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以軍在曠野所行的站口>

[複製鏈接]

3228

主題

3248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09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2-12 05: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以軍在曠野所行的站口>

讀經【民33: 1-56】【以色列人按著軍隊,在摩西、亞倫的手下出埃及地所行的路程(或作「站口」。下同)記在下面……。】在民數記第三十三章中記載了,以色列軍隊在曠野所行的站口;神在百姓過約但河前的吩咐。摩西遵著耶和華的吩咐記載以色列軍隊從出埃及到摩押平原所行的路程:【以色列人按著軍隊,在摩西、亞倫的手下出埃及地所行的路程(或譯:站口;下同)記在下面。摩西遵著耶和華的吩咐記載他們所行的路程,其路程乃是這樣:正月十五日,就是逾越節的次日,以色列人從蘭塞起行,在一切埃及人眼前昂然無懼地出去。那時,埃及人正葬埋他們的長子,就是耶和華在他們中間所擊殺的;耶和華也敗壞他們的神…。】「以色列人按著軍隊,在摩西、亞倫的手下出埃及地所行的路程(或譯:站口;下同)記在下面」,「所行的路程」,是指以色列人經過的站口或安營的地方。「摩西遵著耶和華的吩咐記載他們所行的路程,其路程乃是這樣」,「遵著耶和華的吩咐」,表示這份行程是神的心意,為使後人紀念神的作為。以色列人從出埃及到摩押平原的四十年裡,他們曾經在許多地方「安營」,但神只吩咐摩西記載了其中一部分站口,省略了一些,如【他備拉】(11:3)等,又增加了一些,如「紅海邊」等,這樣就使最後的總數達到「四十二」。雖然今天這四十二站的準確地點已經不能完全確定,但「四十二」這個數字卻清楚地顯明了,雖然以色列人會軟弱、會失敗,但神始終保守祂所揀選的百姓在恩典中行走,最終在恩典中得著神的應許。因此,這份行程所記錄的是神的恩典和保守,而不是人的軟弱和失敗。神【按心中的純正牧養他們,用手中的巧妙引導他們】(詩78:72),在恩典中把人的失敗變成神的得勝,使百姓可以—站一站地往前行,直到進入神所應許的迦南美地。這份行程也使我們看到,神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后12:9)「正月十五日,就是逾越節的次日」,「逾越節」的救贖是以色列人出埃及、進迦南行程的起點。「以色列人從蘭塞起行」,「蘭塞」是第一站,神在埃及地獨行十災,最後在逾越節擊殺埃及的長子,敗壞了「埃及一切的神」(出12:12),帶領百姓從蘭塞出埃及。神在逾越節的得勝,是以色列人敢於「在一切埃及人眼前昂然無懼地出去」的根據。同樣,新約的信徒行走天路的起點,是接受主耶穌的救恩。而我們之所以能「昂然無懼地」脫離世界、不怕苦難,不是因為我們的勇氣,而是因為我們的主【已經勝了世界】(約16:33)。

