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洋插隊的感動

[複製鏈接]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空手 發表於 2009-3-11 18: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 甜螺    時間: 2008-10-4 01:25

這是我的朋友S的故事。他是那種給很多素昧平生的人幫助的人,經常被他經歷過的事感動,看到阿絲的話題,就借著這個話題講幾個。。

S 國內大學沒讀完就來了澳洲,那已經是20年前的事了。那時候來的人都知道,中國留學生走過的路是多麼的艱難。在男生中,他算年輕的,英文說得很好,運動型,性格非常開朗,很容易跟人交朋友。因為要掙大學學費,打幾份工,吃了不少苦,當然還有中國人遭受的歧視,但比較起來,他能找到酒吧、西人餐館,體育場保安之類的工作,處境要比一般中國留學生好一些。走在街上,他經常看到街上挨家挨戶敲門找工的大齡中國學生。有時間的話,他都比較留意,看到英文實在不好的,他就上去幫一下,有時候甚至幫別人敲門,問有沒有工作可以給那個人做。

有一次,午飯時間,在一個街邊的快餐店裡,S 看見一個中年的中國男子正在給店員說要一個「漢堡包」,用中文一遍遍重複著,「漢堡包」,「漢堡包」。裡面的店員是希臘或黎巴嫩後裔,聽不懂,一付鄙視和不耐煩的樣子。S 就趕上前幫助翻譯。 他說他記得很清楚,那個漢堡要3塊多,當他轉告了那個中國男的時,那人脫口而出「這麼貴阿,要二十多塊啊「,一下子就猶豫起來。店員沒好氣,問 you want it or not? S看到他窘迫的樣子,就把錢付了。他告訴那個中國人,今天他請客。然後跟那人聊起來,原來大家都是上海人,那人是還是大學的講師;一了解,竟然是S所在的那所大學;再談起來,竟然還教過他的班。講師感慨地說,自己很沒面子,在澳洲這樣跟一個學生見面,需要學生給翻譯,還要學生好心買吃的。說到這裡,眼圈紅了。S 聽了眼淚也要下來了。感慨中國的父親,身為大學講師,而立之年的人了,為了給獨生女兒的前途鋪路,一句英文不會,隻身先闖澳洲,在街上討工,受人歧視。

還有一次,S看見一個中國人,可能也是在辛苦地找工,大熱天,滿頭都是汗,嘴唇也都乾裂了。那人穿著厚厚的牛仔上衣,卻配了一條西褲,外加一雙嶄新的白色旅遊鞋,燙著頭髮,典型的那個年代出國前特意搞的全副武裝的樣子,一看就是剛剛從國內過來的。  心中很不忍,就買了罐可樂,給了他。說在找工吧,喝點水,休息休息再找。那罐可樂雖然只要一塊多錢,但卻是S來澳州后第一次買可樂,平時為了省錢,他自己只捨得喝自來水。

還有一次,在George st 一帶,S 也在找工。那時很多中國人來了后,不會英文,首先就去city 唐人街一代轉悠,希望能找到工作。在一家店門口,S 看見另一個中國人(年紀稍大點的男的)也要進店,就想讓他先進吧,自己機會多一點。那人一會兒出來了,S 跟他聊起來,問他怎麼樣,那人說拿不準。他不懂英語,只是跟朋友學了一句「I'm looking for job", 然後就聽yes/no. 他說如果city 找不到的話,就要去Marickville 工廠區一帶找了。他問S,要不要一起找,S 說還是分頭行動吧。S很清楚,自己年輕,體格健壯,又懂英文,有一份工,兩個人選的話,那個一個人肯定沒有希望。 那人也明白,說你是為我好吧,就也沒堅持。兩個人連姓名都沒留,就分手了。巧的是,三個月後,S 在火車站又碰上這個人。那個人興高采烈地說,他在很遠很遠的地方(其實也就是paramatta 附近, 那時對中國人來說,那是很遠的地方)一家工廠里清理和包裝雞,也是一個好心的中國人介紹的。S問他工作怎麼樣,他說還行,關鍵是,一堆中國人在那干,不用說英語,別人怎麼干他就怎麼干。他對S非常熱情,邀請他到家裡做客。S 答應了,在約定的時間,去了那個朋友的家。那個家很簡陋,在一棟不起眼的樓的底層。S 注意到沒什麼傢具,地上放了好幾個床墊(看來同住的人還沒下班),一個牛奶筐,倒扣過來坐茶几。茶几上放著朋友買的no frill 的可樂,還有朋友做的西紅柿炒雞蛋。 那個朋友說,他還買了罐頭的狗肉。S 一聽先是一愣,澳洲怎麼會有狗肉賣,後來反應過來了,可能是狗食,心裡有點不是滋味。果不其然,罐頭拿出來了,包裝上的狗的圖片讓朋友誤以為裡面是狗肉。看著朋友熱情地打開罐頭,把午餐肉一樣的狗食倒出來,切好,S 什麼也沒說,倒了可樂,跟著為朋友有說有笑地吃了一頓慶祝餐。直到最後S也沒有點破,他說,點破又有什麼意義呢,不禁掃興,還只能讓朋友覺得自卑。朋友找到了工,興高采烈的要慶祝,一番心意要與他分享,不就是狗食嗎,毒不死,吃就是了。據S回憶,其實還挺香的,就是不夠咸,不過有no frill 的BBQ sauce, 也就可以了。

。。。

像這樣的故事還很多,作為一個聽眾,我的心情隨之起伏,有心酸,有感慨,更有感動。那個年代過來的中國學生,經歷多數很壓抑,很多人都不願回首往事。雖然我自己沒有親身經歷過,但聽了很多。後來還看了一本國內出版的書,是個澳洲留學生寫的,記錄了那時候中國學生的無奈、desperation,和一些人在這種生存壓力下幾乎發生的扭曲和變態,我花了幾天看完,心情都跟著沉重了很久。而我的朋友S卻能夠時常提起一些這樣的往事,而且講的時候,還帶著他慣有的那種的風趣和樂觀,沒有一點怨天尤人的樣子。

我想,如果我早來8年,會有什麼樣的經歷,會變成怎樣一個人,還能顧得上去幫助別人嗎?我的朋友S在經歷了一切后仍然保持積極的心態確實是個奇迹。。。

2

主題

5

帖子

5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6
沙發
微笑的貝殼 發表於 2009-3-16 17:14 | 只看該作者
有過類似的經歷:去年在路過中國人居住區時,被一個陌生人攔住,請我幫忙接聽電話。曾被人評價「Brave". 現在覺得那些有語言障礙的同胞才真的BRA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23: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