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探尋日中歷史差異源 華人導演透露拍<靖國>始末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3-12 20: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旅日華人導演李纓耗時10年拍攝的紀錄片《靖國神社》在美國上映后好評如潮



《靖國神社》劇照

中國僑網消息:靖國神社的是是非非,不僅困擾中日、日韓外交多年,它那「一意孤行」的歷史觀更如蠶絲般糾纏著旅日中國導演李纓。為掀開日本二戰軍魂的神秘面紗,他從1997年開始記錄靖國神社,用十年時間拍攝的紀錄片《靖國》終於出爐了。但影片完成後,卻又被日本右翼貼上了「反日」標籤,讓他陷入沒完沒了的糾紛。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3月11日,李纓在東京接受採訪時說:「我用了十年時間拍攝,製作和思考靖國神社問題。每天,都抱著要給日本人治療戰爭後遺症的心情繼續製作,我希望日本人能看清那是一個什麼樣的異樣空間,理清歷史問題。我經常去靖國神社裡,將它的真面貌記錄下來。呆在那裡,我不好受。現在,我實在怕,再這麼與他們(保守派)糾纏下去,日本人的病還未治好,我倒變成了病夫。」

  旅居日本以前,李纓曾在中央電視台任職。19年前,單身匹馬到日本闖天下,那時的他與靖國神社一點瓜葛也沒有。1993年,他設立電影公司,辦公室就在靖國神社附近,使得他可近距離看到神社裡的形形色色。

  李纓說:「神社裡有很大的園子,平時吃過中飯,我和同事們就經常到那裡去散步。春天時,也喜歡到那裡去看櫻花。……春秋祭奠日子時,當看到一些穿軍服的隊伍出入,倒有點好奇。後來,協助中國的一電視台製作南京大屠殺日文版本,需要去聽取日本學者的意見。那時,才漸漸發現中日之間的歷史隔閡是那麼深……」

  為找出日本與中國的歷史差異源頭,李纓開始參加日本各種觀點不同的歷史研討會。他說:「日本有一批良心派學者,努力反省侵略歷史,但可惜的是他們召開會議的場面都很小。相反的,與中國唱反調的右翼,在鼓吹沒有南京大屠殺這回事時的場面很大,個個都是西裝筆挺出席大會,而且還在演講中歌頌靖國神社內的英靈。」

  那次研討會後,他把視線集中在研究靖國神社。結果,發現二戰期間,神社裡養了一批刀匠,專門磨造「靖國刀」。於是,便趕緊追訪一名90歲高齡靖國刀匠,讓他去思索靖國神社問題。

  李纓說:「一些日本的保守派評論說,我的作品不夠客觀。我反駁他們,怎麼可能客觀?我是一個中國人,中國人看的,感受到的,怎麼可能和日本人一樣?另外,保守派還說影片反日色彩濃,我也不服。『反日』這個標籤,怎麼能輕易就套在人頭上,記得在戰前,日軍不也是在抗日、反日口號中開戰,進行虐殺。了解這部影片苦心的日本人,是不會有這種想法的。」

  《靖國》紀錄片去年底殺青后,先後在釜山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映,深受好評。但最希望日本能正視靖國神社問題的李纓,目前最為煩惱的是一些保守派總是千方百計要阻止電影上映。

  在一記者會上,他回答:「我不反日,這是我給日本的一封情書。我的電影其實只完成了一半,因為裡面都是我的問號,沒有答案。電影的另一半,該是由日本自己來回答。」(符祝慧)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4: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