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北京飄雪 紫禁城雪中絕美畫面(高清組圖)

[複製鏈接]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5-11-24 10: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 視覺中國/日期: 2015-11-23
  2015年11月22日,農曆小雪節氣,北京迎來強降雪,遊人不畏大雪,故宮排隊購票,一賞紫禁城雪景。視覺中國供圖
  

  2015年11月22日,農曆小雪節氣,北京迎來強降雪,遊人不畏大雪,故宮排隊購票,一賞紫禁城雪景。視覺中國供圖
  

  圖為故宮景區爆滿。
  

  圖為故宮景區爆滿。
  

  圖為故宮景區爆滿。
  

  圖為故宮景區爆滿。
  

  圖為故宮景區爆滿。
  

  圖為故宮景區爆滿。
  

  圖為遊客在故宮內遊覽拍照。
  

  圖為遊客在故宮內遊覽。
  

  圖為遊客在故宮內遊覽拍照。
  

  圖為遊客在故宮內遊覽拍照。
  

  圖為故宮雪景。
  新聞鏈接>>
  外媒攝影師記錄雪中故宮十年
  

  這個周末,北京的一場大雪刷爆了微信朋友圈。專業的、業餘的,但凡有台相機或手機,大家都加入了到了朋友圈雪景攝影大賽的行列。很多朋友冒著大雪湧入故宮和景山,只為一睹紫禁城雪景。而作為專業新聞攝影師,供職於路透社的李江松已拍了十年的京城雪景,也拍了十年故宮。他說,「故宮具有的現代超魔幻現實主義值得我不斷用影像挑戰表現方法」。這組圖片是一個外媒攝影師鏡頭下的雪中故宮,也是一個會拍照的京城居民心中的故宮。圖為2013年3月20日,十多位市民在景山拍攝雪中的故宮。REUTERS/李江松
  

  以下是李江松十年來對於拍攝雪中北京、故宮的心得,對於故宮,他更願意表現其「寧靜」的一面。為了讓作品更豐富,他一直在嘗試尋找不同的場景、時段。當然,這始終是冬季生活的一部分,其實他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很多時候只是以一個常住居民的心態去記錄。圖為2006年2月6日,遊客參觀故宮。
  

  2009年11月10日,透過雪看到故宮的角樓。騰訊圖片:您這組圖拍了十年了,為什麼能一直堅持?對北京有沒有特殊的感情?李江松:我是南方人,以前沒有經歷過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我是2004年的冬天來的北京,當時是突然一下子就喜歡甚至萌發了要來北京工作的念頭,也很快進入了路透,當然也是人生的轉折點....在這之前,我在上海拍經濟拍夠了。那時候的北京,與我,稱之為奧運前北京,空曠,寧靜,天空透徹,陽光也格外徹底地撒在地面上,這是一直沒有改變的直覺上的喜歡。
  

  2006年2月6日,一名男子在故宮內騎著三輪車。騰訊圖片:很多雪景都是在故宮拍攝的,為什麼會選擇這裡?另外聽說您以前是學建築出身的,怎麼將其應用的攝影中?李江松:故宮(紫禁城)作為昔日的權力場,在政治、社會、人文意義上都是值得每個常駐北京的攝影師長年累月去記錄的。
  

  2009年2月18日,一對情侶在故宮雪地上畫出心形。李江松:我其實對從建築里吸收、用於攝影的營養並不多,大多是對結構和線條的控制,以及對整個能量場的把握。無論春夏秋冬,除卻蜂擁的遊客,故宮具有的現代超魔幻現實主義一直值得我不斷用去影像挑戰表現方法。它有帝國的意象,也有平常百姓鄰里的氣息,優美、宏大、厚重又極富藝術性。
  

  2009年11月10日,大雪覆蓋故宮。李江松:我很敏感於怎樣去表現建築,尤其是表現紫禁城這樣的建築。而在鏡頭後面,我又想儘力忘卻自我,突破思維的極限,去表現意象上的宏大或者說野心,做到大氣巍然。
  

  2006年2月6日,市民在雪中遊覽故宮。騰訊圖片:昨天一整天朋友圈雪景圖泛濫,看到您傍晚才出門拍照,為什麼會選擇這個時間點?李江松:作為攝影師,我比較了解各個雪景點的時段,這是一種經驗,也給了自己選擇想要什麼畫面的時空優勢,所以,為了一早儘快發稿,我選擇了先去離家最近的日壇公園,到了晚上,再到人跡罕至的午門。
  

  2006年12月30日,市民在雪中遊覽故宮。騰訊圖片:拍了這麼久,會不會有疲勞?每年選擇拍攝的視角如何區分。李江松:沒有疲勞,因為這些都不是硬性的任務,有符合自己審美標準的場景就拍下來,沒有就不拍。而實際上,這幾年冬天的照片也拍得少了,當然也比較精細,為的是不過分重複。因此也在嘗試尋找不同的場景、時段,讓實質內容更豐富。不過在這個專題本身上,我沒有太大的野心。這是冬季生活的一部分,沒有想太多,只是以一個會拍照的常住居民的心態去記錄。
  

  2006年2月6日,工作人員在故宮內掃雪。騰訊圖片:與一般有關故宮的雪景照片遊人扎堆相比,您的照片總是表現出故宮「安靜」的一面,是有意追求這一點嗎?李江松:故宮它之所以叫故宮,那就是歸於紫禁城的意義,本身就是寧靜的,那些遊人都是過客,我也可以拍那些遊人,人再多也能把他們拍成安靜,可以說有意追求,也可以說是我自己的一種表現方式。作為新聞照片,只要我完全尊重事實即可,就是所謂的每個攝影師常年拍一個項目的調調。
  

  2009年11月1日,遊客雪中參觀故宮。騰訊圖片:那一般都是怎麼去故宮,走什麼路線?李江松:開車去居多,白天是開到東華門,沿護城河行走,夜晚是開到西華門,那一頭的夜晚燈光更好。
  

  2015年11月22日,武警在故宮午門外運雪。騰訊圖片:您一般使用什麼器材,還有其它工具嗎?會用手機拍攝嗎?手機拍攝的照片會用來給路透社發稿嗎?李江松:器材是佳能1DX和5D3機身,16-35和70-200鏡頭,沒有別的工具。我輕視手機拍攝的畫面品質和捕捉的能力,絕對不會拿來應付正事,除非是突如其來的突發。
  

  2009年2月17日傍晚,一對情侶在午門前擁抱。
  

  2011年2月10日,一名男子在雪中參觀故宮。
  

  為了避免重複記錄,並讓拍攝更加精細,李江松也在不斷嘗試尋找新的場景、時段,讓內容更豐富。除了故宮,日壇公園、后海、長城等等景區也是他拍攝的陣地。圖為2012年3月18日,一對夫婦下在日壇公園跳舞。
  

  2014年2月8日,一位市民在後海湖游泳后淋水。
  

  2010年1月31日,一位市民參加冰上釣魚比賽。
  

  2008年12月29日,兩位市民和狗狗玩冰車。
  

  2012年12月14日,一名女子跳入后海游泳。
  

  2006年12月31日,大雪覆蓋北京的衚衕。
  

  2009年11月12日,一名男子在雪中游長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5: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