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兒童尿床的原因有哪些?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4-12-29 04: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概述

一般說來,寶寶在2歲時,就能在夜間控制排尿了,尿床現象已大大減少。但有些發育晚一些的孩子3歲后夜間不再遺尿。但是如果3歲以上還在尿床,次數達到一周兩次以上,就不正常了。

原因

尿床在醫學上稱為遺尿症。導致兒童尿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睡眠因素:小孩白天玩耍過度、功課多、人疲勞、以至夜間睡得過深,尤其在小孩夢見廁所時更易尿床。
  2、精神心理因素:小孩受驚嚇、創傷、挫折,如白天受驚,晚上睡覺做惡夢時,換環境后不適應,暫時抑制正常的隨意排尿功能而導致尿床。
  3、不良習慣:有些兒童傍晚及夜間飲水過多,半夜膀胱過度充盈而尿床;冬天氣溫低、孩子不願意起床解小便而尿床;家長對孩子教育不當,沒有養成良好的排尿習慣。
  4、遺傳因素:調查表明,一半以上尿床兒童其親戚中有遺尿者。
  5、疾病因素:常見的是隱性脊椎裂,發生在腰骶部、骨頭裂開處與神經根粘連,使神經根受到輕微損害,夜間入睡后不能正常控制排尿;其他還有尿道感染、結石、尿道裂等畸形、蟯蟲病、糖尿病、尿崩。
  6、小孩尿床是病:日常生活中經常有家長這樣問:小孩尿床不是正常現象嗎?為什麼還要治啊?世界衛生組織認為:3歲前的小孩尿床的確不是病,也根本不用治,但3歲以後的小孩尿床就是病了,醫學上定義為遺尿症,必須要治。

人體是一個複雜的機體,儲尿、排尿功能在膀胱,但產生尿液在腎臟,指揮在於神經系統,每個器官存在問題,都可以導致遺尿症的發生,甚至為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1、大腦及神經系統發育遲緩,對脊髓初級排尿中樞的反應、處置及傳導障礙,使膀胱括約肌、逼尿肌控制失約而發生遺尿。
  2、膀胱自身發育不完善:發育不完善的膀胱不能完全行使控制能力。如膀胱偏小、括約肌收縮力弱、逼尿肌的舒張受到影響等,導致排尿次數多、漏尿直至遺尿。
  3、正常情況下,抗利尿激素在夜間分泌增加以減少夜間尿量,遺尿症患兒這種內分泌節律消失,夜間尿量明顯增多,加大了膀胱的負擔而遺尿。
  4、遺尿症有明顯的遺傳因素,研究發現父母一方有遺尿症者孩子發生遺尿可能性大約44%,如父母雙方均有遺尿症者孩子發生遺尿症的可能性高達77%,而父母雙方均無遺尿症者其孩子患該病的可能性僅為15%。
  5、器質性病變:最常見的是隱性脊柱裂,發生在腰骶部,骨頭裂開處與神經根粘連,使神經根受到輕微損害,夜間入睡不能正常控制排尿;其他還有尿路感染、結石、尿道裂等畸形、蟯蟲病、糖尿病、尿崩。

兒童尿床的根本原因是患兒腎氣(中醫上指管臟腑、體液正常工作的動力)不足,臟器功能失常,五液運化失衡。追根溯源是由於媽媽妊娠期間反應重、環境污染、胎位不正、遺傳、勞累等傷了胎氣,影響了胎兒的正常發育。此外,幼兒後天哺育不當、飲食結構不合理、疾病影響、家庭環境差等因素也是造成兒童尿床的原因。所以說兒童尿床的病因在父母。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尿床不算什麼,長大了自然會好。事實證明,許多孩子現在都已經上小學、中學甚至成年了,可還是在尿床;還有些家長認為尿床是孩子懶惰造成的,甚至抱怨、責怪孩子;事實上孩子尿床是體內疾病的外現。所以,某些家長的錯誤觀點一定要轉變,這不僅會延誤對孩子病情的及時治療(最佳治療年齡是3-6歲)。而且,病程越長,用藥量越大,治療時間也越長,久病對孩子身體和心理的危害也就更加嚴重。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21: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