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國家科學技術研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Science & Technology)的科學家們展示了一種很有前景的新電池架構,它可能會大幅提高電池容量,並且縮短充電時間。這一突破源於一種高密度鋰金屬電池的新設計,這種電池可以小心地控制有問題的離子生長,使其在數百次循環中保持功能。<br />
今天使用的鋰電池的陽極是由石墨製成的,但如果科學家能夠使用純鋰金屬,這將標誌著能源存儲技術的巨大飛躍。這是因為金屬鋰的理論容量約為3860毫安時/克,比石墨的372毫安時/克高10倍左右。舉例來說,這可以讓電動汽車每次充電走得更遠,或者讓智能手機運行一周。<br />
但是這些電池通過不同的化學反應產生能量,這就帶來了另一組需要解決的問題。鋰金屬電池在循環過程中,鋰離子在陽極表面不均勻地生長成觸手狀的結構,稱為枝晶。突起會導致陽極膨脹和電池短路或著火。大量的研究集中在解決這個問題上。<br />
這項新研究的作者用多孔碳結構來解決這個問題,該結構具有一個空心的核心,作為陽極。這些被稱為鋰可限制的核殼宿主,被認為是該領域令人興奮的前景,通過在循環過程中將鋰儲存在一個空心核中,能夠防止枝晶生長和體積膨脹。然而,它們確實在另一方面受到較差的電化學性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