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兒童大腦疾病講座(之六):腦性麻痹(小兒腦癱)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09-5-21 09: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腦性麻痹是指大腦的中樞神經系統,在發育成熟之前受到損傷或受到損傷或發生病變。腦性麻痹患者的腦部傷害除了會引起運動上的障礙之外,其它癥狀主要有智力障礙、癲癇、視力缺損、聽力障礙、語言障礙、發育障礙。

腦性麻痹是相當普遍的,全球發生率為每1,000位活產胎兒約有22.5位為腦性麻痹,而美國每年約有10,000名嬰兒患有這項疾病。這種影響姿勢與動作的非惡化性失調,被歸咎於正在發展中的腦部受到損害,通常在兩歲時被診斷出,在孩童年紀大一點時會有所改善。

來自加州Loma Linda大學醫學院的第一作者Stephen Ashwal醫師在新聞稿中表示,因為腦性麻痹的孩童經常有其他疾病,如智力遲延、視力與聽覺受損、說話能力與語言失調及咀嚼與吞咽失調,因此一開始的評估應該包括這些相關疾病的篩檢。胼胝體的發育不良症候群絕大多數個案的神經發展方面也不正常,常會合併動作與語言發展遲緩,智能障礙,癲癇症與腦性麻痹。

腦性麻痹常見的其它主要癥狀:

    智力障礙:一般人都誤解腦性病患都是智能不足,但事實上並非所有的腦性麻痹病患都會有智能不足的癥狀,在所有的腦性麻痹病患之中,約有75%的人會有智能不足的癥狀,換句話說有四分之一的人智力正常,甚至有些還比一般人高。
  
癲癇:大約有40%的腦性麻痹病人會有癲癇癥狀的產生,若是沒有將癲癇控制好,癲癇會對腦部造成再次的傷害,影響以後的學習。因此癲癇的控制十分重要,有癲癇癥狀時,應該遵照醫師指示服用抗癲癇藥物,以控制癲癇。

視力缺損:約有25%的腦性麻痹病人會有斜視的癥狀,不過隨著小孩子長大,此現象會漸漸消失。但是如果當孩子大於六個月時仍有此癥狀,則應找眼科醫師加以矯正,以免小孩習慣以一隻眼看東西,造成另一隻眼弱視。

聽力障礙:約有20%的腦性麻痹病人會有聽覺障礙,聽覺障礙會影響病人的語言學習。

語言障礙:大約有70%-75%的腦性麻痹病患會有語言障礙,主要原因是腦傷使得口部肌肉的控制產生問題,而說話是依賴嘴唇、舌頭、與喉嚨肌肉的控制,因此口部肌肉控制有問題,說話當然也就有問題了。

發育障礙:造成發育不良的原因有二:一為有些腦性麻痹病人有進食困難,因此營養吸收不足,發育較差;另一方面是因為腦性麻痹病人可能動的較少,因而肌肉較少使用,因而較不發達。

    情緒障礙:一般來說,痙攣型的小孩較為內向、畏縮與緊張;徐動型的小孩較為外向與,情緒是以爆發的方式發泄出來,因此,面對不同的腦性麻痹病患,我們應給予不同方式來疏導他們的情緒。

早期診斷能使父母和護理人員及醫師,了解腦性麻痹的起因及有助於有關治療決策的通報。只要有部份的初期評估,診斷為腦性麻痹的孩童應接受其他相關失調的例行篩檢,如智力遲緩、視覺和聽力損害、說話能力和語言失調及口語神經機能失調。

研究人員表示,腦性麻痹孩童的神經影像結果通常為異常,其可能有助於判斷病因,應該測定在什麼年齡與在什麼基礎下,他們可以確定孩童患有腦性麻痹,及在什麼年齡它的結果將是最理想的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5 03: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