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要想喝到好湯 要注意9大要點(2)

[複製鏈接]

430

主題

2296

帖子

3884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388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yuxin_9605 發表於 2010-3-13 22: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2、下鍋水要一次到位。煲湯的過程中是不可以加水的,否則煲出的湯就「沒魂了」。
  煲靚湯要講究「一氣呵成」,不應中途加水。因這樣會使湯水溫度突然下降,肉內蛋白質突然凝固,再不能充分溶解於湯中,便有損湯的美味。此外,鹽也不應太早下。因鹽分過早滲入物質內部組織,會加速蛋白質凝固,影響湯的鮮味。
  而且,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材是在冷水時下料比較好,因熱水會使蛋白質迅速凝固,不易釋出鮮味。不同於蔬菜食材。
 ◇ 3、鹽一定要最後放。湯熟再放鹽,稍煮即可關火,這樣的湯清亮而香,這也是為了防止蛋白質過早凝固影響呈味物質的溶解。
  從口味上來講,如果過早放鹽,湯色會發暗,濃度不夠,而且時間長了還容易發苦。
  從健康方面看,為了預防甲狀腺疾病,目前大家食用的都是加碘鹽,而碘遇熱易揮發,為避免碘鹽在烹飪過程中碘過多流失,做菜時應盡量在食物快熟時放碘鹽,不要把碘鹽放在鍋中炒,更不要放入油鍋中煎炸。
 ◇ 4、再別放味精。任何煲湯,煲到位都有食材自然融合出的鮮香,根本無須味精或者雞精這些多餘的東西來危害我們的健康。
  常吃味精和雞精損害大腦:有研究稱常吃味精大腦會反應遲鈍、記憶力降低。專家指出,食用雞精也存在同樣問題。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博士范志紅指出,味精天然存在於糧食、豆類和魚肉中,少量食用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雞精成分是食鹽、麥芽糊精、味精等,營養不能與雞肉相比。雞精與味精的安全性差不多,最好在加熱結束後起鍋時再放雞精。另外,並非所有菜肴都適合加雞精,本身有鮮味的食物加入雞精會讓食物走味。
 ◇ 5、蔬菜類起鍋前10~20分鐘放。鯽魚蘿蔔絲湯、排骨冬瓜湯,大部分蔬菜只需在肉湯熬好后再放進去煲個十來二十分鐘,這時蔬菜的味道是最可口的。早放爛成一鍋,看著都難受,那不是咱所為。一些蔬菜的莖部,要到呈現出半透明的狀態時才有甜潤的味道出現,比如大白菜,這樣的材料就要早一些下鍋。
  專家提醒,長時間加熱會破壞煲類菜肴中的維生素;加熱1~1.5小時,可獲得比較理想的三種煲湯的營養峰值,此時的能耗和營養價值比例較佳。
 ◇ 6、有肉類一定要焯水。不管是排骨、羊肉,還是雞、鴨,一定要焯水再煲。焯水可以把動物性原材料中的血污排出。如豬肉、牛肉、羊肉等,用水焯去血污以後會使原料白凈,烹飪中不出血污,同時減少腥味、膻味。但是記得,凡有焯水的肉類,下鍋就不可用冷水,得改沸水了。
  冷水下鍋焯:將原材料和冷水一起下鍋,待水燒開后一定程度出鍋,這種方法適宜於異味重的、血污多的材料,如竹筍、牛羊肉、內臟等。使用這種方法的時候注意,要不斷地翻動材料,使其受熱均勻。
  沸水下鍋焯:這種焯法時間短,適用於要求口感脆嫩、顏色鮮艷的材料,如芹菜、萵筍、菠菜等,另外一些無異味、血污少的肉類,如魚肉、雞肉等也用這種方法。
 ◇ 7、懼怕湯膩?
  可以待湯冷卻後放進冰箱冷藏1、2小時,此時湯中油脂已在表面凝成固體狀,用勺舀去,你會驚奇地發現湯變得多清爽而且仍舊香濃。據說這些舀出的油脂與植物油按3:7的比例混合后就是非常健康的烹調用油了,因為這些油脂中的脂肪酸在制湯的過程中已經得到轉化,對預防血管堵塞很有好處。
  推薦解膩食材--柚子皮:用柚皮干(每次用半個)配雞、瘦肉、無花果煲湯,健胃化痰,清熱止咳,而且湯水味道也不錯。但柚皮干要先用麥芽糖或蜂蜜,加半碗水用小火煲四十五分鐘,有去除苦澀味之效。
(ZT)

[本話題由 yuxin_9605 於 2010-03-13 22:01:45 編輯]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8: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