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漫談《漢武大帝》電視連戲劇

[複製鏈接]

696

主題

1019

帖子

421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2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ixixing 發表於 2009-4-18 09: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漫談《漢武大帝》電視連戲劇


再說洗馬---兼論汲黯()

李西興


    1986年夏,我在家鄉中國陝西西安,看過一部關於唐太宗李世民的電視連續劇。劇情中涉及魏徵,時任太子洗馬。由於劇中把洗馬誤讀為xi-ma,我寫了一篇小文章,發表在《西安晚報》上,對此加以糾正。近日閑看《漢武大帝》光碟,看到漢景帝任命儒者衛綰作為太子太傅,教皇太子劉徹學習儒家典籍。竇太后對此不滿,就派汲黯作為太子洗馬,教太子讀黃老學說。這裡不僅仍把洗馬的讀音念錯了,而且還出現種種值得討論的謬誤,因此我再次著文,從洗馬說起。
    據《漢書·百官表》記載:太子太傅、少傅,古官。屬官有太子門大夫、庶子先馬(注意,應讀為xian-ma,而不是xi-ma)、舍人。
太子太傅秩二千石。杜佑云:漢魏故事,太子於二傅執弟子禮。太傅可以不向太子稱臣(見王先謙《漢書補註》)。而先馬,據張晏的解釋:「先馬,員十六人,秩比謁者。」如湻曰:「前驅也。《國語》曰:句踐親為夫差先馬。『先』或作『洗』也【李西興按:讀音均為先導的先,而不是洗涮的洗】。」可見,先馬是太子太傅的屬官,秩比謁者(謁者掌賓贊受事,員七十人,秩比六百石)。一個官秩僅為「比六百石」的屬官,怎麼能和自己的頂頭上司,秩二千石的太子太傅平起平坐呢?何況,先馬的職責,也不是教授太子文化知識的老師。
另外,在《漢武大帝》前面幾集,還說到晁錯是漢景帝的老師。史載晁錯擔任過太子舍人門大夫。這些職務和先馬一樣,也是太子太傅屬官。後來晁錯改任博士。博士是太常屬官,秩比六百石。有次,晁錯書言之有理,受到文帝賞識,被升為太子家令。太子家令是詹事屬官,秩應為八百石。晁錯能言善辯,受太子劉啟的寵信,太子家的屬吏們號稱他為「智囊可見,晁錯根本就不能算作是漢景帝的老師。電視劇的說法,或是對史書的誤讀,或是編劇所作的故事演繹。
汲黯在漢景帝時期,史載不過寥寥數語:「為太子洗馬,以嚴見憚。」並沒有什麼具體事迹。到武帝即位,汲黯作為謁者,曾兩次作為皇帝的使節,外出執行特別使命。
【《漢武大帝》劇中,將此演繹為任汲黯為五千石(漢代根本就沒有五千石的官秩級別)的謁者令。按:西漢時謁者是郎中令(武帝太初年間更名光祿勛)的屬官。謁者的領事號僕射,秩比千石。郎中令是九卿之一,掌管宮殿掖門戶,秩為中二千石。另外,少府的屬官有中書謁者令建始四年(公元前29),被漢成帝更名中謁者令,其秩也應在千石以下。】
一次是東粵(秦漢時期,閩粵人分佈在今福建、浙南和贛東北部分地區,及福建沿海島嶼。漢初有閩粵王國,后又從中分出東粵)人互相打,漢武帝派汲前去視察汲黯只抵達(今江蘇省蘇州市)就返回京師,稟報說:「粵人之間互打仗,已經習以為常了不值得大漢天子使節去過問」第二次是河內(郡治懷縣,在今河南武陟縣西南)失火,燒了一千餘家。漢武帝派汲前去視察。汲黯回來稟報說:老百姓失火延燒相鄰的房屋,不值得天子擔憂。臣路過河內郡地,見到因水旱受災的貧民有一萬餘家,甚至出現了父子相食的慘景。臣謹便宜行事用皇帝的符,打開河內郡糧庫賑災民。現在還符,並請皇帝責罰我擅用符節之罪。」武帝很賞識汲黯的敢作敢為,不但沒有治他的罪,還把他升為滎陽令。滎陽是西漢時的大縣,官階應為秩千石。不料汲黯卻以當縣為恥,借口有病,不接受這項任命,回家鄉種田去了漢武帝得知汲黯不肯就任的底細,就他擔任中大夫(秩千石,武帝太初年間更名光祿大夫,秩比二千石)。汲黯因多次直言,懇切進諫,難以廷官職。就被朝廷外放,升任為東海太守(秩二千石)
史書上記載:「()黯學黃、老言,治官民,好清靜……歲余,東海大治,稱之。上(漢武帝)聞,召為主爵都尉(后更名為右扶風,秩二千石),列於九卿。
主爵都尉(右扶風)是京師三輔(即漢朝首都長安的三個直轄區)之一的行政首長,因此可以參加公卿朝議,稱之為「列於九卿,即副卿(少卿)級的官職,相當於今天中國大陸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易中天教授在《漢代風雲人物講座》第一講「冤死的晁錯」里說:當時有一個叫鄧公的人就跟漢景帝說過,晁錯死得太冤了。鄧公是一個什麼人呢?鄧公當時的官職叫做謁者僕射謁者僕射的級別叫做秩比千石。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相當於副部級。李西興按:根據易中天的解釋,西漢九卿部長級,九卿秩為中二千石。那麼副部級應為秩二千石比二千石則是准副部級。秩千石的謁者僕射,只能相當今天各部的司局級。至於易先生把西漢官秩之石讀錯音的解釋,請參看我的《漫談「母儀天下」電視連續劇》
當時,漢武帝正徵招文學儒者,常說「吾欲云云」。汲黯就直言批評說:「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這怎麼能舜的盛世之治!」這句話惹怒了皇上。漢武帝臉色一變,宣布退朝。公卿們都汲黯擔心武帝回到後宮后對隨從說:「汲黯話說得太過分!他心也太直了!」群臣有人就此落汲黯汲黯卻答道:「天子任命公卿輔弼臣,能是讓他們看皇上的臉色,阿諛奉承,陷主於不誼的嗎?既然我們已在其位,如果只顧著自己明哲保身這不是羞辱朝廷嗎?
有趣的是,唐代魏徵在這一點上和汲黯是一樣的。(待續)

128

主題

2766

帖子

305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054
沙發
絳紫湮 發表於 2009-4-21 09:07 | 只看該作者
問好 先頂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1 03: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