【以色列人從蘭塞起行,安營在疏割;從疏割起行,安營在曠野邊的以倘;從以倘起行,轉到比哈希錄,是在巴力洗分對面,就在密奪安營;】「以色列人從蘭塞起行,安營在疏割」,「疏割」是第二站(出12:37)。「從疏割起行,安營在曠野邊的以倘」,「以倘」是第三站(出13:20)。「從以倘起行,轉到比哈希錄,是在巴力洗分對面,就在密奪安營」,「轉到」是指以色列人奉神命令(出14:2)轉變方向,朝紅海行進,「就在密奪安營」,「密奪」是第四站。神在這裡帶領以色列人過了紅海(出14:2)。以色列人在第四站「經過海中到了書珥曠野」,正如新約的信徒重生得救、離開世界。【從比哈希錄對面起行,經過海中到了書珥曠野;又在伊坦的曠野走了三天的路程,就安營在瑪拉;從瑪拉起行,來到以琳(以琳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樹),就在那裡安營;】「又在伊坦的曠野走了三天的路程,就安營在瑪拉」,「瑪拉」是第五站(出15:23)。「從瑪拉起行,來到以琳」,「以琳」是第六站。神在這份行程中,特地提到以琳的「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樹」(出15:27),代表神在曠野中恩典的供應和安息。這是提醒百姓,神是信實的神、也是負責的神,百姓在曠野四十年的每一天,都是在神的供應和保護中度過的。【從以琳起行,安營在紅海邊;從紅海邊起行,安營在汛的曠野;從汛的曠野起行,安營在脫加;從脫加起行,安營在亞錄;從亞錄起行,安營在利非訂,在那裡百姓沒有水喝;從利非訂起行,安營在西奈的曠野;】「從以琳起行,安營在紅海邊」,「紅海邊」是第七站。「從紅海邊起行,安營在汛的曠野」,「汛的曠野」是第八站(出16:1)。「從汛的曠野起行,安營在脫加」,「脫加」是第九站。「從脫加起行,安營在亞錄」,「亞錄」是第十站。「從亞錄起行,安營在利非訂;在那裡,百姓沒有水喝」,「利非訂」是第十一站(出17:1),在那裡百姓因沒有水喝,神就吩咐摩西用杖擊打盤石流出水來給百姓喝(出17:6-7)。「從利非訂起行,安營在西乃的曠野」,「西乃的曠野」是第十二站(出19:1),神在這裡頒布了律法(出19:1)。以色列十二支派蒙揀選,歸神【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出19:6),正是根據神在第十二站與百姓所立的西奈之約(出19:5-6)。

【從西奈的曠野起行,安營在基博羅哈他瓦;從基博羅哈他瓦起行,安營在哈洗錄;】「從西乃的曠野起行,安營在基博羅哈他瓦」,「基博羅哈他瓦」是第十三站(11:34)。「從基博羅哈他瓦起行,安營在哈洗錄」,「哈洗錄」是第十四站(11:35)。神在這裡宣告摩西是在神全家盡忠的僕人(12:7)。從「蘭塞」到「哈洗錄」,是以色列人在曠野的第一個十四站。在這十四站的行程中,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在「瑪拉」、「以琳」、「汛的曠野」、「利非訂」經歷了神、學到了功課,最後在西奈山與神立約(出24:8)、領受律法(出24:12)、接受神的管教(出32:35)、建造會幕(出40:17),又被數點、編組成耶和華的軍隊(1:3),起行準備進入迦南、承受應許。這也代表信徒蒙召、火熱、奉獻、順服的階段,雖然中間也常有軟弱,但已經開始接受神掌權。【從哈洗錄起行,安營在利提瑪;】「從哈洗錄起行,安營在利提瑪」,「利提瑪」是第十五站,這是在巴蘭曠野安營的地方(12:16),也是【巴蘭曠野的加低斯】(13:26)。這裡是迦南地的南端,以色列人已經來到了應許之地的邊緣,但卻因為懼怕迦南人而不敢進去,打算回埃及(14:1-4)。所以「加低斯」是以色列人最惹神怒氣的地方,以色列人從這裡開始了三十八年的飄流。但神在這四十二站的記錄里卻不提「巴蘭曠野的加低斯」,而是用「利提瑪」來代替失敗的加低斯,用完全的赦免來顯明祂的恩典,不留下任何的陰影在以色列人裡面,使他們可以抬起頭來邁步向前。

