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把陳春花比作方鴻漸,那是對方鴻漸的侮辱

[複製鏈接]

5

主題

5

帖子

20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V陶 發表於 2022-7-21 06: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朱光潸到方鴻漸,韓學愈到陳春花,學術的底線在哪裡?

  1

  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早年寫過一本《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薄薄的一本小冊子。這本小書今天讀來也大有裨益,在當年更是絕佳的青年讀物,有的篇章還入選了當時的中學課本。

  有一天,他在公寓門外,發現有人偷偷放了一本書,書名叫《給青年的十三封信》,署名「朱光潸」。

  朱光潛說,後來這兩本書一同擺在書店裡,「十三封信」賣得也是相當不錯。

  關於因襲與創造的事例,隨便就能抓出一大把,但碰到這樣貼切的例子是相當不易的。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相信中國人絕不缺乏創造力,只是這創造力沒有用到正道上,沒有用對地方。
  試想,化「潛」為「潸」,多麼有創意!這兩個字八竿子打不著,字形卻又如此接近(「潛」字當時印為繁體字「潛」),能想到用「潸」字魚目混珠,此人該有多聰明?假如他把處心積慮造假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老老實實做學問上,應該也能有所成就吧。
  這說明世間最難的事莫過於創造、獨創、開創。所以因襲之作、抄襲之作、剽竊之作、假託之作多如牛毛,在沒有「知識產權」這一概念之時,中外都是一樣,概莫能免。

  人類產生的文明成果極多,但人類生產的文明垃圾更多。破書、爛書、東抄西借之書、臭魚爛蝦之書、看一眼就讓人噁心得想吐之書,不知道有多少。明代書畫家祝允明就作有《燒書論》,聲稱要燒掉十八種破書爛紙。

  祝允明只是憤慨之言,其實大可不必。李鬼冒充李逵、朱光潸揪住朱光潛,都只是為了混口飯吃。那是毛毛蟲貼在大樹上,吸吮一些汁液。大樹枝繁葉茂,不差毛毛蟲那一口,勻給可憐的毛毛蟲一點,也是做了善事。何曾見過大樹跟毛毛蟲計較呢?

  今天《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仍然一再出版,那「十三封信」不待去燒,早就無影無蹤了。

  2

  與朱光潸相比,方鴻漸的學歷造假則既無關啖飯之道,又無關身份之光鮮,他的克萊登大學博士證書,反倒是反襯了一些知識分子的良知的。

  方鴻漸並未把博士頭銜當回事,他認為博士文憑是「亞當夏娃下身那片樹葉的作用」,只是為了遮羞,談不上增光添彩。可是拿不到博士文憑,他無法跟父親和老丈人交代,於是那張假文憑僅僅起到忽悠老人的作用。他相當心虛,生怕家人張揚「博士」頭銜,在家信中千叮萬囑,說自己生平最恨博士之稱,此番未能免俗,不足為外人道。

  待到他到三閭大學求職,他如實填寫自己並未得到博士學位,於是猥瑣的李梅亭等人都成了教授,他卻只是一個「副教授」。

  三閭大學雖然不在鬧市,卻並不清凈。高松年、汪處厚、陸子瀟,這些人或者是張口仁義道德、閉口師道尊嚴的色鬼,或者是政界失意、混跡大學的官僚,或者是吹牛拍馬、淺薄猥瑣的勢利小人。在這樣一個勾心鬥角的群體中,方鴻漸必然會受到排擠,因為他太不「入門」,太不流俗,太不對鹵子。直到這時,方鴻漸才意識到自己真是個大傻瓜:花了不少錢買了個假文憑,竟然沒有為自己謀得一分利益。他無意欺騙世人,但畢竟撒了謊,卻又要講良心,那相當於韋小寶既想當英雄,又想聽小曲十八摸,天底下哪有這樣的事呢?

  有人把今天的學歷造假者比作方鴻漸,那太冤枉方先生了。方先生雖然學歷造假,但是並沒有用來抬高身價以為進身之階,甚至都沒有拿出來過。錢鍾書先生的本意是,善良的人如果非要說謊,也就止於此耳——哄騙一下老爹老丈人,這只是跟生活開一個小小的玩笑。

  3

  在三閭大學,最著名的「學術品牌」是韓學愈。

  他是一個騙子。他是克萊登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證書堂而皇之地掛在牆上,在被方鴻漸看到之後,他知道方鴻漸知道他學歷造假,可是仍然繼續造假,臉不紅心不跳,泰然自若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買個文憑算什麼?買文憑不是順理成章的事嗎?他娶了個老婆,號稱是美國人,其實那是個白俄娘們兒;他拿著假文憑來求職,順利得到三閭大學歷史系主任職務;他經常請學生吃吃喝喝,只為了打聽家長里短,傳一些閑言碎語,是個市儈氣十足的俗物。
  但這種人在三閭大學順風順水,其中秘訣,全在「厚黑」二字。世間每一個學界流氓,都必須首先通過「恥感」這一關,就是要光著腚上街——膽大不知道磕磣。

  4

  近日網上圍繞陳春花「愛爾蘭歐洲大學」博士頭銜議論紛紛。要把諸多證據完整消化一遍,相當費心勞神。

  對陳春花這種個案,本人提不起興趣,尤其捨不得浪費時間去深究她的學歷真假。不過按照事物的發展邏輯,「陳春花們」必然會出現,不出現反倒不正常。各種各樣的野雞大學,眼花繚亂的EMBA,各種魚龍混雜的學歷早已經甚囂塵上多年,這些本質上都是「毛毛蟲」的啖飯之道。有了「毛毛蟲」的龐大的基數,必然會先有朱光潸後有韓學愈,在此基礎上,催生出招財進寶的「春花」牌,完全符合邏輯。

  所以我寧願再翻一翻《圍城》。讀懂了三閭大學,也就讀懂了「愛爾蘭歐洲大學」。偉大的文學作品就是這個特點,他們永遠是超前的,預見性的,永遠不會過時。

  大學本該是超越功利的地方。人需要一些超脫的精神、「無所為而為」的精神,才能有所創造。功利心太強,大學容易變成公司,教授更會變成商人。在三閭大學四閭大學五閭大學,人們忙錢,忙官,忙站隊,忙發論文,忙打麻將,忙登台講話,忙頤指氣使,忙和別人老婆睡覺。如此一來,知識分子只能比韓學愈更加無恥;學術的底線么,大概比陷空山無底洞還要深不可測罷。

  所以,千萬不要把這些人比作方鴻漸。方先生雖然並不高尚,但他決不卑鄙。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3: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