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再談《母儀天下》兼及唐長孫皇后二三事(下)

[複製鏈接]

696

主題

1019

帖子

421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2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ixixing 發表於 2009-4-22 06: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再談《母儀天下》兼及唐長孫皇后二三事(下)

李西興

 

……長孫皇后死時年僅三十六歲。
 
(接上)
以上兩例,再加上代兄長長孫無忌推辭輔政要職,雖然是正面讚美長孫皇后,卻也說明,長孫皇后實際上已經參與,或者說,協助唐太宗處理朝廷的重要政務了。王政君在元帝朝,沒有參與過任何與朝政有關的事。在成帝朝,身為皇太后的她,只是在她哥哥大司馬大將軍王鳳上書請辭時,以哭泣不食向兒子漢成帝施加壓力。她正式向兒子提出的富貴親屬的要求,有兩次:
一、王政君的生母李氏,改嫁後生一兒子名叫苟參。她讓成帝仿照漢武帝封田蚡的前例,封苟參為列侯。成帝說:「當時封田氏,不合乎正道。」沒有答應,但是提拔苟參擔任侍中水衡都尉(是掌管上林苑事務的少卿,秩二千石)。
二、王政君有八個兄弟,唯獨王曼死得早,沒趕上王家滿門封侯的好時光。身為太后,就為此事,常在成帝面前嘮叨。時間長了,再加上其他因素,成帝下詔追封王曼為新都哀侯。讓王曼的兒子王莽嗣爵為新都侯。
 
在漢哀帝朝,王政君身為太皇太后,多次讓擔任大司馬輔政的侄子王莽辭職,以免和哀帝的生母丁姬和祖母傅太后,以及丁傅兩家外戚的新貴們發生衝突。有次,漢哀帝麒麟殿設酒席,和他的寵臣董賢及其親屬宴飲。哀帝突發奇想,竟然說要把天下禪讓給董賢。當時王政君的侄子中常侍王閎在場,就進言說:「天下乃高皇帝天下,非陛下之有也。陛下承宗廟,當傳子孫於亡窮。統業至重,天子亡戲言!」漢哀帝默然不悅,由此不再讓王閎侍奉酒宴了。王政君怕王閎遭不測之禍,親自替王閎向哀帝陪罪。直到哀帝猝死,七十高齡的王政君,才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出面,收取皇帝璽綬,並重新啟用被丁傅集團排斥多年的王莽。
西漢景帝時至武帝初的竇太后,崇尚黃老學說。然而她一怒之下,能同時撤換朝廷三公【參看我寫的《西漢宮廷故事》第九篇「內戚之間的爭鬥」】,這確實不符合黃老「無為」哲學的原則。而從王政君的一生來看,她才是西漢王朝唯一深得「無為之治」真傳之人。
毛澤東在《評點二十四史》時說過:「關於王莽變法,漢時一般做史的人——范曄、班固、班昭等——因為他們吃的漢朝的飯,要給漢朝說幾句話,把王莽說得怎麼壞。其實王莽也不是怎麼不得了的一個壞人。」

我們今天看待歷史事件,不能站在漢朝的立場上批評王莽。我們說王莽篡漢,和曹丕篡漢一樣,是指非通過戰爭奪取政權,而是通過權謀篡奪天下。然而天下,天下人之天下也,唯有德者居之。我看王莽就要比西漢的元帝、成帝和哀帝強。問題是王莽所建立的新朝,沒有能延續就失敗了。所以歷代具有正統觀念的史家都罵他。在近現代,特別是新中國建立之後,除了毛澤東外,還有許多人為王莽鳴不平。

如胡適就說過:「王莽是中國第一位社會主義者。」( 胡適《井田辨)

錢穆則認為:「王莽的政治,完全是一種書生的政治。」

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一書中說:「……王莽是儒家學派的巨子。以一個學者建立一個龐大的帝國,中國歷史上僅此一次。他奪取政權的目的與劉邦不同。劉邦之類,只是為了當帝當王,滿足私慾。王莽則有他的政治抱負。他要獲得更大權力,使他能夠把儒家學說在政治上一一實踐,締造一個理想的快樂世界
    何茲全說,王莽是代表中下層地主階級的改良主義者。王莽變法是一次改良主義運動。(《光明日報》
1951310)

