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5-3-15 03:36 編輯

馬爾他騎士團大團長 阿德里安·德·維格納庫爾, 1690-1697
歷史 – 1690 – 1697 Adrien de Wignacourt
法國人, 前任大團長的侄子, 1690 當選騎士團大財務長. 執掌政府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為在騎士團與土耳其人進行的多年戰爭中陣亡的馬爾他士兵的寡婦和孤兒設立救濟基金. 1693, 一場可怕的地震襲擊了馬爾他島, 持續了三天, 給島上造成了相當大的破壞和災難. 諾塔比爾大教堂完全被毀, 其他建築也遭受了最嚴重的破壞. 這場地震對西西里的影響更為嚴重, 阿戈斯塔鎮被徹底摧毀. 大團長一收到這個令人悲傷的消息, 立即派出大量物資, 富裕的騎士們慷慨解囊, 從而減輕了不幸居民的痛苦和貧困. 正是通過威格納科特的努力和教皇英諾森十二世的斡旋, 自拉斯卡里斯時代以來, 馬爾他騎士團和熱那亞共和國之間就海軍敬禮問題發生的爭端得到了友好解決, 而由於這次和解, 熱那亞人再次被接納加入騎士團. 成功統治了七年之後, 阿德里安·德·威格納科特於 1697 去世.
-
大團長 Adrien De Wignacourt
1618 法國-1697 (享年 78-79) 馬爾他
安葬 聖約翰聯合大教堂
瓦萊塔, 馬爾他南部港口
墓地 法國語言教堂,
紀念 ID 176353126
前邊有戎裝肖像
https://www.coinsofmalta.com/his ... rien-de-wignacourt/
https://www.findagrave.com/memor ... drien-de_wignacourt



弗拉·馬坎托尼奧·祖達達里 1720-22
歷史 – 1720 – 1722 年 馬坎東尼奧·宗達達里
馬坎東尼奧·宗達達里 Marcantonio Zondadari, 古老的義大利語言, 是著名同名紅衣主教的兄弟, 也是教皇亞歷山大·維爾的侄子, 1720 當選為拉蒙·佩雷洛斯·羅卡富爾的繼任大團長. 他很早就加入了那不勒斯兄弟會, 迅速晉陞為帆船將軍, 並最終被任命為已故大團長的御前騎兵長. 在他短暫的統治期間發生的第一件重要事件是騎士團的海軍英勇地俘獲了兩艘土耳其戰艦和一艘阿爾及利亞海軍旗艦, 該旗艦有 25 門火炮, 船員 500 人. 這次勝利之後, 他們很快又俘獲了另一艘裝 40 門火炮的阿爾及利亞船隻, 經一小時激烈戰鬥, 一艘基督教帆船從敵人手中奪回. 聖約翰騎士團的艦隊此時已經佔據了優勢, 異教徒再也不敢像往常一樣肆虐地中海. 精力充沛、虔誠的大師為修道院的管理增加了幾項重要改革, 並在很大程度上執行了他的前任已經提出的改革. 他是唯一一位通過對騎士團歷史的寶貴研究而贏得文學才能聲譽的大師. 儘管他的任期只有兩年多一點, 但在修道院內享有很高聲望, 深受馬爾他居民愛戴, 他於 1722 去世, 馬爾他居民對他深感哀悼.
http://www.coinsofmalta.com/hist ... cantonio-zondadari/


馬爾他 5 格拉尼 (Cinquina) 價值 1/24, 流通銅幣, 18 世紀
格拉諾
特點
發行人 馬爾他 醫院騎士團團長 Emmanuel de Rohan-Polduc (1775-1797)
類型 標準流通硬幣
1776-1785
價值 1 格拉諾 (1⁄240)
貨幣 斯庫多 (1530-1825)
成分 銅
重量 1.17 克
直徑 16 毫米
形狀 圓形
技術 銑削
方向 硬幣對齊 ↑↓
取消貨幣化
參考 KM#298.1-298.3、298.5、298.6
https://en.numista.com/catalogue/pieces27724.html


