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將保住超級大國地位 (保守派言論)

[複製鏈接]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m021 發表於 2008-10-16 19: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Bret Stephens

在兩個世紀的退卻和衰落之後,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落入了奧斯曼帝國之手。大英帝國則是在兩次世界大戰、一場全球性大蕭條以及冷戰的打擊下才轟然倒地。

因此,可以相當肯定地說,美國的霸主時代不會因信用違約掉期(CDS)、「以市值計價」會計準則或(甚至)巴尼•弗蘭克(Barney Frank)議員而落幕。

當然也不乏駁斥這一觀點的論調。德國財政部長、俄羅斯總理和伊朗總統幾乎是異口同聲地預測說,美國將失去其在金融及/或其他領域中的霸主地位。美國《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也加入進來,發表了一篇名為《一個可能無法保持超級大國地位的大國》(A Power That May Not Stay So Super)的文章。德國《明鏡周刊》(Der Spiegel)則撰寫了《狂妄自大的終結》(The End of Hubris)一文。英國《衛報》(Guardian)專欄作家約翰•格雷(John Gray)看到的是《美國從權力跌落途中的破碎一刻》(A Shattering Moment in America's Fall From Power)。

上述言論大都帶有掩飾不住的幸災樂禍。不過當潮水拍擊格列佛的腰部時,通常意味著小人國的居民們已經遭遇滅頂之災了。在周一的強勁反彈之前,道瓊斯指數在3個月中暴跌了25%。不過即便如此,也只能說美國股市幾乎比其他任何外國股市跌幅都要小。德國XETRADAX指數跌了28%、中國上證綜合指數跌了30%、日本日經指數的跌幅是37%,而巴西BOVESPA指數和俄羅斯RTSI指數的同期跌幅分別是41%和61%。這些都有力地證明,沒有哪個國家能從美國的金融危機中討到便宜。

另一方面,全球經濟低迷並非總是與美國的利益相悖。當油價跌破每桶80美元時,也就是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Hugo Chavez)迅速邁向破產的開始,目前的油價就在這個水平上下波動。這個邏輯同樣也適用於莫斯科和德黑蘭的石油霸主們,只是或許在不同的價位上而已;這些國家通貨膨脹形勢嚴峻,對投資者信心的擔憂情緒四處蔓延。俄羅斯消耗掉5,500億美元外匯儲備的「燒錢」速度也很可能比預期的要快,這也算是對該國今年夏天在喬治亞冒險行動令人欣慰的間接報應。

而且考慮到美國仍有能力為救助計劃提供資金,相對而言美國似乎還未到窮困潦倒的地步。上個月的7,000億美元救助計劃看上去規模驚人,但是也只佔了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多一點兒。不妨把這和德國4,000億至5,360億美元(占該國GDP的12%-16%)的救助計劃或是英國8,350億美元(GDP的30%)的計劃比較一下。

當然,可能需要比7,000億美元多很多的資金來收拾我們的爛攤子。但是美國的政府負債與GDP之比約為62%,這說明了問題。歐元區是75%,日本是180%。

同樣可以作為證據的是,美國獲得的外國直接投資仍居世界首位;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數據,美國的經商環境位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新加坡和紐西蘭);而且與歐盟、俄羅斯、日本和中國不同,美國的人口趨勢也沒有朝著嚴重的老齡化發展。

最重要的是,美國仍傾向於金融透明性。我不知道按市值計價的會計準則是否是個好主意;但上個月實施的臨時限制賣空金融類股的禁令似乎是個壞主意。

事實將表明,一個要求及時準確地披露金融信息、並且不會幹涉價格的系統長期來看總是比沒有這類要求的系統更加堅韌。如果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是一種金融定時炸彈的話,那麼中國的國有企業無疑是另一種形式的定時炸彈。有誰能確定它們的債務規模呢,即使沒有十成把握?

這並不是說國有企業的突然倒閉會對誰有好處,包括美國在內。不過眼下這場危機中未被注意的一個諷刺之處是,美國的金融脆弱性比歐洲(或世界其他地方)早暴露了好幾個月。這也是美元在近幾個月走強的原因之一。同時也說明了美國為什麼很可能會比某些國家更快渡過危機,比如日本;上世紀90年代很長一段時間,日本面對銀行業危機都採取了自欺欺人的態度。

美國到底如何以及何時能渡過難關,在這一點上眾說紛紜。衰退是經濟周期中的一部分,這是個無庸置疑的事實,而衰退持續的時間從6個月到16個月不等。嚴重衰退或蕭條從根本上講是政治事件,能持續10年甚至更長時間──無論糟糕的經濟政策持續多久。

如果下屆政府聰明的話,它會盡全力幫助市場清晰起來,任衰退自然發展,盡己所能保持這個曾為我們造福的金融體系毫髮無損。如果政府不夠聰明的話,它將會開始數年浮華的社會嘗試。無論明智與否,美國最終都將重獲其經濟立足點,保住自己的地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5: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