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媒體批嚴控留學生簽證

[複製鏈接]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4-12-13 10: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媒體批嚴控留學生簽證
在美國各大院校的外國留學生註冊人數大幅減少時,加州格蘭戴爾(Glandare)大學卻「逆流而上」,最新數據顯示,該校今年共吸收530名外籍學生,比去年的504名又有上升。不過,這些只是個別現象,因為美國招收外籍學生態勢仍然疲軟,甚至紐約時將其稱為「恐怖的故事」。

格蘭戴爾大學學生管理主任朱維爾.普里思(Jewel Prince)11月29日對洛杉磯時報說,我們從來在是招生工作上謀求進取,並且加州本身就是招收外國學生的一隻領頭養。

在格蘭戴爾大學校園內,有來自日本、韓國、印度、菲律賓、瑞典、中國、台灣、泰國、越南和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各種皮膚的學生。來自美國本土以外的學生人數佔到了3.5%。

然而,儘管格蘭戴爾大學在國際招生上仍然帶領潮流,但它的外籍學生人數比例還是有所下降。再根據早些時候新華網的消息,90%的美國大學外國研究生留學申請數量驟減,與去年同期相比,平均下降了32%。

這直接反應了美國全國在這一問題上的收縮趨勢。據洛杉磯時報分析,在911事件以後,美國國內經濟衰退,對外國學生批發籤證的政策嚴格緊縮,甚至要求外籍學生在未簽證之前就向美國駐其國餓使館交納100美元的申請費,這些無一不造成了外籍學生人數的驟然下降。

紐約時報在11月29日將外籍學生不能順利進入美國稱為「恐怖的故事」。直接指出和其它同樣是說英語的國家,比如英國、澳大利亞等相比,在911以後拿美國簽證已經成為了一場噩夢。報導中提到一名中國國籍的博士後學生在返回家鄉參加父親的葬禮后,在北京由於簽證等原因被延遲了整整五個月才得以重回校園。

每個人在911事件以後都神經兮兮,朱維爾.普里思在接受洛杉磯時報採訪時稱,可是這不能使我們忘記,擁有一個多元化的國際學生群體是多麼重要的事情。「除了交納給學校的學費以外,這些國際學生在生活社區內也要消費。他們去餐館吃飯、租借房屋、去雜貨店購物,做一切日常的事情。……。這對美國國內的經濟來說,是由他們帶來的一項130億美元的大收入。」

紐約時報分析說,為了避免少數有害份子的進入,我們拒絕了友好的大多數。除非國會和步什政府將招收外籍學生的問題提到最高日程上來,不然我們就保持在那個惰性上面不肯改進。

薩默斯在致國務卿鮑威爾的信中指出,「9•11」事件后,美國對留學生簽證的管制措施矯枉過正,致使到美國留學的頂尖外國學生人數大減,「儘管我們承認需要重視恐怖威脅,並採取保護措施,但我們擔心,美國的學術與研究前沿地位因海外頂尖留學生數量的減少而受到威脅」。

美國在科技等領域的本土學生數量並不足夠,而往年都是由外籍學生在這個一領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薩默斯在寫給國土安全部長里奇的信中同時警告,如果簽證的申請程序還是那麼複雜,美國可能會失去最頂尖的科學家。

其實對於外國學生的招收在美國歷史上自古就是爭議很強烈的問題。在冷戰期間,艾森活爾管理中心(Eisenhower)就與蘇聯訂了一個交換學生的項目。當時立刻遭到很多人的反對,比如指稱該項目會成為蘇聯間諜滋生的沃土。但是事實證明,這卻其實是培養許多破解蘇聯制度人們的「養成所」。自從1950年以後,紐約時報刊登的統計數字錶明,共有超過1100所大學參加這個計劃,有50萬蘇聯的記者、學生參加交流項目。

如同冷戰期間,招收外國學生需要和國內的國家安全經濟發展等問題保持平衡一樣,現在911過後的時期,也需要同等的思考和舉措。

一位在格蘭戴爾大學就讀的名為安納米(Enami)的學生說,「我的夢想就是為美國的兒童基金會工作。」

將外國學生拒之門外,或者設置重重障礙。這對美國的「損傷」大於「保護」還是反之,值得深思。就如同紐約時報在最後所說的一樣,「我們(美國)顯然還沒有找到平衡。」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7: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