菲利普·維利爾斯·德·利斯爾·亞當 Philippe Villiers de L』Isle Adam
歷史 – 1530 – 1534 菲利普·維利爾斯·德·利斯爾·亞當
法國人, 1521 在羅得島當選. 1530 抵達馬爾他時, 非常失望地發現島上除了一塊乾旱的岩石外什麼也沒有, 只有聖安傑洛城堡作為唯一的保護, 堡壘腳下有幾座被稱為 Bourg 的房屋. 堡壘本身只有一門火炮和兩把獵鷹. 據說, 該島的首府是公元前 1404 年由希臘人建造的, 阿拉貢國王阿方索稱之為 Notabile, 位於島嶼中心, 周圍是脆弱的防禦工事. 島上四處散布著幾個小村莊, 就像島上的斑點一樣. 宏偉的港口是唯一的吸引力, 騎士們很快就對這座即將成為他們新家的島嶼不感興趣而產生了不滿. 但 L』lsle Adam 雖然不反對將他的騎士團遷移到比馬爾他更有利的地方, 但他很快就意識到如果適當加固該島將提供的優勢. 在取得馬爾他島和戈佐島的主權后, 他將臨時住所設在聖安傑洛城堡, 並在布爾格建立了騎士團修道院, 修道院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一道壕溝包圍, 以保護新醫院和修道院本身. 大團長接下來的想法是加固該島的首府, 然後是諾塔比爾, 1530 在那裡莊嚴入駐. 舊防禦工事得到了修復, 城市駐紮了強大的守軍. 戈佐島由總督負責管理並由步兵連負責防衛. 該島防禦工事堅固, 配備有火炮和彈藥, 以及充足的糧食供應. 接下來, L』lsle Adam 致力於該島的內部管理, 收入大大增加. 在一場重病徹底擊垮他之後, Villiers de. L』lsle Adam 1534 去世, 享年 75 歲. 此前他在羅得島統治了 12 年, 在馬爾他統治了近 4 年. 他的遺體經過防腐處理后, 被安葬在聖安傑洛堡的小教堂里。三十年後, 在最隆重的儀式下, 他的遺體被轉移到修道院教堂, 該教堂由大團長 La Cassiere 於 1567 年在瓦萊塔市建造. 利斯爾·亞當的性格如此英勇和偉大, 以至於逆境的烏雲只會使他更加光彩奪目. 羅得島的淪陷是繼耶路撒冷淪陷之後騎士團遭遇的最大災難, 而這場災難卻與他的名字緊密相連, 他在那場災難中的表現比其他人在最輝煌的勝利中所獲得的聲譽還要高. 作為騎士團在馬爾他島創始人, 以及在騎士團遭受嚴重損失后復興的主要推動者, 他可以被視為騎士團的第三位家長和創始人. 雷蒙德·杜·普伊 (Raymond du Puy) 將他的名字與該機構的最初成立聯繫在一起. 騎士團在他們美麗的家鄉羅得島建立, 要歸功於富爾克·德·維拉雷 (Fulke de Villaret); 正是利斯爾·亞當將他們的命運引向了地中海中心的岩石島嶼, 聖約翰的旗幟在那裡驕傲地飄揚了兩個半世紀, 這是基督教的榮耀, 也是異教徒的恐懼. 從這位大團長給拉拉騎士團和羅馬修道院院長伯納德·薩爾維亞蒂、羅馬教廷特使和查理五世的指示來看, 西西里總督似乎曾與利斯爾·亞當爭奪鑄幣的主權. 這場爭端阻礙了大團長前往他的新家, 最終得到了調整, 但沒有權威證明這位大團長發行的硬幣是在馬爾他還是在羅得島鑄造的.
https://www.coinsofmalta.com/his ... lascaris-castellar/



