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為什麼喜歡樣板戲?

[複製鏈接]

61

主題

88

帖子

466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iyimobuqu 發表於 2012-2-25 03: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最近比較懷舊,聽了不少樣板戲。據有關資料,「革命樣板戲」一詞出現於一九六七年五月。《人民日報》五月二十四日報道了「八個革命樣板戲在北京同時上演」,而後在三十一日發表了社論《革命文藝的優秀樣板》 ,其中又五次出現了「八個革命樣板戲」的字樣。「樣板戲」一詞從此流傳開來。這兩篇文章提到了八個劇目,即京劇《智取威虎山》,《紅燈記》、《沙家浜》、《奇襲白虎團》、《海港》和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及交響音樂《沙家浜》。從次年到一九七六年,又陸續增加了一些樣板戲劇目,其中包括鋼琴伴唱《紅燈記》、京劇《龍江頌》、《紅色娘子軍》、《杜鵑山》《平原作戰》、《磐石灣》、《紅雲崗》;芭蕾舞劇《沂蒙頌》、《草原兒女》。 

作為「文革」產物的「樣板戲」,是一種扭曲了的文藝形式,與之伴隨的「十年浩劫」和一波又一波的政治運動,曾給人們帶來巨大傷痛。但為什麼備受「文革」折磨和愚弄的人,在正本清源、撥亂反正多年後的今天,卻依然對「樣板戲」「喜聞樂見」,而且奉為經典呢?

就我個人來說,我欣賞樣板戲,並不是擁護或懷念文革,看過我文章的網友都知道我對文革是堅決否定的。但對樣板戲這一文革遺產,我覺得是應該批判性地保留的。樣板戲某些方面,特別是政治性思想性方面,比如 「 三突出」 的創作原則,無限拔高主人公,臉譜化正面人物,誇大人民內部矛盾,無可否認地帶著那個時代的印記,是應該否定的。 另一方面,樣板戲又是京劇現代戲非常成功的改革例子,在藝術上是有創新的, 這種創新表現在中西結合、古典與現代結合。它成功地運用傳統的方法來表現現代生活,在音樂方面,唱腔設計方面,在舞台藝術上,包括布景等進行了大膽的改革。文革旗手江青為創造樣板戲確實起了關鍵作用,但並非她一人的功勞。現代戲改革從六十年代初就開始了。江青為了替毛澤東發動文革製造輿論,利用了當時京劇現代戲的改革成果,動用了巨大的國家資源,動員最優秀的文藝人才,耗時多年,嘔心瀝血細細打磨,才成就了紅色經典。

此外,我對樣板戲的熱衷還有一層懷舊的情感。我說的這個懷舊不是說懷念當時的這種狀況,而是當時的文化現象能夠引起你對青少年時代甚至童年時代的一些回憶。比如說《紅燈記》就讓我回憶起小時候的趣事。

我小的時候,我爸是宣傳隊的一員,他在《紅燈記》中扮演李玉和。演出結束后,就順手把劇中的那個最重要的道具-紅燈,帶回家來。其實那個燈就是普通的手提燈,只是在燈罩上塗了一層紅油漆,所以燈看起來是紅的。這個紅燈就是我小時候最重要的玩具。說是玩具,其實哪敢玩,像寶貝一樣細心呵護。偶爾拿出來給別的小朋友看一眼,心滿意足地接受他們羨慕的眼神。過一兩天就換個地方藏,生怕被別人發現。另外一件印象比較深的是我家牆上貼著一張《紅燈記》劇照,很著名的,就是在酒宴上,鳩山在一旁威脅利誘,李玉和大義凜然的樣子。平常看這個劇照就感覺很壓抑,但不敢說,怕別人說膽小鬼。碰巧有一次我得瘧疾,過一陣就打寒戰,大汗淋漓,頭昏腦脹的,看到這個劇照越發感到可怕,逼著家人揭掉方才安心。現在想來,國內對兒童心理確實照顧不夠,以為兒童個個都是小大人吶。

61

主題

88

帖子

466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66
沙發
 樓主| Jiyimobuqu 發表於 2012-2-25 19:20 | 只看該作者
周末輕鬆一下-致所有喜歡樣板戲的網友
近期打算上傳所有的樣板戲到youtube上,為保持版面的整潔,我就不一一貼出連接了。有興趣的朋友請在youtube首頁搜尋「jiyimobuqu」,即可找到所有的連接,祝您周末愉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1

