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ZT:春節命名的由來.

[複製鏈接]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ousuo 發表於 2010-2-17 23: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8年9月16日   台州市書生中學.

一、春節的來歷

中國農曆年的歲首稱為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象徵團結、興旺,對未來寄託新的希望的佳節。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千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其實「春節」的命名始於1913年,是由朱啟今先生在《定四時節假》中向袁世凱提出的,延用至今。

臨近春節,人們採辦年貨,除夕時,全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貼年畫、春聯;迎接新的一年來臨。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過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漢族、滿族和朝鮮族過春節的風俗習慣差不多,全家團圓,人們吃年糕、水餃以及各種豐盛的飯菜、張燈結綵,燃放鞭炮,並互相祝福。春節期間的慶祝活動極為豐富多樣,有舞獅、耍龍的,也有踩高蹺、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區人們沿襲過去祭祖敬神活動,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豐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節叫做「白節」,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過藏曆年。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是過「古爾邦節」。春節也是苗族、僮族、瑤族等的盛大節日。

二、活動建議

由於春節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建議學校可開展以下活動:

1.   徵集春節祝福語、春聯、詩歌、創作年畫

2.   參與社區迎新春活動,組織小組慰問孤寡老人

3.   開展「新年新過法」創意大賽

三、春節趣聞

春節傳說之一:熬年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吃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摸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熬,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滅火掃凈爐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吉凶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春節傳說之二:萬年創建曆法說

    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於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迴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複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雲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后,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后非常高興,感到很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台和漏壺亭。希望藉此能測准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曆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後來,萬年創建曆法已成,祖乙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說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曆,當他把「太陽曆」呈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曆命名為「萬年曆」,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說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春節傳說之三:貼春聯和門神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鬼域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盪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愿,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愿。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裡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鬱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裡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17

主題

1120

帖子

121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18
沙發
碧海琴音 發表於 2010-2-17 23:45 | 只看該作者
沙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3
 樓主| sousuo 發表於 2010-2-17 23:48 | 只看該作者
同一個節,有不同的過法,誰也不自絕於什麼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68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盤古教紅衣主教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680
4
人間的盒子 發表於 2010-2-18 01:04 | 只看該作者
sousuo: 同一個節,有不同的過法,誰也不自絕於什麼的。
一看你就沒請示過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5
溫和寶 發表於 2010-2-18 01:06 | 只看該作者
sousuo: 同一個節,有不同的過法,誰也不自絕於什麼的。
有些個宗教極端分子,他們打心眼裡就盼著有一天過春節的時候出門見面不說「虎年吉祥」而改說「哈里路亞」呢。中華民族的春節對他們來說,僅僅是為了礙著臉面,不得已而過之,誰讓自己倒霉生在中國呢。這種人就是屬於自絕於中華民族那類人。至於那些連臉面都不要的,公開號召不過春節的,根本就是敗類。
順便說一下,大過年的見面就喊「哈里路亞」的,那不叫不同的過法,那是篡改。我對這種人建議:不願意過就別過。不為春節添彩沒關係,別添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6
 樓主| sousuo 發表於 2010-2-18 01:22 | 只看該作者
溫和寶: 有些個宗教極端分子,他們打心眼裡就盼著有一天過春節的時候出門見面不說「虎年吉祥」而改說「哈里路亞」呢。中華民族的春節對他們來說,僅僅是為了礙著臉面,不
如果把如何過春節,非得搞成民族鑒定的指標,那就很有意思了嗎?

每人見面哈里路亞。

過不過春節,怎麼過,個人都有自由的,難不成過年不穿新衣服也"自絕"不成?

