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一半授予威廉·坎貝爾(William C. Campbell)和大村智(Satoshi Ōmura),以表彰他們在創新蛔蟲療法方面的貢獻;另一半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在治療瘧疾方面的貢獻。 2015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一半授予威廉·坎貝爾(William C. Campbell)和大村智(Satoshi Ōmura),以表彰他們在創新蛔蟲療法方面的貢獻;另一半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在治療瘧疾方面的貢獻。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從1901年開始頒發,第一位獲獎者是埃米爾·阿道夫·馮·貝林,他的主要成就是對白喉血清療法的研究。在所有獲獎者中,最年輕的32歲,最年長的87歲,平均58歲。其中還有11名女性獲獎者。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首先公布,來自中國的女科學家獲得2015年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屠呦呦1930年生,藥學家,中國中醫研究院(China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來自日本的大村智(Satoshi ōmura)以及愛爾蘭的威廉-坎貝爾(William C· Campbell)與屠呦呦共同分享了本屆生理學或醫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