【從利提瑪起行,安營在臨門帕烈;從臨門帕烈起行,安營在立拿;從立拿起行,安營在勒撒;從勒撒起行,安營在基希拉他;從基希拉他起行,安營在沙斐山;從沙斐山起行,安營在哈拉大;從哈拉大起行,安營在瑪吉希錄;從瑪吉希錄起行,安營在他哈;從他哈起行,安營在他拉;從他拉起行,安營在密加;從密加起行,安營在哈摩拿;從哈摩拿起行,安營在摩西錄;從摩西錄起行,安營在比尼亞干;】「從利提瑪起行,安營在臨門帕烈」,「臨門帕烈」是第十六站。「從臨門帕烈起行,安營在立拿」,「立拿」是第十七站。「從立拿起行,安營在勒撒」,「勒撒」是第十八站。「從勒撒起行,安營在基希拉他」,「基希拉他」是第十九站。「從基希拉他起行,安營在沙斐山」,「沙斐山」是第二十站。「從沙斐山起行,安營在哈拉大」,「哈拉大」是第二十一站。「從哈拉大起行,安營在瑪吉希錄」,「瑪吉希錄」是第二十二站。「從瑪吉希錄起行,安營在他哈」,「他哈」是第二十三站。「從他哈起行,安營在他拉」,「他拉」是第二十四站。「從他拉起行,安營在密加」,「密加」是第二十五站。「從密加起行,安營在哈摩拿」,「哈摩拿」是第二十六站。「從哈摩拿起行,安營在摩西錄,「摩西錄」是第二十七站。「從摩西錄起行,安營在比尼亞干」,「比尼亞干」是第二十八站。此時以色列人在曠野已經飄流了將近三十八年,亞倫即將去世(申10:6)。從「利提瑪」到「比尼亞干」,是以色列人在曠野的第二個十四站。在這十四站的行程中,上一代的百姓來到了迦南地的門口,但卻因為不肯信從神,錯失了進入應許的機會,結果在曠野飄流了三十八年,逐漸倒斃曠野。

【從比尼亞干起行,安營在曷哈及甲;從曷哈及甲起行,安營在約巴他;從約巴他起行,安營在阿博拿;從阿博拿起行,安營在以旬迦別;從以旬迦別起行,安營在尋的曠野,就是加低斯;】「從比尼亞干起行,安營在曷哈及甲」,「曷哈及甲」是第二十九站。「從曷哈及甲起行,安營在約巴他」,「約巴他」是第三十站。「從約巴他起行,安營在阿博拿」,「阿博拿」是第三十一站。「從阿博拿起行,安營在以旬迦別」,「以旬迦別」是第三十二站。「從以旬迦別起行,安營在尋的曠野,就是加低斯」,」加低斯」是第三十三站。經過三十八年曠野的飄流,以色列人又回到他們在從前失敗的「加低斯」(13:26)。在這三十八年裡,百姓照神所吩咐的,【在西珥山繞行了許多日子】(申2:1)。在人看來,百姓經過了三十八年,只是從「加低斯」走到「加低斯」。但在神的帶領里,他們卻是從「巴蘭曠野的加低斯」,走到了「尋的曠野」的「加低斯」,從【大而可怕的曠野】(申1:19)重新回到了應許之地的邊緣。【從加低斯起行,安營在何珥山以東地的邊界。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地后四十年,五月初一日,祭司亞倫遵著耶和華的吩咐上何珥山,就死在那裡。亞倫死在何珥山的時候,年一百二十三歲。】「從加低斯起行,安營在何珥山,以東地的邊界」,「何珥山」是第三十四站。神在這份行程中,特地提到「祭司亞倫遵著耶和華的吩咐上何珥山,就死在那裡」,表明這是神所安排的新老交替。神讓以利亞撒接任大祭司,用大祭司職位的轉換來標誌著世代的轉換。但不管帶領的人怎樣更替,真正帶領他們的神永遠不變。

