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高血壓與人蔘、西洋參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5-1-16 12: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們對高血壓能否服食人蔘懷有疑慮,主要是因為人蔘屬補品,血壓高又進補,豈非火上加油?這種疑慮是不必要的。當你明白了人蔘的性能、藥理作用、適應範圍,以及弄清楚血壓高的原因和性質后,這種疑慮自然會打消。

人蔘味甘微苦,藥性平和偏溫,是補藥之中的上品,補益作用主要是補氣,也用於補血,壯陽,滋陰。

人蔘的藥理作用表現在強壯中樞神經系統,加速神經脈衝和傳導,促進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功能平衡,增強條件反射。人蔘對人體心血管的影響主要是強心,人蔘所含的人蔘皂甙成分,能改善心肌的營養代謝而使衰弱的心功能增強,這一藥理作用對心肌營養代謝功能正常的人來說,只有起促進和增強作用,而不會令服者血壓升高,或者產生其他副作用。

但是並不是所有高血壓患者都適宜服人蔘。一般來說,陽氣虛寒症的高血壓患者,及神經性高血壓、腎臟性高血壓患者是較適宜服人蔘的。例如,60歲以上的高血壓患者,經過漫長的慢性病程,虛弱癥狀逐漸出現,持續頭昏,容易疲倦,氣短氣促,心慌,腰及下肢酸軟無力,尿頻。這些就是服食人蔘的最佳適應症。陽氣虛寒症在這些慢性高血壓病人身上會存在較長時間,它需要應用補益陽氣葯維持,經常服食,以防陽氣進一步虛弱而產生其它病變。

此外,因人蔘在調節中樞神經協調平衡方面有顯著作用,高血壓患者服用有助維持血壓平衡。這點在臨床應用觀察中療效也是良好的。因為人們常見的神經性高血壓,是由於精神緊張,情緒波動使血壓暫時升高,通常用心理和運動治療使血壓下降之後,服食人蔘來穩定血壓不失為是良好的善後辦法。

腎臟性高血壓,早期腎臟癥狀不明顯,至中期腎功能尚未明顯減退,但血壓持續升高,出現較重氣虛症癥狀,這時也可以服食人蔘。通過補氣、健脾,以達到利濕、降血壓的效果。血壓平穩后的一段慢性病程中,不少中醫名家也都主張經常服食人蔘來扶助正氣,增強抗病能力,預防腎臟炎急性複發。

高血壓病人適宜每次用三錢人蔘清燉,每5天飲一次。最佳的服食時間是早餐之後,令藥物能充分吸收,發揮療效。高血壓、動脈硬化、膽固醇增高患者,都可以按照上述服法服食人蔘,無需禁忌。

有以下問題的高血壓患者食用人蔘時注意了:

第一種:若血壓收縮壓超過180毫米汞柱,且出現頭昏頭痛,性情煩燥,容易面紅目赤高血壓人更切勿服食人蔘。

第二種:體質虛弱的高血壓病人,他們容易出現怕冷,四肢不暖,精神狀態不佳,又不想說話,五更泄瀉等癥狀,有此些癥狀的高血壓病人不要食用人蔘,可以選用野山參或是紅參。

第三種:氣弱虛火者,此類高血病人經常會感覺到潮熱、汗多、口乾喉嚨燥、呼吸短促、說話聲音不大,記住這一類高血壓也不要吃人蔘,可以選用生曬參或是移山參。

第四種:這類高血壓病人同樣也不要吃人蔘,如出現潮熱、盜汗,也會有失眠多夢、老是感覺堵心煩燥,可以選用西洋參。

人蔘的食用是根據食用者的體質來決定的。以下七種體質的人均不適宜食用人蔘

人蔘雖是百補之王:「功參天地」,卻非百無禁忌,更不能因為它大補元氣而服用過量而產生人蔘綜合症。

a 有強烈過敏體質的人,若服參后出現皮疹,則不可服用。有化膿性發炎時更不可服用。

b 高血壓病人屬肝陽上亢者,服后易引起腦血管意外,但虛寒的高血壓病者可用人蔘,不過用量宜少,當收縮壓>180mmHg時,無論哪一型病者均不宜服用人蔘。

c 感冒發熱時一般不宜服用。因發燒時心悸劇烈,服用人蔘會提高血循環使心悸,更甚而使病情加重。

d 因突然氣壅而得的喘證,或因燥熱引起的咽喉乾燥,一時衝動引發的吐血、鼻衄等病都忌用人蔘。

e 濕熱壅滯導致的浮腫,服參后浮腫更甚(因人蔘有抗利尿作用),腎功能不全伴尿少者亦慎用。

f 失眠、煩燥孱實證者不宜用,否則睡眠更差。

g 凡氣盛、身熱、脈滑實有力,大小便不通而實熱者均忌用人蔘。

食用人蔘禁忌:不同種類的人蔘其作用機理也不一樣。一般來說,西洋參藥性屬涼性,一般用於熱證,如血壓增高、便秘等。而人蔘性溫,適用於寒證。其中生曬參為清補之品,主要用於氣陰兩虛的證候和癥狀。

西洋參的功效在於可以調節血壓,可有效降低暫時性和持久性血壓,有助於高血壓、心律失常、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腦血栓等疾病的恢復。

西洋參對血壓有雙向調節作用:長期、小量服用,可以擴張血管,降低血壓;用量過大,則反而會造成血壓升高,加重病情。對於這一點,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免得「吃錯了葯」。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2: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