.聖約翰騎士團簡史
起源 (1099) 法國 (1917 – 1962); 耶路撒冷 (1113 – 1187); 美國 (1917 – 1962); 阿卡 (1187 – 1291) 馬爾他 (1963); 塞普勒斯 (1292 – 1311), KPII 憲章 (1963); 史羅得島 (1311 – 1523); KPII 憲法 (1964); 馬爾他 (1530 – 1798); 1962-2005; 俄羅斯 (1798 – 1917).
要用短短几段文字來概括騎士團 965 年歷史的廣度和深度, 是不可能的。最好的做法是強調其主要成就、勝利、挫折和轉變。接下來是耶路撒冷聖約翰騎士團(馬爾他)簡史, 沿著它的歷史路徑, 從耶路撒冷 —阿卡 —塞普勒斯 —羅得島—馬爾他—俄羅斯—法國 (1917-1962)—美國 (1962-1990) —馬爾他 (1990-至今).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探索聖約翰騎士團的豐富歷史, 這些歷史寶庫包含更大、更詳細的作品, 這些作品呈現在本節後面的註釋中.
在耶路撒冷(1113-1187)
該騎士團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1 世紀. 大約 1099 年, 一些來自阿馬爾菲的商人來到耶路撒冷業務. 當他們看到絕大多數朝聖者所處的悲慘境況時, 他們同情後者, 決定用珍貴的禮物幫助他們, 隨後獲得他的許可, 購買了一些土地並在其上建造了一座教堂. 教堂被命名為聖瑪麗亞區 (Santa Maria quarters), 供各種宗教信仰的朝聖者使用 (一個供男性使用, 另一個供女性使用). 每個教堂都有自己的教堂, 一個供希臘聖約翰·埃萊蒙(他的拉丁名字是聖約翰施捨者)使用, 女教堂供瑪麗·瑪格達琳使用. 一旦這座城市被法蘭克人佔領, 善良的本篤會兄弟就開始治療和餵養「基督的士兵」一旦耶路撒冷拉丁王國建立, 就建立了真正意義上的醫院. 它以施洗者約翰的名字命名, 因為希臘聖徒施捨者約翰幾乎不為西歐基督徒所知. 傑拉爾多·德·薩索修士被任命為教區長 (1108-1120), 並從心存感激的戈特弗里德·布廖內那裡獲得了其他土地捐贈. 這些善舉得到了當時的教皇帕斯卡爾二世的認可, 他於 1113 年 2 月 15 日頒布了教皇詔書「Piae postulatio voluntatis」, 確認他們為信徒醫院, 並將其置於羅馬教廷的直接保護之下. 教皇卡利克斯特二世於 1120 年 6 月 19 日頒布的詔書「Ad hoc nos disponente domino」進一步擴大了騎士團的權利.
-
馬爾他大圍攻
1565 年的馬爾他大圍攻是一場非凡的勝利, 騎士團及其士兵在陸地和海上擊敗了龐大的敵軍. 圍攻是一場難以想象的殘酷衝突, 也是有史以來最血腥的戰役之一. 這也是決定歷史進程的事件, 基督教存亡岌岌可危. 如果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馬爾他失陷, 穆斯林奧斯曼帝國將很快統治整個地中海. 甚至羅馬也岌岌可危. 蘇丹蘇萊曼在與騎士團開戰時, 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戰鬥力, 擁有 200 艘戰艦和 40,000 人的軍隊. 他計劃將聖約翰和馬爾他騎士團從地圖上抹去. 5 月 18 日, 土耳其炮兵開火, 隨後是一波又一波手持彎刀的騎兵. 大團長讓·帕里索·德·拉·瓦萊特發誓, 只要馬爾他島上還有一個基督徒, 就不會佔領這座堡壘. 六百名騎士、幾千名當地農民和雇傭兵以及幾千名馬爾他非正規軍—總共 6,000 和 9,000 人—抵擋並最終擊敗了規模更大、勢不可擋的敵軍. 在超過 30,000 名土耳其人被殺后, 奧斯曼人撤退, 騎士們於 9 月 8 日慶祝勝利. 這一壯舉已成為世界軍事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為它是聖約翰騎士團勇氣和軍事至高無上的英雄故事的一部分. 隨後的三年裡, 大團長拉瓦萊特規劃並建造了偉大的港口和堡壘城市瓦萊塔. 他於 1568 年去世, 未能親眼目睹他的偉大工程完成. 他被埋葬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
https://osjmaltaknights.org/3108-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