【住在迦南南地的迦南人亞拉得王,聽說以色列人來了。以色列人從何珥山起行,安營在撒摩拿;從撒摩拿起行,安營在普嫩;從普嫩起行,安營在阿伯;從阿伯起行,安營在以耶亞巴琳、摩押的邊界;從以耶亞巴琳起行,安營在底本迦得;從底本迦得起行,安營在亞門低比拉太音;從亞門低比拉太音起行,安營在尼波對面的亞巴琳山裡;從亞巴琳山起行,安營在摩押平原、約旦河邊耶利哥對面。他們在摩押平原沿約旦河邊安營,從伯耶施末直到亞伯什亭。】「迦南人亞拉得王,聽說以色列人來了」,表明以色列人在曠野「繞行」的日子結束了,開始向著迦南前進。「以色列人從何珥山起行,安營在撒摩拿」,「撒摩拿」是第三十五站。「從撒摩拿起行,安營在普嫩」,「普嫩」是第三十六站。「從普嫩起行,安營在阿伯」,「阿伯」是第三十七站。「從阿伯起行,安營在以耶亞巴琳,摩押的邊界」,「以耶亞巴琳」是第三十八站。「從以耶亞巴琳起行,安營在底本迦得」,「底本迦得」是第三十九站。「從底本迦得起行,安營在亞門低比拉太音」,「亞門低比拉太音」是第四十站。「從亞門低比拉太音起行,安營在尼波對面的亞巴琳山裡」,「亞巴琳山」是第四十一站。「從亞巴琳山起行,安營在摩押平原約但河邊、耶利哥對面」,「摩押平原」是第四十二站。此時以色列人即將結束曠野飄流,準備進入應許之地,下一站就是迦南地的「耶利哥」。從「曷哈及甲」到「摩押平原」,是以色列人在曠野的第三個十四站。在這十四站的行程中,上一代的百姓全部倒斃曠野,新一代的百姓雖然也經歷了失敗,但卻因著信在失敗中不斷成長、得勝。神吩咐摩西數算從出埃及開始一路「所行的路程」,就是要讓百姓清楚地看到:不管人怎樣軟弱、環境怎樣艱難,神都能負責帶領自己的百姓前往祂的應許之地。因此百姓之所以能走過這些路程,不是根據自己和環境,而是根據神的恩典和大能。但神也要百姓藉此學到信心的功課,就是不看自己、不看環境,單單憑信心跟從神。同樣今天我們行天路的人,也都要在神的帶領與安排之下,跑盡當跑的路程,直到見主得賞。

【耶和華在摩押平原約旦河邊、耶利哥對面曉諭摩西說:『你吩咐以色列人說:你們過約旦河進迦南地的時候,就要從你們面前趕出那裡所有的居民,毀滅他們一切鏨成的石像和他們一切鑄成的偶像,又拆毀他們一切的邱壇。你們要奪那地,住在其中,因我把那地賜給你們為業。你們要按家室拈鬮,承受那地;人多的,要把產業多分給他們;人少的,要把產業少分給他們。拈出何地給何人,就要歸何人。你們要按宗族的支派承受。】現在百姓已經到了「約旦河邊、耶利哥對面」,神就籍摩西吩咐以色列民進迦南地后,他們必須「趕出那裡所有的居民,毀滅他們一切鏨成的石像和他們一切鑄成的偶像,又拆毀他們一切的邱壇」。因為神是忌邪的神,所以祂要以色列人將「偶像」和「邱壇」,從神賜給他們的應許之地上全部趕出去。然後以色列人要「拈鬮,承受那地」,就是憑信心借著「拈鬮」來接受神的權柄和管理、承認地的主人是神。在新約里承受應許的信徒,也【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羅12:3),【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彼4:10)。【倘若你們不趕出那地的居民,所容留的居民就必作你們眼中的刺,肋下的荊棘,也必在你們所住的地上擾害你們。而且我素常有意怎樣待他們,也必照樣待你們。『】神在此警告祂的子民,到了迦南之地后,必須要趕出那地所有的居民,如果「容留」他們,這些人就會成為百姓「眼中的刺,肋下的荊棘」。人的眼裡掉進一根小睫毛,眼睛就無法睜開,必須拿掉那根毛,眼睛才能打開看東西。若是眼裡有刺,那該是何等的痛苦。肋下有荊棘不僅是感覺不舒服,簡直是痛苦到了極點。可是以色列人在進入迦南地后,卻沒有聽從神的話,他們就遭到如此的痛苦和壓迫。以色列人因為沒有完全執行神的命令,最後導致了自己的敗壞,而受到神嚴厲的懲罰。今天神也要用這些刺和荊棘來提醒我們。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時刻警醒,我們要聽從神的話,完全執行神的命令,【要治死你們在地上的肢體,就如淫亂、污穢、邪情、惡欲,和貪婪(貪婪就與拜偶像一樣)。】(西3:5-6)這樣我們就不會重蹈以色列人的覆轍!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0 19: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