只是略有下滑,也能為潛在的購房者省下大筆開銷。PNC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 Inc.的發言人說,30年期固定利率抵押貸款利率周一從6.125%下滑至5.875%。分析師們預計,未來幾周內,30年期抵押貸款平均利率將會下滑0.25-0.5個百分點。

此外,國會很快就會就「兩房」的未來爆發衝突。財政部的計劃沒有確定它們的最終命運,而把這個問題留給了國會來解決。很多共和黨人希望將兩家公司私有化,和政府劃清界限。而民主黨人極力想保留部分結構,為住房按揭提供資金。

從柯林頓政府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到里根政府財長尼古拉斯•布萊迪(Nicholas Brady),諸多人士都主張政府實施更大規模的干預舉措,繼續大蕭條時期收購抵押貸款Reconstruction Finance Corp,或在1989年處置儲蓄貸款資產的Resolution Trust Corp.那樣的舉措。甚至克利夫蘭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leveland)也提議組建一個實體,可以在必要時購買和出售問題資產。

將華爾街攪得一團糟的大部分都是投資者不想再染指的受損資產。其中大多是抵押貸款擔保證券,隨著房市危機加深,投資者對這類證券可謂避之不及。組建一家有政府支持的實體來購買這些資產有助於住房貸款市場的復甦,還能緩解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壓力。資產貶值給這些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造成了重創。

還有一些人擔心壞帳在金融體系內的來迴轉移,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日本就是這樣。芝加哥Ariel Investments的副董事長查里•鮑瑞斯考伊(Charlie Bobrinskoy)說,他擔心日本的那一幕會重演。

而是否要醞釀規模更大的拯救行動,這個問題或許要留給下一任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和麥凱恩(John McCain)都沒有明確呼籲政府介入並出手購買受損資產。二人的顧問表示,這是當他們找到辦法遏制房市問題餘波之後才會考慮的問題。

在美國政府接管「兩房」之前幾個星期,就已經有外國央行表達了他們的擔憂。隨著「兩房」問題進一步擴大,最近幾周已有數家銀行逐步減持了他們手中持有的「兩房」債券。

中國四大商業銀行也削減了相關政府機構債務的頭寸,其中持有「兩房」證券最多的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 Ltd.)稱,截止6月30日,他們出售或結算了所持173億美元中的46億美元相關證券,而去年年底時他們持有「兩房」證券超過200億美元。

為了打消這種疑慮,美國財政部委派負責國際事務的財政部副部長大衛•麥科米克(David McCormick)致電外國央行及「兩房」證券的其他海外買家,向他們保證「兩房」的信譽。一名知情者透露,財政部官員上周末致電阿布扎比和中東其他地區的主權財富基金,保證說美方正在處理涉及「兩房」的金融問題。

同許多投資者一樣,外國政府、尤其是外國央行和主權財富基金都認為美國政府是「兩房」的後台,會對二者施以援手以防止它們破產。

可是當財政部欲通過直接投資或貸款方式增援「兩房」的計劃今年7月獲得國會許可時,卻引發一些投資者對政府與這兩家抵押巨頭之間的關係提出質疑。

由於擔心「兩房」債券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支持,一些中央銀行決定轉而購買美國國債。這擴大了美國國債與按揭利率之間的息差,從而進一步加劇了政府官員努力想解決的危機。

鮑爾森在上周日的公開講話中表示,「兩房」法定章程的含混不清致使外國央行和美國及海外投資者認為它們的債券其實就是毫無風險的。

鮑爾森說,由於這種不明確的狀況是美國政府造成的,因此我們有責任承擔並最終解決由所持頭寸規模帶來的系統風險。

周一,鮑爾森試圖緩解外國官員的擔憂情緒,他致電七大工業國(Group of Seven)的財政部長,向他們簡要說明了美國政府接管「兩房」的情況。

日本財政大臣對這次拯救行動表示歡迎。

中國央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認為這些措施是積極的,應該能起到穩定市場、提振信心的作用。」美國財政部的數據顯示,截止2007年6月,中國投資者持有政府機構債務為3,760億美元,另有人估測目前這一數字已達5,000億美元。中國央行據信是全球持有「兩房」債券最多的單一投資者。

當被問及中國央行是否就「兩房」問題與美國政府官員進行過接觸時,一位發言人拒絕置評。

Deborah Solomon / Michael Corkery / Liz Rappaport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6: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