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電影到底少了什麼?

[複製鏈接]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1-3 08: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dongcai

  
應該承認,張藝謀,陳凱歌早期電影是成功的。這種成功不僅體現在藝術質量上,更
在於其時代的影響力。基於同樣的原因,我一直以為謝晉同樣是一位偉大而成功的
導演,

但到了現在,無論英雄,無極,還是十面埋伏,華麗的場面背後是精神的空虛,無
論是張還是陳都試圖在商業化的背後說一個有意義的故事,但是這種努力更象一場
鬧劇,猶如要賣淫又要貞節牌子的小姐,和馮小剛的赤裸裸的庸俗路線相比,張陳
二人的精神分裂和力不從心在各自的電影裡面表露無遺。

兩者如今的功夫路線都讓我看到了黑澤明的影子,但可惜他們只學到了形,而沒有
學到神。日本電影的藝術成就一直被國人忽略,其實無論黑澤明還是其他一些日本
導演都曾經對好萊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樣,在張陳的武打電影,雖然採用了香
港功夫電影的技術,但風格上明顯模仿了日本功夫電影特點,無論是對女性的刻劃
還是男女感情糾葛,甚至言語風格都是日本式,這種邯鄲學步註定了失敗,畢竟中
國文化和日本文化有著本質的不同。

在黑澤明的電影裡面,有一股濃郁的日本文化和精神氣息,無論你是否喜歡日本與
其文化,都會被導演那種自發的精神感染力所折服。這種有本民族文化為出發點的
電影更能體現真正具有普遍人類價值的人性觀點,這也就是後人所謂的凡是民族的
就是世界的(當然,此論點並不全面)。

老夫至今記得當年看紅高粱和黃土地時候的震動,那兩部電影的成功在於導演對自
己的土地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民族的深刻認識,反省和熱愛,在於電影本身突出了中
華民族自身的獨特的氣質和魅力。這也是那個時代,80年代整個民族精神氣質的體
現。

到了現在,中華民族已經淪為一個商業化的民族,在一切向錢看的時代兩位導演早
已迷失了自己,一個沒有魂魄的民族和時代又如何能夠指望他的導演排出他們所謂
的魔戒?

倒是在香港,不時的冒出類似甜蜜蜜,今年煙花特別多,香港製造這些讓人耳目一
新的電影,台灣貢獻了一個真正對中國文化有認識的李安。

看卧虎藏龍,我看到了多年未見到那種傳統文化的美,中國文化從來不時殺戮,不
是王道,而是仁義二字,這也是古人之謂俠之大者的涵義。

可惜,李安只有一個。當然,楊德昌的一一同樣讓人驚喜,在那個遠離祖國的小島
上中華文化倒是有了更好的傳承。

如今的世紀,都說是中國的世紀,說這話的大多說的是政治和經濟。希望有一天人
人都說這世紀是中國文化的世紀。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0: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