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什麼叫望聞問切?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5-1-16 11: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望

  看形體:胖多痰濕,瘦則多虛

     「胖人多痰濕,瘦人多內熱」。所以形體很肥胖,基本可以判斷是痰濕體質。胖人確實多數是痰濕體質,雖然有一些報道說,肥胖的人也有是陰虛體質的,但是就我個人的臨床經驗來說,單純性肥胖屬於陰虛體質的非常少。因為陰虛體質和肥胖的發生機理是反著的,陰虛內熱就消耗多,所謂有口福,怎麼吃都不胖,「浸油缸都不肥」。我常開玩笑說,可能是細胞線粒體特勤奮吧!而肥胖的機理正好是反的。

  形體肥胖分兩種:如果摸上去肌肉結實,行動靈活,體重並未達到肥胖標準,只是超重,這種人多數是平和、濕熱、痰濕體質,氣虛不明顯。如果很慵懶,動作拖泥帶水,走路拖拖沓沓,經常一屁股坐那兒,整個人顯得沉重倦怠,這種人多數是痰濕間夾陽虛或氣虛體質。

  形體消瘦,體重不達標,皮下脂肪又少,基本上是虛性體質。如果瘦而肌肉鬆軟,臉黃,說話氣若遊絲,語聲低怯,以氣虛體質為主;如果精瘦結實,靈活,精力不錯,通常是陰虛內熱體質;如果形體乾瘦,面色口唇發暗,皮膚乾燥,舌質紫暗,多數是以瘀血體質為主。

  看神氣:靜多偏虛,鈍則痰濕

  「無熱不生煩」,體內但凡有熱,不論實、虛,比如濕熱、陰虛內熱、陽虛上熱下寒等,神就容易興奮、躁動、波動。如果氣虛、陽虛,神多數偏於安靜、消沉,甚至抑鬱。如果痰濕多,就會反應遲鈍,思維動作緩慢。氣鬱、瘀血體質則看上去會比較鬱悶、不開心、不開朗,也會有抑鬱。

  有的人身體就像一個癥狀感覺放大器,稍有不適即周身痛苦,如臨大敵,草木皆兵,全身上下一遍檢查,結果往往問題並不大。這種患者通常敏感多疑,既容易心神不定、焦慮不安,又容易鑽牛角尖、難以自拔,常見於女性虛性體質者。對於這種患者,醫生的交流技巧特別重要,要令其安靜一些、「遲鈍」一些。

  有時醫生面對病人,也要「見什麼人說什麼話」,醫生選擇適當的語言語調,熱煩的令其安靜,消沉的令其提勁,鬱悶的令其舒展,過度敏感的令其適當「遲鈍」。這樣患者會增加對醫生的信任感,治療的順應性也會好許多。

  看面色:暗多瘀血,白則虛

  中國人是黃種人,正常面色應該是黃而有光澤,透出少許血色。當然,膚色有深淺,不論白皙還是黝黑,都應該有光澤。

  面色萎黃,即黃而沒有光澤、血色,是血虛;皮膚黃而油膩,多為濕熱;面色、口唇發暗,月經前或受寒、失眠時常出現黑眼圈,多是瘀血體質;面色白而缺乏血色、沒有光澤,是陽虛。

  看舌象:紅則多熱,苔厚則濕

  舌象比較能夠反映人體本質性的變化,尤其是舌體大小、舌質顏色。

  舌體胖大,又淡又嫩,質軟的,說明是虛性體質,陽虛、氣虛常見;舌體胖大,很紅,是熱性體質,一般食慾旺盛;感覺舌頭明顯脹大,舌尖紅赤,吃東西時好像要咬著舌頭似的,說明是吃多了熱性東西或者吃得太多了,容易生口瘡。

  舌體瘦小、色淡而萎軟,是氣血虛;舌體小,但是很紅,舌苔也不多,是陰虛或者有內熱;舌體顏色發紫發暗,或者有瘀斑瘀點,是瘀血。

  舌體邊緣經常有牙齒痕,是氣虛。

  舌苔經常很厚不退,不是濕熱就是痰濕;如果沒有舌苔,是陰虛。舌苔很厚膩時不要進補,少吃肉;舌苔發黃時,多喝水,多吃些清涼的水果;舌體變得很胖大似乎塞滿口腔,要注意減少飯量,讓肚子稍微有點飢餓感,少喝水少吃咸;舌頭出現明顯齒痕時,說明疲勞,身體需要休息了,可以適當進補。

  看眼睛:無神則虛,渾濁多濕

  目光炯炯有神,那就是偏於熱性或者平和體質;目光無神,是虛性體質,氣虛、血虛、陽虛都會出現。

  眼睛鞏膜上面經常有脂肪沉澱,或者常年有很細小的血絲,看上去比較渾濁,多見於瘀血、痰濕和濕熱體質。有一種比較特殊的上熱下寒的陽虛體質,也會見到渾濁的眼睛。


二、聞——耳和鼻也是判斷工具

  聽聲音:有無中氣,最為重要

  聲音輕淺,沒有中氣,是氣虛;聲音底氣足,中氣足,通常是痰濕或平和體質。

  聞味道:異味較大,非熱即濕

  經常汗味、體味特別大,是痰濕或濕熱。經常有口氣,提示內熱、有積滯。痰濕、濕熱、陰虛內熱、上熱下寒的人容易出現口氣。


三、問——最直接的判斷方式

  問二便:尿黃多熱,便爛脾虛

  經常小便很黃,說明體內多熱;喝了水就要去廁所,夜尿又多,這是陽虛;每遇精神緊張則小便頻數或經常因為要不要小便而心神不安,常見於氣鬱、氣虛的女性。如果小便深黃髮紅、淋漓澀痛則要到醫院及時檢查治療。

