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9161209致黎錦熙信

[複製鏈接]

181

主題

1025

帖子

1304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yourwrite 發表於 2008-11-10 10: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致黎錦熙信
              (一九一六年十二月九日)

邵西[1]仁兄大人閣下:
  去冬曾上一函,所言多不是,得書解責,中心服之。前之所言,誠自知其不當。袁氏籠絡名士,如王、梁、章、樊諸人[2],均墮其術中。
  以此聯想及兄。
  其實兄尚非今之所謂名士也。事務之官,固不同乘權借勢之選,而兄之所處,不過編書,猶是書生事業[3],並事務官而無之,於進退之義何有?
  此弟之甚妄言也。辱教:學宜自造,不必因人;心情求全而去偏。此諸義者,皆書諸紳矣。又囑以常常通信,心中無所見,有之矣,又以為不足質諸左右,增筆墨栽〈裁〉答之勞。
  今夏閱報,見兄「以國語易國文」一文[4],私意不盡謂然,擬發所見,以資商榷。又念於此道並無研究,一隅之見,自以為是者,未必果是,為此而止。
  今乃有進者:古稱三達德,智、仁與勇並舉[5]。
  今之教育學者以為可配德智體之三言。
  誠以德智所寄,不外於身;智仁體也,非勇無以為用。且觀自來不永壽者,未必其數之本短也,或亦其身體之弱然爾。
  顏子[6]則早夭矣;賈生[7],王佐之才,死之年才三十三耳;王勃、盧照鄰[8]或早死,或坐廢。
  此皆有甚高之德與智,一旦身不存,德智則隨之而隳矣!夫人之一生,所樂所事,夫曰實現。世界之外有本體,血肉雖死,心靈不死,不在壽命之長短,而在成功之多寡。此其言固矣。然苟身之不全,則先已不足自樂於心,本實先撥矣。反觀世事,何者可欣?觀盧升之集,而知其痛心之極矣。昔者聖人之自衛其生也,魚餒肉敗不食,《鄉黨》一篇載之詳矣[9]。孟子曰:知命者不立夫岩之下。[10]
  有身而不能自強,可以自強而故暴棄之,此食餒敗而立岩牆也,可惜孰甚焉!兄之德智美矣,惟身體健康一層,不免少缺。弟意宜勤加運動之功。弟身亦不強,近以運動之故,受益頗多。聞之至弱之人,可以進於至強。東西大體育家,若羅斯福,若孫棠,若嘉納,[11]皆以至弱之身,而得至強之效。
  弟始聞體魄、精神不能並完,且官骸肌絡及時而定,不復再可改易,今乃知其不然。心身可以並完也,而官骸亦無時不可改易也。愚意如此,不知合兄之心否?餘不多言,敬請教
安!
           小弟 澤東謹上
               十二月九日

  根據手稿刊印。

  注釋
  [1]邵西,即黎錦熙,見本書第31頁注[2]。
  [2]袁氏,指袁世凱,見本書第26頁注[6]。王、梁、章、樊,據黎錦熙回憶及有關史實,系指王闓運、梁啟超、章炳麟、樊增祥。
   王闓運(1833-1916),字壬秋,湖南湘潭人。近代學者,楊度之師。曾受袁世凱招攬,任清史館館長。
   梁啟超見本書第10頁注[5]。
   章炳麟(1869-1936),號太炎、浙江餘杭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辛亥革命後,曾任南京臨時政府總統府樞密顧問。擁護袁世凱,1912年冬被任命為東北籌邊使。1913年宋教仁被刺後被囚,袁死後獲釋。
   樊增祥(1846-1931),字嘉父,號雲門,湖北恩施人。清末曾任江寧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袁世凱設立參政院時任參政。
  [3]1915年9月,黎錦熙任北京政府教育部教科書編纂處主持人。
  [4]1916年秋,黎錦熙等人發動「國語運動」,主張把小學國文(文言文)改為國語(白話文),並發表《論教育之根本問題》。「以國語易國文」一文即指這篇文章。
  [5]三達德,見《禮記.中庸》:「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6]顏子,即顏淵[前521-前490],名回,字子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學生。好學有德,但身體很弱,二十九歲白頭,三十一歲即去世。
  [7]賈生,指賈誼[前200-前168],西漢洛陽人,政論家、文學家。文帝時召為博士,頗受賞識,升為太中大夫。敢於提出改革建議,為大臣周勃、灌嬰等所排擠,貶為長沙王太傅。後轉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墜馬死,深感未盡太傅之責,憂懼哭泣,歲餘而死,年三十二。
  [8]王勃(648-675),字子安,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文學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詞齊名,稱'初唐四傑'。曾任沛王府修撰,虢州參軍。所寫《滕王閣序》,膾炙人口。後往交趾探父,因渡海溺水,受驚而死,時方二十八歲。
   盧照鄰(約635-約689),即盧升之,號幽憂子。唐幽州范陽
  (今河北涿縣)人。文學家。曾任新都尉。後為風痹症所苦,投潁水而死。後人輯有《幽憂子集》。
  [9]見《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饎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
  [10]見《孟子.盡心》,原文為:「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牆之下。」
  [11]羅斯福,指希歐多爾·羅斯福,曾任美國總統。其人好勝,體格強健,喜愛運動。卸總統任後,曾到非洲東部探險。
   孫棠,據日本《體育大辭典》載:Sando是德國鐵路啞鈴操的普及者,常作巡迴表演。
   嘉納(1860-1938),日本東京大學教授,講道館館長。曾將日本「柔術」改良為「柔道」,後曾任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委員。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5: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