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當你忍不住訓孩子,請靜下心來看看「十要十不要」原則,有奇效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3-4-18 16:46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01 要共情,而不是同情 <br />
和孩子交流的時候,應該用上「共情」,而非「同情」。 因為共情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從而找到解決的方法。這樣才能讓孩子感受到尊重,感受到被理解。 同時,孩子的情緒也能得到釋放,還能更好地對孩子進行情緒的指導。 而同情,是站在我們大人的角度,以自己的感覺為導向,以自認為正確的方式來減輕孩子的痛苦。這樣,最後要麼實現情緒轉移,但是,卻不能得到情緒的指導。 <br />
比如,當孩子被同學誤解了,如果父母表達: 「事情怎麼會這樣呢?我心裡很難受。」 「這孩子太可憐了,還要被同學欺負,這些同學怎麼那麼不懂事!」 這是忽略了孩子的心情和感受,並且,也沒有給予孩子情緒的指導。 而正確的表達應該是: 「你被同學誤會了,你心裡感到很難受,很委屈是吧!你希望自己能得到同學們的理解,是吧!」 這樣,孩子才能感受到被理解,情緒才會得到好的指導和釋放。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9: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