  長期大便量少乾燥,可見於陰虛、氣虛。大便經常爛而不成形,可見於氣虛、陽虛、痰濕。如果經常大便乾結或粘膩、味道臭,小便黃,這是典型的濕熱體質。遇到精神緊張就會大便爛的是氣鬱體質。

  還有的人平素大便很好,但是稍微吃一點不幹凈、太油膩等食物,就很敏感,馬上會拉肚子,這並不是壞事,不能說是脾胃虛弱,反而是一種非常好的自我保護,據我自己的觀察,這種人雖然不是很強碩,但是往往身體素質還挺好。

  問情志:敏感多虛,壓抑多郁

  凡事思慮過多者,多為氣虛、血虛、氣鬱;容易傷感悲憂者,多為氣虛、陽虛;七情難以舒展,內向壓抑者多是氣鬱;容易驚恐不安者多是陽虛、氣虛。

  問家族史:痰濕體質要小心

  媽媽或者爸爸是痰濕體質,中心性肥胖,有高血壓、糖尿病的人要小心,很可能你也是痰濕體質,要早早地扼制痰濕體質明顯的偏頗。體質偏頗以後,會慢慢走父母這條路,得高血壓、糖尿病的幾率大大增加,所以要儘早預防。先天因素、家族因素對於體質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一方面是遺傳,一方面可能是家族內部長期形成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和養育後代的經驗造成的。

  問寒熱:陽虛外寒,陰虛內熱

  畏寒怕冷、耐夏不耐冬、常年手腳發涼,尤其到了冬季手冷過肘和足冷過膝、睡不熱被窩、身患每遇寒冷則發作或加劇的慢性病者,基本可以判斷是陽虛體質。

  怕熱、耐冬不耐夏、四肢溫暖,尤其到了夏季手心腳心發熱,喜歡吹空調喝冷飲者,是熱性體質。

  還有的人尤其是女性,冬天怕冷,夏天怕熱,不耐寒熱,一冷就穿很多,一熱就喝冷飲吹空調,對氣候的適應性很差。據我的觀察,這種人似乎情緒不穩定波動大的居多,常見氣鬱體質、氣虛體質。

  素體血虛的女性也會見畏寒怕冷、手腳冰涼,但是通常都伴有頭暈、心悸、多夢、面色萎黃、月經量少色淡的血虛表現。

  問汗液:汗出重要,過汗則虛

  汗是水谷精微在陽氣的蒸騰下氣化生成的。正常汗出是耗能散熱的過程,對於調節體溫、能量代謝很重要。少汗或無汗,能量代謝就會緩慢不暢通,悶在裡面,內生痰濕、鬱熱、濕熱。汗出太多,比如白天不活動汗出(自汗)、晚上入睡后汗出(盜汗)都不正常,見於氣虛、陰虛體質。

  汗少或無汗,又能吃的人,肥胖往往在所難免;而自汗或盜汗,又胃口差、飯量小的人,消瘦、失眠、健忘、心慌就會出現。

  有的人很容易出汗,吃飯、喝茶、運動、天稍熱會出汗明顯,不喜歡空調,可見於平和體質、偏於氣虛體質者,這種人往往身體素質不錯,情緒也較為穩定平和,也不容易發胖,因為能量代謝有一個很重要的渠道——汗出暢通,內熱容易發散出去。

  運動、熱食、熱飲、天熱時,比別人明顯汗少者,通常見於氣鬱、濕熱、痰濕體質,少汗無汗會令人容易發胖、腫脹、閉經、煩躁易怒、生痤瘡等。因為能量消耗少、水液代謝不暢、內熱散不出去。

  問經帶:經宜規律,帶忌多黃

  經常性的月經量偏少、經期延後、色暗、痛經者一般多見於瘀血、氣鬱體質;經常性月經量多、經期提前、色鮮紅則以熱性體質居多;月經顏色淡紅,多是血虛、氣虛體質。

  白帶長期偏多,色白,伴有容易疲倦者,多是痰濕、氣虛、陽虛體質;而帶下色黃,陰癢者,多是濕熱。


四、切——了解脈象的基本知識

  如果對中醫感興趣,大家可以學一學脈象的基本知識,對判斷自己的體質很有幫助。醫學要從醫生的手中解放出來,走向大眾。

  脈象有力,節奏整齊,說明身體狀況好,最起碼反映心肺功能好;如果半天還摸不到脈,好不容易摸出來了,很細,若有若無,那就是虛性體質;如果脈象細,胃口又好,就很容易發胖。

  脈象似一根直直的琴弦,叫弦脈,也叫肝脈,意味著肝臟功能不調。要注意呵護好肝臟,否則容易形成或者加重瘀血體質和氣鬱體質。

  在平靜狀態下,脈象比較快,是有熱(實熱或虛熱);脈象明顯慢,是陽虛。

  養生不是養老,養生貫穿生命全過程,越早越好。養生是對生命的保養,而非對疾病的治療。養神修德,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簡單順勢,保護環境,是養生的四大基礎,如果沒有這幾個基礎,養生無從談起。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5: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