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像重視高血糖一樣重視低血糖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4-12-7 08: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高血糖的危害顯而易見,但有一個口號要注意:「像重視高血糖一樣重視低血糖。」原因是低血糖對糖尿病患者的危害更大,它最終會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並導致醫療花費增加,甚至導致死亡。

  低血糖的反覆發生增加了糖尿病併發症風險,特別是心血管風險。對於合併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低血糖會引發心房纖顫,進而導致心臟性猝死。據悉,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為大血管病變,研究顯示,約60%~80%的糖尿病患者死於心腦血管疾病,其中近半數死於缺血性心臟病。

  一般來說,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葯3個小時后最容易出現低血糖反應。最害怕的就是糖尿病患者夜間出現低血糖,因為家人很難發現,而這種低血糖持續時間一旦超過6小時,很可能造成腦死亡,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糖尿病患者很難完全杜絕低血糖。輕度低血糖是允許的,因為出點虛汗、有點飢餓感,吃點餅乾或糖塊就能好轉。但只限於每個月一兩次,每周或每天都出現,是絕對不允許的。

  建議糖尿病患者,少用可能導致低血糖的藥物,如磺脲類藥物。如果根據病情需要,必須使用磺脲類藥物或打胰島素,血糖不能低於5.5mmol/L,以免發生低血糖反應。另外就是血糖控制目標應該個體化,對於40歲以下的、病程較短的、預期壽命較長的患者,應該強調血糖控制達標;而對於老年患者、肥胖患者、合併高血脂的患者以及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採取差異化的治療方案,血糖不一定非要達標。


南京市中醫院急診近期救治了一位73歲昏迷患者,因為低血糖引起心肌梗塞,所幸搶救及時暫無大礙。據該院內分泌科陸源源副主任中醫師介紹,嚴重低血糖比較危險,尤其在冬季容易引起中風、心梗甚至猝死。

最近門診病房有不少這樣的患者,平時血糖監測貌似很正常,實質血糖波動很厲害,加上糖尿病患者本身神經系統不敏感,往往感覺不出什麼不適,但很有可能會從清醒到昏迷,潛在危險非常大。

因此,專家提醒「老糖友」,尤其是體型偏瘦者要提高警惕,比如有的會出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微血管病變,有條件的話可以做一下動態血糖監測,及時調整降血糖的用藥方案,如果血糖波動比較厲害,可以內服益氣養陰的中藥。

陸源源介紹,老年人由於血糖調節作用受損,低血糖的癥狀比如飢餓無力、心慌、出冷汗、手抖等不明顯,反而是神志改變比如嗜睡、發獃、意識模糊這些癥狀明顯,因此常常會被誤診。

事實上,低血糖對於老年人的危害極大,其危害性不亞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滲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若低血糖昏迷持續6小時以上,腦細胞將受到嚴重的不可逆損害, 導致永久性腦功能障礙或死亡。因此家人一定要關注老年人的低血糖。

專家提醒,高血糖患者應遵照醫囑控制血糖,血糖高不好,血糖太低同樣不好,事實上,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加危險,因為高血糖的危害是緩慢進行的,而低血糖可以毀人在頃刻之間。發生低血糖需要儘快糾正,避免低血糖引起心腦血管急性事件和反跳性高血糖。神志清醒者應儘快飲用糖水和其他含糖飲料,或進食餅乾、饅頭等。意識喪失或疑似低血糖的患者,則應趕緊到醫院請醫生救治。同時,要弄清引起低血糖的原因,如屬用藥不當,應該及時調整用量用法。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9: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