鄧廣銘在《論王莽的代漢和改制》(1952125日《進步日報》)一文中指出,西漢末年的中小地主階層,在政治和經濟上有兩項要求:由於社會經濟發展過於畸形,致使階級矛盾日趨尖銳,故要求有一種改良措施加以緩和,藉以穩定整個地主階級的權益;由於劉姓政權腐朽無能,已不足以負荷緩和矛盾的重任,故又要求有一個新的統治政權繼起。王莽就是順應這兩種要求而掌握政權,並制定出社會改革方案的。
    翦伯贊在《秦漢歷史上的若干問題》(《歷史學》
1979年第一期)一文中認為,王莽是一個最大的政治野心家,也是西漢末封建貴族集團中一個較有見識的人物。
他指出,在封建正統史學家的筆下,王莽一直被描寫成為一個典型的偽君子、篡竊者而受到譴責和辱罵。實際上「王莽篡漢」這件事,對評價王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王莽改革,因為這件事關係到當時人民的生活。王莽改制的主觀目的,當然不是為了農民的利益,而是企圖犧牲個別大地主、大商人的眼前利益,來重新穩定瀕於崩潰的整個地主階級統治。但在客觀上是對農民有利的。正因如此,他遇到了大地主、大商人的頑強反對,而陷入全盤失敗。至於王莽對他的每一項改革,都附會於聖經賢傳上的說教,這不是復古,而是托古改制。

 

由此可見,姚李的文章批評說,王政君幾十年中卵翼王氏外戚勢力,充當侄子王莽的保護傘,才使得王莽得以竊國篡位。還是站在舊史家的立場上所作的評論。
 
所以我的觀點是:孝元皇后王政君是一個有著獨特非凡經歷的平凡女性。她身居國母之位長達六十年,從公元前48年至公元13年,跨越公元前後,見證了西漢晚期五朝天子(漢元、成、哀、平四位皇帝及新朝的王莽)的興衰。
王莽,則是中國兩漢之際,一個失敗的托古改制的政治家。
這種評價是否公允妥當,請網友評論。
 
三、長孫皇后曾經把古代著名婦女的故事編著為《女則》,計有十篇。她常常對她的文件保管員說:「這部書是我用來自律的,寫得沒什麼無條理。不要給皇帝看。」她死後,皇後宮的管事,把《女則》呈交皇帝。唐太宗讀後既傷心又感動,說:「皇后的這部書可以垂範後世!」(《新唐書·后妃傳》)然而,太宗死後,首先破壞《女則》的,就是長孫皇后的愛子,繼位的唐高宗,以及他所寵愛的武后。據《新唐書》記載,長孫皇后的《女則》,著重告誡後宮嬪妃不要干預朝政。而唐高宗的縱容和武后的所作所為,恰好和長孫皇后遺訓完全背道而馳。這不能不說是唐初政治的一大諷刺。
 
相比較而言,我倒更欣賞孝元皇后王政君。一、她雖然被立皇后,卻從不嫉妒其他後宮受寵的嬪妃,這在古代宮廷里極為少見。二、她在自己兒子繼位當皇帝之後,能善待定陶王劉康及其母傅太后,而不斤斤計較傅氏以前曾有傾覆太子的圖謀。三、她並不喜歡干涉朝政,卻很識大體。史書所記載她的許多事迹,都突顯出她雖身為至尊的女性,其內心卻是非常平和善良的。她沒有半點兒矯揉造作,悲傷時就哭泣,生氣時不但敢斥罵執掌國柄的侄子,連傳國玉璽也敢往地下摔,完全是個性情中人。至於她被侄子王莽利用,成為王莽篡漢的一張王牌,如果我們不對王莽抱有過度歷史偏見的話,也算不了什麼,只能讓人更為同情當時已經老邁年高的王政君。所以,元后丟擲傳國玉璽和恪守漢臘的故事,不僅反映出這位老太后受騙的憤慨真情,也和王莽一系列爭取民心的政治作秀,形成鮮明的對照。
至於「母儀天下」這個詞,本身就帶有封建王朝的時代烙印,是讚美帝王后妃專門用語。一個歷史題材的電視劇,用它來作為片名,是無可厚非的。曾記否,「文革」中江青借毛主席夫人的名義,妄想「母儀天下」,最後只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而作為一個普通人,最愛的只有自己母親。正如我在悼念去世的母親時所說的:「普通的母愛是最誠摯的愛。
關於王政君和王莽的真實故事的生動敘述,請欣賞我寫的《西漢宮廷故事》第二十篇「孝元皇后」和第二十三篇「王莽篡漢」(同時在美國的「海外華人俱樂部---貝殼村」和中國大陸的「華聲在線---精英博客---貝殼村」連載)。
                          二〇〇九年四月二十一日於紐西蘭奧克蘭
 

696

主題

1019

帖子

421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211
沙發
 樓主| lixixing 發表於 2009-4-22 07:51 | 只看該作者

沉思托古改制的王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8

主題

2766

帖子

305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054
3
絳紫湮 發表於 2009-4-22 09:27 | 只看該作者
頂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18: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