主題

88

帖子

466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66
3
 樓主| Jiyimobuqu 發表於 2012-2-26 02:37 | 只看該作者
樣板戲已全部上傳到youtube上,計有《紅燈記》,《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杜鵑山》,《海港》,《白毛女》,《紅色娘子軍》,《奇襲白虎團》,《平原作戰》,《龍江頌》,《磐石灣》共十一部。以後還會陸續上傳一些老電影,不另行通知。感興趣的朋友請在youtube首頁搜尋「jiyimobuqu」,即可找到所有的連接,Enjoy!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7

主題

4797

帖子

3564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5Rank: 5

積分
3564
4
lushao 發表於 2012-2-26 10:18 | 只看該作者
Jiyimobuqu 發表於 2012-2-26 02:37
樣板戲已全部上傳到youtube上,計有《紅燈記》,《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杜鵑山》,《海港》,《白毛 ...

哈哈,我代替江青同志謝謝你。
確實很好聽。我也喜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5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2-2-27 22:35 | 只看該作者
其實很多原創作者不要不服氣,樣板戲里讓人喜歡的部分其實剛好是江青把關的那部分。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8

主題

4821

帖子

4770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770
6
海外憤青 發表於 2012-2-28 00:1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海外憤青 於 2012-2-28 00:16 編輯

和樓主到是有點知音. 我對京劇也就革命現代京劇那幾處感興趣點, 紅燈記, 沙家浜, 智取威虎山, 和杜鵑山裡的經典唱段最多. 傳統戲則完全聽不進去, 近30年不知道有什麼新京劇出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7
sousuo 發表於 2012-2-28 00:49 | 只看該作者
無非是先入為主,加上長時間浸淫其中。

京劇是一個很難表現現代題材的藝術形式,改革后,走新篇歷史劇的路子,但沒有名家流派,只能式微。
床前明月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8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2-2-28 10:34 | 只看該作者
sousuo 發表於 2012-2-27 11:49
無非是先入為主,加上長時間浸淫其中。

京劇是一個很難表現現代題材的藝術形式,改革后,走新篇歷史劇的 ...

從樣板戲的成功可以看出,根本不是京劇問題,京劇是可以適合古今的,只是從事這一行的人文化都不高,過去唱戲的乾脆就是文盲,連譜子都不認識,全憑從小學藝,一句一句唱,一句一句記,一輩子能唱幾個段子,演演堂會就夠了,象江青那樣,拉專業班子編劇,用交響樂伴奏,讓科班出身的演員主演,如此推出的京劇,是比傳統京劇好看很多,可惜沒人發展新戲,以至於大家之能圍著幾部有時代烙印的樣板戲看。
想想那時候,國家主抓的東西倒是都很不錯,比如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不過就是從越劇班子里拉了幾個人去培訓學西洋樂器,人家就能搞出那麼好的音樂,以至於現在都無法超越。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9
sousuo 發表於 2012-2-28 21:43 | 只看該作者
以前的藝人很有不少是文盲不假,但他們會的戲也至少有百十齣才行,不然是吃不飽的。

說樣板戲比老戲好看的,多是沒看過老戲的人。

床前明月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10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2-2-29 00:22 | 只看該作者
sousuo 發表於 2012-2-28 08:43
以前的藝人很有不少是文盲不假,但他們會的戲也至少有百十齣才行,不然是吃不飽的。

說樣板戲比老戲好看 ...

看過了,連道白都聽不懂,估計是蒙古話。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11
sousuo 發表於 2012-2-29 00:3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隔岸觀火 10樓 的帖子

什麼都一樣,有個內行外行的分別。
床前明月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12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2-2-29 02:13 | 只看該作者
sousuo 發表於 2012-2-28 11:32
回復 隔岸觀火 10樓 的帖子

什麼都一樣,有個內行外行的分別。

傳統京劇,大部分中國人看不懂,聽不懂(包括北京本地人),沒有生命力是必然的。而江青真是把京劇實實在在迴光返照了一段時間,特別是引進了交響樂伴奏,讓人耳目一新,可惜因為路線不政確,傳統京劇有佔領了舞台,一大幫文盲「名角」以及他們的後人,又佔領了京劇,導致現代派京劇人物的靠邊和沒有新人注入,在現在各種文藝新品種面前,京劇完了。嘿嘿。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13
sousuo 發表於 2012-2-29 02:31 | 只看該作者
不光京劇,基本上所有的舞台劇都完了,讓位給電視和流行歌曲了。

時代就是這樣。
床前明月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6: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