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醫養生] 中西藥可以一起吃么

[複製鏈接]

43

主題

43

帖子

26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百靈鳥兒 發表於 2018-12-16 20: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生冷類食物

  生冷食物寒性居多,此類食物都是用來解熱消暑的,故適合熱證疾病。但是卻會影響到脾胃,所以脾胃虛弱的人,當禁忌。白蘿蔔性寒,它本身具有消食,理氣等等功效,若體質虛寒及胃腸病患者食之,豈不寒上加寒,胃腸功能更差。另外,在同時服用人蔘和其它滋補藥時,由於藥性相惡,可降低或消除補藥之效力,故蘿蔔與人蔘不宜同服。

生冷食物寒性居多,此類食物都是用來解熱消暑的

  2、油膩類食物

  油膩食物一般都包括油炸,油煎或是油脂較多的食物。油膩會損傷脾胃,故凡外感疾病、黃疸、泄瀉者當禁忌。此類食物也是燥熱食物,不易消化,胃腸有病及「上火」者忌食。

  3、魚腥類食物

  很多人都知道在吃中藥的食物要忌魚類,魚類是寒性食物,且含有異性蛋白,很容易出現過敏的情況,吃得多會出現腸胃不適的情況,故脾胃有病者不宜多吃,尤其是過敏體質者更不可食之。

  4、辛辣類食物

  此類食物多辛熱,有通陽健胃之功效,若過多食用則易生痰動火,散氣耗血,故該類飲食僅適合於寒證疾病者,而不適於陰虛陽亢之體及血證、溫病、痔瘺、癰癤患者等。此類食物包括蔥、蒜、韭菜、生薑、酒、辣椒等。如辣椒屬熱性,若有發熱、便秘、尿短赤、口乾渴、唇燥、咽喉腫痛、鼻衄、舌質紅等熱象者食用,必然會加重「上火」癥狀,從而抵消清熱涼血及滋陰藥物的功效,故熱證病人就診中醫不可同食辣椒。

  5、發物類食物

「發」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有促進疾病惡化之意

  「發」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有促進疾病惡化之意。此類食物均為動風生痰助火之品,由於疾病對食物選擇程度的大小不同,其「發」亦有異。此類食物有蘑菇、香蕈、筍、芥菜、南瓜、公雞肉、豬頭肉、母豬肉等。如肝陽上亢、肝風內動患者當禁吃公雞肉、豬頭肉;疔、癤、瘡、癰等皮膚疾患者,當禁吃香蕈、蘑菇、筍、公雞肉、豬頭肉、母豬肉,否則會加速紅腫、生膿;有腸胃病者禁吃南瓜,因南瓜含有糖分,多吃會產生較多的酸,對胃腸有刺激。

  6、酸澀類食物

  酸過多則對腸胃有刺激,故胃酸過多、胃腸潰瘍患者禁食。澀者,大多含鞣質。如茶葉含有鞣質,而濃茶含量更高,與中草藥同服時,可與中草藥中某些蛋白質、生物鹼、重金屬鹽結合產生沉澱,這就會影響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同時對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吸收也有影響。因此,在服用中草藥時,一般不宜與濃茶同服。

  中藥和西藥可以一起吃嗎

  大部分西藥開始被身體吸收約需半個小時左右,經新陳代新后對中藥的影響較小。

  有些含揮發性成分的中藥,如清熱、解表葯,其藥性發揮會較快,同樣的,半小時后可服其他葯。當然間隔時間再長些,效果更好。

  久病患者,如心臟病、哮喘、糖尿病等,長期中西藥同服,會出現功效抵消或藥效疊加,產生不良副作用,更需間隔時間服藥。

  許多小兒丸藥中含有石膏等成分,與四環素族藥物同服,易形成絡合物,影響吸收。所以好間隔30分鐘。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6: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