凡事不要極端,極端了就沒意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7
 樓主| sousuo 發表於 2010-2-18 01:24 | 只看該作者
人間的盒子: 一看你就沒請示過神。
神才不管這些沒用的事,春節幹嘛不過,過節不忘傳福音就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68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盤古教紅衣主教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680
8
人間的盒子 發表於 2010-2-18 02:24 | 只看該作者
sousuo: 神才不管這些沒用的事,春節幹嘛不過,過節不忘傳福音就是。
神叫你別過年你非過,人叫你別提神你又要提,看來天堂地獄你都去不成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9
 樓主| sousuo 發表於 2010-2-18 02:30 | 只看該作者
人間的盒子: 神叫你別過年你非過,人叫你別提神你又要提,看來天堂地獄你都去不成了。
冤枉啊,神沒提過年的事呀,只要不拜偶像,過年是隨便的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10
溫和寶 發表於 2010-2-18 04:10 | 只看該作者
sousuo: 神才不管這些沒用的事,春節幹嘛不過,過節不忘傳福音就是。
過節不忘傳福音,就屬於添堵一類的。我看你還是別過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11
 樓主| sousuo 發表於 2010-2-18 04:16 | 只看該作者
溫和寶: 過節不忘傳福音,就屬於添堵一類的。我看你還是別過了。
那也是因人而異,看福音是福音的,咱就說兩句;看看福音是添堵的,咱就過了破五再說。

你咋老反對俺過年呢,是不是嫌我沒給你拜年咋的,不對呀,我給你拜過年呀。

再拜一遍,禮多人不怪,春節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3861

帖子

1764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64
12
漢紳 發表於 2010-2-18 05:07 | 只看該作者
sousuo: 那也是因人而異,看福音是福音的,咱就說兩句;看看福音是添堵的,咱就過了破五再說。

你咋老反對俺過年呢,是不是嫌我沒給你拜年咋的,不對呀,我給你拜過年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13
溫和寶 發表於 2010-2-18 05:17 | 只看該作者
sousuo: 那也是因人而異,看福音是福音的,咱就說兩句;看看福音是添堵的,咱就過了破五再說。

你咋老反對俺過年呢,是不是嫌我沒給你拜年咋的,不對呀,我給你拜過年呀
呵呵!說起拜年,忽然想起一句歇後語來-----黃鼠狼給雞拜年。好長時間不用這句話了,都快忘了。
由於中華文化和基督教文化格格不入,所以你不能同時干這兩件事。你如果真地想像中國人那樣過年,就把什麼基督耶穌那些玩意兒放下,踏踏實實地過年。或者你就不過我們中國人的年,直接去過什麼聖誕節復活節去吧,少了你們還真覺不出什麼。但是,如果有人試圖借中國人民傳統節日的機會做些反民族的事情,那就真是應了上面的那句歇後語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14
 樓主| sousuo 發表於 2010-2-18 05:23 | 只看該作者
溫和寶: 呵呵!說起拜年,忽然想起一句歇後語來-----黃鼠狼給雞拜年。好長時間不用這句話了,都快忘了。
由於中華文化和基督教文化格格不入,所以你不能同時干這
看起來格格不入的東西多了,還是說馬列吧,入嗎?

其實沒必要搞得似乎一清二白似得,好象反基提民族主義最提氣,其實不然,真的信仰是超越種族的,更何況在現在地球村的情況下,一種文化要是拒絕借鑒其他文化是很難的事。

反基,從教義上走,還有點意思,從種族上說事,沒啥說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15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10-2-18 09:12 | 只看該作者
sousuo: 看起來格格不入的東西多了,還是說馬列吧,入嗎?

其實沒必要搞得似乎一清二白似得,好象反基提民族主義最提氣,其實不然,真的信仰是超越種族的,更何況在現在
一種極端信仰想要扼殺民俗文化的可還真不是沒有,可惜,沒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16
 樓主| sousuo 發表於 2010-2-18 11:06 | 只看該作者
在美一方: 一種極端信仰想要扼殺民俗文化的可還真不是沒有,可惜,沒戲。
任何信仰在不同民族中展開時都有相應的民俗跟著生長或消亡。

刻意扼殺民俗,文革時經歷過,至於基督教在中國和民俗是什麼關係,現在還沒有真正的「內容」,因為基督教自己尚未展開,說扼殺民俗尚嫌太早。

但肯定,有些民俗和基督信仰不相容,基督信仰著對民俗一定要有所舍取,但這本質上又是關乎信仰而非民族。

到底是幾隻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17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10-2-18 11:31 | 只看該作者
sousuo: 任何信仰在不同民族中展開時都有相應的民俗跟著生長或消亡。

刻意扼殺民俗,文革時經歷過,至於基督教在中國和民俗是什麼關係,現在還沒有真正的「內容」,因為
沒什麼不可預測的,看看歷史上基督教是如何扼殺與它不合拍的文化元素的,傻子也能知道後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7: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