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美軍全球鷹無人機遭中國暗算隕落長白山

[複製鏈接]

1040

主題

1295

帖子

205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oldgunner69 發表於 2010-12-11 09: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華盛頓郵報》近日報道,美軍一架「全球鷹」近日從本土美軍起飛到東亞地區執行任務,在朝鮮北部被不明導彈襲擊,墜毀在中國吉林省境內。文章稱,根據美軍情報機構的內部消息,該導彈很可能是中國的防空導彈HQ-10A,因為朝鮮現在沒有能力打下美國的高空偵察機,而且HQ-10A是中國HQ-10 的升級,專門為了對付美國的「全球鷹」等先進偵察機而設計的。


  文章說,被擊落的「全球鷹」是美國關島空軍基地的編號為YH100的改進型偵察機,墜落地點在吉林省長白山地區,其殘骸已經被中國的軍方運走。美國太平洋副司令皮里拉13日稱,美國國防部已經向中國提出抗議,要求中國對此負責,並歸還擊落的「全球鷹」殘骸。







  美國「全球鷹」無人機


  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RQ-4A「全球鷹」是美國空軍乃至全世界最先進的無人機。樣機於1998年2月首飛,2000年6月一個完整的「全球鷹」系統部署到了愛德華茲空軍基地。「全球鷹」機身長13.5米,高4.62米,翼展35.4米,最大起飛重量11622千克。翼展和波音747相近,因此「全球鷹」是一種巨大的無人機。「全球鷹」機載燃料超過7噸,最大航程可達25945千米,自主飛行時間長達41小時,可以完成跨洲際飛行。可在距發射區5556千米的範圍內活動,可在目標區上空18288米處停留24小時。飛行控制系統採用GPS全球定位系統和慣性導航系統,可自動完成從起飛到著陸的整個飛行過程。


  隨著中國自主研發的殲-10戰機正式亮相,海外紛紛猜測,中國現在正致力於研製隱形戰機,並預測中國隱型戰機2012年後服役。


  美國媒體認為,中國戰機一貫採取「裝備一代,研製一代,設計一代」的發展原則,中國研發第四代戰機的項目應當早已啟動。有媒體認為,中國第四代的隱形戰機將於2012至2015年服役。



隱形戰機成為國外關注的新目標


  近日,中國殲-10戰機項目行政總指揮劉高倬接受了鳳凰衛視的採訪。他表示,殲-10是典型的三代戰鬥機,綜合性能可與美軍F-16相媲美,甚至超過了F-16C/D兩種改進型。中國將繼續完善殲-10的各項性能,並著手於研製國產第四代戰鬥機。


  劉高倬釋放出有關第四代戰機的消息立即被敏感的國外媒體捕捉到,並開始關注中國的第四代戰機。1月5日,中國西安飛機工業集團又一架重點型號飛機首飛成功,該集團報紙對此進行了報道,但沒有公開該飛機的型號,只透露這款飛機已經研製13年之久。由於13年前(1994年)中國戰機研究已經開始強調隱形,因此,外界推測這可能是具有隱形特徵的戰略轟炸機。


  美國媒體認為,近年來美國裝備了擁有隱形能力的第四代戰鬥機,這種先進戰機在面對中國現有的第三代和第二代戰鬥機的時候,擁有巨大優勢。對付隱形飛機最好的辦法,還是用隱形飛機。對於將發展目標瞄準美國的中國而言,發展新一代的隱形戰機是其惟一的選擇。


  美《國防科技》認為,從去年中國珠海航展的情況來看,中國展出了一款「暗劍」無人作戰飛機模型。該無人機具有超音速、超高機動能力和低空探測性,和美國隱形戰機差不多,可以較好地躲避雷達,主要用於未來對空作戰。由此可以判斷,中國的新一代隱形戰機必將是中國未來戰機的發展方向。


  中國新型戰機為殲-12或殲-13戰機


  實際上,從2006年開始,西方軍事媒體就開始聚焦中國新一代戰機的研發項目。由於各家媒體所掌握的情況不一,再加上揣測的成分居多,因此所釋放出的有關中國新一代戰機的信息令人眼花繚亂。


  《簡氏防務周刊》聲稱,中國最主要的兩家戰鬥機製造商——瀋陽飛機工業公司和成都飛機工業公司正在為中國空軍研製第四代戰鬥機。其中,沈飛公司致力於一個相當於美國F-22A隱形戰機的研製項目——殲-12隱形戰機項目;成都飛機工業公司則在殲-10戰機的基礎上研製一種雙發隱形戰機——殲-13戰機。


  該刊指出,1998年,美軍海軍情報處的報告首次透露出中國沈飛公司正在研製一種名為殲-12的先進雙發隱形戰鬥機。2003 年底,一張在網際網路上流傳的戰鬥機風洞模型可能與殲—12項目有密切關係。模型顯示該機同美國的F-22A隱形戰鬥機有某些相似之處,比如內置的武器彈艙。



該周刊還稱,在成功研製殲—10戰機后,成飛公司及其下屬的飛機研究所已將精力轉向殲-10的雙髮型。該項目被命名為殲- 13,它將與沈飛的殲-12項目競爭中國空軍第四代戰鬥機的採購合同。報道稱,殲-13可能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最大起飛重量可能超過20噸。基於以上情況,殲-13應該是一種高性能重型制空戰鬥機,其性能在歐洲「颱風」戰鬥機和法國「陣風」戰鬥機之上,但恐怕還與F-22A「猛禽」有一定差距。


  通過分析,《簡氏防務周刊》認為,中國第四代戰鬥機將以重型、低成本為主導思想;要求飛機有大推重比,非加力超音速巡航;具有中國特色的隱形性能;具有很高的敏捷性和失速機動性。中國第四代戰鬥機的發動機和武器子系統的研製工作,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預計新戰機將於2015左右進入現役。


  而德國《軍事技術》雜誌認為,中國正在研製第四代戰鬥機,並可能被命名為殲-14。


  該雜誌通過對網上流傳的想像圖,對中國下一代戰鬥機的氣動外形進行了分析:該戰機將安裝電傳飛行控制系統為飛機提供自動穩定控制。從鴨式布局和機腹的進氣口可以看出,這種飛機的總體設計明顯地源於成都飛機工業公司在殲—10開發中獲得的經驗,並大量使用了源於米格1.44型演示機的技術。


  該雜誌預期,殲-14戰機計劃將在2012至2015年服役,裝備一種主動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具有同多目標作戰的能力,並可以識別出目標的相關數據。而如果未來的信息確認該戰機的確處於全比例開發階段,那麼殲-14將最終被確認為專門對付F-22A的空優戰機對手。

百度里搜不到你,只好進搜狗!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4: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